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 洞穴 B. 干栏式建筑 C. 四合院 D.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2.文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3.《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 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 B. 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
C. 将丞相之权分付与厂卫机构 D. 防止朝臣专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4.19世纪末,民间设立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额扩大;兴办近代企业的地区也增多。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列强减少对中国资本输出 D.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5.如图是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节选,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了解( )
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使,几见缠躬不可蹲。
A.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B.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C.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D. 发展实业的热潮兴起
6.沃尔 特拉斐尔在《美国世纪》中写道:“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美国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 )
A. 民族独立 B. 国家统一 C. 经济发达 D. 人民支持
7.某学生在学完隋朝历史知识后,发现隋朝与秦朝有很多共同点。如表是该学生将隋朝与秦朝比较后的结论,横线处还能补充进去的内容是( )
隋朝与秦朝的共同点
兴修水利
二世而亡
________
A. 轻徭薄赋 B. 科技发达 C. 开创制度 D. 缔造盛世
8.2022年4月30日11时3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属的火箭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黄海南部海域,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为高性能飞机制动装置和航空火箭发动机提供了关键材料的科技成就是( )
A. 刘筠的湘云鲤(鲫) B. 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
C. 黄伯云的高性能碳 D.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巨型计算机
9.如图为现代史上中国外贸经济发展的趋势图。请你依据图片分析该阶段中国经济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 )
①深圳、珠海等依次对外开放
②“赎买”政策的实施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0.罗伯斯庇尔:“我一生中没有老师,卢梭是唯一的,虽然他没有教过我一天课。”路易十六:“临死之前,我宽恕所有的人。但是我不原谅卢梭,是他杀了我!”该材料阐释了( )
A. 卢梭与罗伯斯庇尔私人关系相当密切 B.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 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D. 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启蒙思想
11.《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欧洲卷)1750-1993年》统计了某一时期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城市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 )
1800-1900年欧洲主要城市人口变化统计表
城市 180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巴黎 58.1万 185.2万 226.9万 244.8万 271.4万
伦敦 111.7万 389.0万 477.0万 563.8万 658.6万
柏林 17.2万 82.6万 112.2万 157.9万 188.9万
A. 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B. 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 导致当今世界人口问题 D. 因为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入
12.1940年5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胜利。”1941年,斯大林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13.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强大的历史压力和规范性就不会诞生,欧洲的旧秩序将不会被打破,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还是一个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美欧关系趋向紧张 B. 美苏冷战促进欧洲一体化
C. 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 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
14.含嘉仓是隋唐时期最大的国家粮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始建于隋朝,位于当时东都洛阳的含嘉城内。经考古发掘,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其中考古重点发掘的160号粮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粒。这可用于研究隋朝( )
A. 国家统一的条件 B. 政治制度的改革 C. 文化发展的水平 D. 经济繁荣的表现
15.元代开始至明初,青花瓷已成为输出到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的主打物品。早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主流装饰风格就是为适应这一市场而设计的,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青花瓷器制造的“黄金时代”。这反映( )
A. 中外交流促进中国瓷器制造业繁荣 B. 欧洲市场接受中国青花瓷大量出口
C. 中国瓷器制造业具有先进性的特点 D. 景德镇瓷器树立世界市场霸主地位
16.国粹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名列其中。下列关于国粹表述正确的是( )
A.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他提出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
B. 东晋顾恺之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送子天王图》
C.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
D. 京剧是明朝时期在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基础上形成的
17.时势是一个时代的潮流和趋向,在历史发展的大转折时期,社会风貌常随之改变。以下关于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
图一彼得一世时期强迫行人剪胡子图二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
A. 都体现了本国封建势力的主动革新 B. 借助习俗改革推动社会近代化进程
C. 促使本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 D. 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社会性质的改变
18.1938年,少数民族人士发表的《蒙藏回族慰劳抗战将士团敬告全国抗战将士书》明确宣称:“汉满蒙回藏各民族……以历史地理种种原因存亡与共,相依为命,实有不可分离之关系。”这表明,抗日战争( )
A. 维护国内少数民族利益 B. 维护中国国家主权
C. 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D. 增强民族平等意识
19.2025年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1970年同年发生的( )
A.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中国第一原子弹爆炸成功
C. 神舟一号开启飞天之旅 D. 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
20.海南各地每年都举办“军坡节”来纪念冼夫人,这主要是因为她( )
A. 开海南教育先河 B. 主张禁止鸦片烟
C. 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融合 D. 传播纺织技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21.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善于创新的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对后世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观政治 治理创新】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和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的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指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的历史意义。
【看经济 货币演变】
汉初,文帝颁布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私自铸币)。汉武帝进行了货币改革,开始由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私人盗铸,各种旧币一律销毁。新币“五铢钱”铸造较精,选料严格,式样规范,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从而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开创了七百多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
——摘编自《中国古代简史》等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2) 根据材料,简述汉代铸币权发生的变化。根据图1指出宋代出现的新的货币的名称。
【论交流 中外商贸】
汉朝 张骞通西域后,丝织品、铁器、漆器等输往中亚、西亚,甚至罗马。同时西域的音乐、舞蹈、佛教文化逐渐东传,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生活。
唐宋 海上贸易兴盛,广州设市舶司管理舶商,泉州成“东方第一大港”。
元朝 元朝政府对驿站制度进行了改革,全国约设有驿站1500处,覆盖欧亚。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3) 汉朝时期,这条交流的通道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商贸网络发展的特点。
【说科技 发明创造】
(4) 从古代四大发明到现代政策与科技的创新,中国智慧始终在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请从上面结构图的相关知识中,选出至少两个事例来论述“中国智慧影响世界”这一主题。
22.图像史料见证历史。
材料一: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史料进行研读,认识图像史料的价值,不仅需要历史学的方法,也需要借助艺术史等不同学科的方法。
——摘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①《蒙娜丽莎》 ②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
(1) 依据材料一,属于图像史料的是 ______ 。(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任选一幅图像史料说明其价值。
材料二:
①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②威廉和玛丽加冕 ③18世纪的一幅描绘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
④攻占巴士底狱 ⑤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⑥机器时代的“享受”
(2) 从下表观点2和观点3中任选其一,选用材料二中两则图像史料,参照示例进行简要说明。(要求:不得选用示例中的观点和材料)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世界逐步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科技是把双刃剑
示例:
观点1:世界逐步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图片:①③
说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建立起欧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商业联系。黑奴和加工的烟草作为商品,在三角贸易往来中,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进一步推动世界联系的加强。可见,世界逐步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23.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合作关系,还有敌对关系。国家之间关系不仅只有一种,是由多种关系复合而成。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沿着这条道路(如图所示),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1) 探究一中“这条道路”在古代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 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 今新疆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探究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世界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4) 阅读探究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冷战”开始的标志。美国实施“冷战”政策,最终导致出现怎样的世界格局?
(5) 请写出一个牵制美国实现这一设想,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主要力量。
探究三
(6) 根据探究三中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 依据探究三中的图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什么国际组织?
(8) 结合上述探究和问题,你认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应该如何去做?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花鼓戏,河南光山县传统戏剧。最早可追溯到宋代,苏东坡曾在《仇池笔记》中记录了光山人“群聚讴歌”的景象。由豫南民间小戏等融合楚剧、黄梅戏的唱腔,同时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剧种。以演生活小戏为主,每班七八个人,一人分饰多角。讲究唱、念、做、舞,唱腔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曲调短小,音乐节奏明快,花鼓戏是光山当地群众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
——摘编自《光山花鼓戏:乡土气息浓郁唱腔丰富多彩》
材料二梵剧,印度古典戏剧,起源于公元前 8世纪,多取材于史诗、传说故事和现实生活,以刻画都市世态人情为主。梵剧中有一种“独自剧”,由一个演员表演。其表演伴随叙述、音乐、舞蹈等形式,结尾有尾诗,尾诗由剧中人唱出或念出。其唱词归于角色,融汇于剧情,接近中国古典戏曲的唱词。剧本语言雅俗相间,主角和上流人物对话时多用雅语,而妇女和下层人物多用俗语。
——摘编自《印度古典戏剧一梵剧》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花鼓戏与梵剧的相同点。
(2) 曲艺是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请再举一例中国本土戏剧,并围绕“传承优秀曲艺文化”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5.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首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年到成熟的历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中读史】材料一:
图1上海会址
图2古田会议会址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图1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图2会议中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
【问题拓展】
材料二: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2) 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从“南昌”到“井冈山”的革命历程,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的标志。
(3)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军事行动过程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 举例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史海感悟】
(5)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对此你有何认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小题1】“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历史意义:打破贵族垄断,使平民阶层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促进社会流动,形成“学而优则仕“的阶层上升通道;以才学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强化官僚队伍能力;奠定选官基础,成为后世1300余年主要的选官制度
【小题2】变化:从汉初允许民间私铸到汉武帝时期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私铸。名称:交子
【小题3】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特点:内容丰富;范围扩大;管理完善;设施完备;双向交流
【小题4】主题:中国智慧影响世界。论述:造纸术和指南针是中国影响世界的典型代表。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经丝绸之路西传,取代了欧洲昂贵的羊皮纸,极大降低了知识传播成本,加速了文艺复兴和科技发展。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后,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解决了远洋航向问题,直接推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两项发明证明,中国古代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关键支撑
22.【答案】【小题1】①②
【小题2】
23.【答案】【小题1】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小题2】蔡伦。
【小题3】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小题4】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争霸,两极格局。
【小题5】主要力量: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
【小题6】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小题7】图二:世界贸易组织;图三:联合国。
【小题8】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构件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交流,努力发展经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题意即可)
24.【答案】【小题1】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厚;深受群众喜爱等。
【小题2】吕剧、豫剧等;曲艺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曲艺文化等。
25.【答案】【小题1】历史事件:中共一大的召开。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小题2】变化: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小题3】军事行动:长征。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小题4】举例说明: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在中共和各方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小题5】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