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6月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6月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26 14:4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如图是意大利自治城市的毛的织业生产流程(部分)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 租地农场的兴起 B. 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C. 工厂制度的形成 D. 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2.2022年稷下学宫遗址被考古界确定。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因汇集天下贤士交流辩驳学术而成为学术中心。当时的儒家代表最有可能在此提倡(  )
A. 仁着爱人,尊崇儒术 B. 选贤任能,以法治国
C. 实行仁政,提倡礼治 D. 无为而治,兼爱非攻
3.秦灭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实行的措施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
4.宋朝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在当时有名的沿海城市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这反映了(  )
A. 宋朝政府重视外国商人教育 B. 宋朝统治者鼓励对外通商
C. 宋朝海外交通十分发达 D. 宋朝和外国保持友好关系
5.曹丕把自著的《典论》送给孙权和张昭,一部以素(丝织品),一部以纸;新疆出土了不少西晋的简,也有东晋时用纸写的文书。据此可知,三国两晋时期(  )
A. 文学水平提升 B. 书写材料多样 C. 造纸技术改良 D. 丝绸之路开通
6.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朝代 隋朝 元朝 清朝
史实 出使流求 设立澎湖巡检司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
A. 台湾 B. 西藏 C. 新疆 D. 香港
7.唐朝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下列呈现信息与该诗句描绘的情景最为相近的是(  )
A.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塑像 B. 鉴真坐像
C. 龙门石窟大佛像 D. 唐彩绘黑人俑
8.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这段短暂的辉煌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
A. 三省六部制 B. 统一全国 C. “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
9.仔细观察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 最远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C. 开通了亚非欧各地区路线直达 D. 张骞通西域为此路线奠定基础
10.清朝时期,地域性大“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有的开设“票号”,有的富甲一方、贾而好儒,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这一时期的“商帮”主要有(  )
A. 山西安徽 B. 闽商徽商 C. 太原南京 D. 徽商晋商
11.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
A. 终结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C. 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D. 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2.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 B. 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C. 玄奘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D. 1234年蒙古灭金
13.自古湖南地处“南蛮之地”,但到了近代却成了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其中近代教育蓬勃发展。下列有关湖南近代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南近代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 B. 明德中学是湖南第一所近代化的学校
C. 20世纪初湖南中小学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 杨昌济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家
14.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B. 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C. 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D. 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人民的革命热情
15.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小明制作的年代尺推测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B.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C.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6.如图体现了(  )
A. “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B. 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
C. 人物雕刻艺术趋于完美的境界 D. 动物学、逻辑学和演绎等方法
17.“天堑变通途”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这直接反映了(  )
A.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成就
C. “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18.北朝时期,西魏在制度方面采取复古之法,如按照《周礼》制定官制,模仿《尚书》文体发布文告。此举旨在(  )
A. 推动民族交融 B. 借助儒学影响标榜正统
C. 促进经济发展 D. 构建文化认同巩固统治
19.在香港回归前的十几年间,邓小平同志曾在不同的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后,不会改变香港原有的(  )
A. 社会制度 B. 主权归属 C. 国际地位 D. 生活水平
20.如图是聪聪同学在记忆我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时使用的口诀,该条约的签订(  )
条约有四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
A. 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 使清政府向多国赔偿了4.5亿两白银
C. 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D.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双半”社会的程度
21.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开展“走进传统节日 感受民俗文化”主题活动时,搜集到如图图片,通过释读图片(  )
A. 凸显了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B. 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C. 见证了古代的对外交流盛况 D. 体现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历程
22.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1980年后,深圳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变化印证了(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B. 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C. 加入世贸组织利于扩大市场 D. 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
23.文艺复兴运动虽有复兴二字,但其本质却是(  )
A.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B. 简单的拯救希腊罗马文化
C. 恢复希腊罗马文化 D. 教会统治的需要
24.如图简单反映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B. 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C. 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同时进行的
D. 英国资产阶级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25.美国学者指出:“在意大利科学于1633年失去活力以后,科学革命在那一时期的一个特点是科学活动在地理上向北转移,从意大利转到了几个大西洋国家,即法国,荷兰和英国。”能为此提供证据的是(  )
A. 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 B. 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
C. 亚当 斯密写成《国富论》 D.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6.1921年列宁指出: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俄国开始(  )
A. 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B. 实行余粮收集制
C.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征收固定粮食税
27.如图是美国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示意图,其中③处美国正处于(  )
A. 独立战争时期 B. 内战阶段 C. 经济大危机 D. 罗斯福新政
28.下列关于二战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的图片,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④②
29.马歇尔计划帮助加强欧洲的经济力量,在欧洲内部使被打垮的德国重新站起身来,将欧洲西半部紧紧地与美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对抗苏联扩张的最坚强屏障。由此可见,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A. 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B. 促进欧美国家团结 C. 推动西欧走向联合 D. 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30.2025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接收美国返还的非法流失79载的文物——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五行令》《攻守占》,该批帛书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帛书,为研究战国文字体系及楚文字开辟了道路,对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由此可知(  )
A. 造纸术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B. 帛书因出土于子弹库楚墓得名
C. 最早文字的实物史料得到丰富 D. 为研究先秦思想提供文献史料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个民族的团结与觉醒,积淀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李老师以此为话题,设计了下面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别实物史料--见证民族团结】
(1)下面实物史料反映出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这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何意义?
任务二:【解读文字史料--了解民族意识】
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各殖民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共同文化,而英语便是这个共同文化的媒介……到18世纪中叶,在北美殖民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危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意识开始觉醒。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传统民族意识对西方侵略的反抗,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的民族思想开始流行。“中华民族”这个名称被广泛地使用,是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以后。
--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2)根据材料,概括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的因素。 (3)根据材料,简述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
任务三:【运用史料实证--感悟民族认同】
(4)聚焦“民族认同”这一主题,从图中四个关键词任选三个,结合中国历史上的具体史实,撰写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 1942年3月绝笔家书一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缅甸地名),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
材料二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以国民政府为主体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战,根据统计,将军级别的牺牲了 115名,团级以上的牺牲了1229名。
(1) 材料一中戴安澜将军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军。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3.历史发展中的危机,是险境也是机遇。抓住机遇化解危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篇】
材料一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 拉菲伯《美国世纪》
(1) 为抨击“旧制度”,法国掀起了什么思想运动?图2事件标志着哪一革命的开始?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改革篇】
材料二 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史兹 墨菲《亚洲史》
(2) 由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面临的相同困境。19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改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0年代的繁荣。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法国和英国都显得犹豫不决,不能也不愿采取激烈的政府手段去恢复经济。而……美国对经济危机做出了更积极的回应。
--威廉 麦克尼尔《世界史》
(3) 由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美国“对经济危机做出了更积极的回应”是指什么?这种“更积极的回应”有何特点?
【合作篇】
材料四
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部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海报上的文字写着“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
--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
(4) 由材料指出盟国最终获胜的关键是什么?二战中盟国的哪一军事行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由图片写出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所建立组织的名称。
材料五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 综合以上探究,概括各国摆脱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请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担负的责任,谈谈你的认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A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A
24.【答案】D
25.【答案】D
26.【答案】D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D
30.【答案】D
31.【答案】(1)措施: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顺治皇帝对五世达赖喇嘛册封,康熙皇帝对班禅大师进行册封;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大师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帝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形成历代达赖喇嘛与班禅大师必须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意义: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巩固了清朝对西藏的统治,扩大了中国的版图,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统一的市场;各地区的文化交流频繁;共同的文化基础等。
(3)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义和团运动后,民族意识、国家主权的民族思想开始流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意识初步确立。
(4)题目:深化中华民族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述:我国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深化中华民族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2.【答案】【小题1】对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小题2】以国民政府为主体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坚持作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33.【答案】【小题1】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或通过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小题2】面临外国入侵或民族危机;明治维新。
【小题3】实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小题4】团结、协作、联合;诺曼底登陆;欧洲联盟(或欧盟)。
【小题5】因素:进行革命;推行改革;团结协作;思想解放;科技创新等。(任写两点即可)认识: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面对全球危机时要有大国担当,要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