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据图可知,中国古代( )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臿 汉代播种工具耧车 三国时期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灌溉工具筒车
A. 人地矛盾彻底解决 B. 农业工具不断创新 C. 休养生息政策施行 D. 手工业技术的改进
2.公元前256年,在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下,民众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作为全世界最古老的无坝引水工程之一,都江堰于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为成都平原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 B. 促进了四川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C.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促进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3.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帝国的统治受到沉重的打击
B 穆斯林公社建立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C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 殖民争霸 英国的衰落加速
A. A B. B C. C D. D
4.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一是“治安中国”,即只要中原汉族政权安定强周边各民族就会服从管辖;二是“绥之以德”,对周边各民族也要以德服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面与唐太宗这一政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B. 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C. 在西域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 D. 被西北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5.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时,同学们引用史料,各抒己见。其中,涉及元朝制度的史料是( )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A. 甲说 B. 乙说 C. 丙说 D. 丁说
6.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到了“满世界到处筹粮款的地步”,戈尔巴乔夫感叹:“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了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原子弹很多的国家”。材料旨在说明苏联( )
A. 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B. 农业落后 C. 国防力量强大 D. 全面落后于西方
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曲诞生于( )
A. 北伐战争 B. 五四运动 C. 红军长征 D. 抗日战争
8.关于尧舜禹的传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请指出他们之间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 世袭制 B. 武力夺取 C. 禅让制 D. 民主选举制
9.小明在看电视时听到与台湾有关的“九二共识”这一说法,却不知道具体内容。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答案( )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的身份互访”
10.考古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层也比较明显。由此可以推断出,此时陶寺( )
A. 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B. 建筑技术高度发达
C. 使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D. 青铜冶炼技术发达
11.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迫切需要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一些城市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多种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了大学。这反映了中世纪城市( )
A. 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B. 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壮大
C. 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12.用时间轴归纳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小华同学把以下事件归纳到一起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
C. 社会主义制度的扩展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
13.某同学梳理教材目录(如图)进行复习,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列宁与十月革命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与高涨 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 D.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新变化
14.利用时间轴,可以理清时序,统观历史全貌。下面的时间轴展示的某一时期的重大史事,反映的主题是( )
A.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8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福建与台湾岛屿的地理距离最近,台湾海峡是祖国大陆与台湾相连的纽带。明末福建兵祸连年,清代实行禁海政策,大量福建居民移居台湾。清朝在台湾的选官制度有别于大陆,台湾文职官员由福建巡抚在福建省现任官中“拣选调补”,不经朝廷吏部选派,同时,台湾武职官员实行不回避制度。这样,形成了台湾官籍中福建人居多的局面。
——摘编自黄明光《论清朝福建籍官员在台湾的突出政绩及成因》
(1) 根据材料一,简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的相关史实。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时期福建籍官员在台湾占多数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
(1) 据材料一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大会于 1921年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还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会议?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四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17.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
材料一
①“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②“唐代宰相有三个衙门,称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 ③“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以后嗣君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材料二 下面三位近代历史人物,都是救亡图存的积极探索者,其言论和观点主张部分呈现如表:
近代探索者 人物言论 观点主张 实践行动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① ______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企业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
______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 ______ 领导辛亥革命
材料三 17~18世纪,欧美有多个国家都爆发了革命。这些国家都曾遇到一个问题,即革命后的国家治理。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于次年颁布了《权利法案》;以此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美国在独立战争结束后,由于各州自行其是,矛盾重重,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组成制宪会议并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将美国设计成为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开启了美国的崛起之路。法国大革命期间历经多次政局动荡、社会混乱,直到1804年,拿破仑亲自参与和签字批准的《民法典》正式生效;这部法典巩固了法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使革命前的封建秩序在法国再也不可能得到恢复,法国社会的进步最终无法阻挡。
材料四 国际秩序的演变是全球治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动因。……从20世纪50年代直至冷战结束之前,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等领域的主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美国和其他几个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手中,“少数控制多数”、“美国独霸、几方共治”的不平衡、不公正的全球治理格局长期持续,而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回应。
材料五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维护和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旗帜鲜明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1) 上面三则文字材料分别解读了古代中国三个不同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请将对应的史实叙述的序号与示意图表示的字母进行连接。
(2)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完善表格空白处的内容。
(3) 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英美法三国在“革命后”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概括他们的相同点。
(4) 依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前,全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依据材料五,分析面对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习近平给出的应对措施。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小题1】
相关史实: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康熙亲征噶尔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小题2】
原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福建与台湾距离最近,联系密切;大量福建居民移居台湾;台湾的选官制度有利于福建人。
【小题3】
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新疆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16.【答案】【小题1】增加了现实政治的宣传。(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
【小题2】主要方式:发表文章;建立团体等。
【小题3】会议:中国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一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诞生)。
【小题4】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7.【答案】【小题1】①——中间图片;②——右侧图片;③——左侧图片。
【小题2】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火器)。
②推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
③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或建立中华民国)。
【小题3】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法国拿破仑颁布《民法典》(或《拿破仑法典》)。
共同点:都采用法治手段。
【小题4】美国和其它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牢牢控制着世界的主导权;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有效回应;全球治理格局不平衡、不公正。(任意两点即可)
【小题5】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