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黑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重庆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黑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26 14: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重庆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黑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分。
1.考古学家在对距今约9000~75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生活用具、农具、家猪骨骼以及大量的植物种子,包括炭化的稻粒。这些考古发现能够论证(  )
A.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B. 贾湖居民日常生活丰富
C. 中华早期文明的分布较广 D. 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2.“田”的甲骨文字形像是分割整齐的田块,中间的“十”字表示田间的阡陌小道(图一)。“田”字出现到今天,不论发展到何种字体,自产生起其结构均未发生变化(图二)。这说明(  )
A. 甲骨文内容记载丰富 B. 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结构
C. 甲骨文艺术价值较高 D. 甲骨文是较完整的成熟文字
3.下面两幅形势图反映了(  )
A. 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化 B. 长城的军事功能弱化
C. 边疆管辖的进一步发展 D. 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4.公元494年,孝文帝把北魏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专门命人依汉制制定官服,赐给群臣。在民间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令鲜卑人按样缝制穿着,并亲自督促,制止违令的情况发生。孝文帝此举有利于(  )
A. 提升鲜卑人审美观念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速北方经济的发展 D. 维护国家统一
5.宋代合州地区的人们把坡土改造成梯田,等到打雷下雨,便积水插秧,这样就改造了山区,变坡土为稻田了。据此可知(  )
A. 生产力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B. 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开展生产
C. 手工业在农业基础上发展 D. 时令节气影响农业活动开展
6.表中记载的史实共同反映了(  )
时期 史实
秦朝 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
隋唐 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沟通南北;修筑以长安为中心的近 2.5万公里的驿道
元朝 构筑以大都为中心的通往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A. 统一国家的建立促进交通的发展 B. 水路交通和陆路交通同等重要
C. 交通建设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D. 交通网络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7.如图为1919年6月7日北大师生欢迎被捕获释的同学胜利归校演唱的歌曲歌词(部分)。从歌词中可以感受到(  )
A.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 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 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D. 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8.1928年1月,在毛泽东指导下起草的《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规定“工、农、士兵和其他贫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没收地主、祠庙的田地山林及一切附属物,归无地少地贫苦人民退休士兵耕种”。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举措有利于(  )
A. 抵抗外来侵略 B. 凝聚革命力量 C. 加速北伐进程 D. 推动国共合作
9.如表是1913年和1920年上海机器工业的设厂和分业情况,推动这一时期上海机器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单位:个)
1913年 1920年
机床制造 1 8
内燃机及农产品加工机器修造 16 44
纺织印染缫丝机器制造 13 32
针织机器制造 3 30
印刷机器制造 7 16
船舶修理和小火轮制造 14 28
其他 37 64
合计 91 222
A.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 外国资本干扰减轻
C. 外商创办企业的刺激 D. 国民政府大力支持
10.由于中国人民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就为修改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创造了条件。这表明抗日战争的胜利(  )
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王崇伦先后改进工具,发明了以刨床代替插床的“万能工具胎”;马六孩等职工创造了适用于煤炭系统的快速掘进法;青年女工郝建秀的细纱工作法在纺织工业系统全面推广。这反映了“一五”计划(  )
A.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 建立了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
C. 培养了大批工业建设的人才 D. 激发了劳动人民的创造热情
12.公元9世纪,阿拉伯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馆内汇集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孔子等的著作。哈里发花重金聘请顶尖学者将这些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举措(  )
A. 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B.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加速了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D. 推动了境内商业贸易繁荣
13.图片中隐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解读下列图组,适合的主题是(  )
A.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 马克思对人类前途的预测
C. 人类解放任重而道远 D. 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
14.明治维新时期,三菱公司仅以官办投资额的1/7的资金就购买了长崎造船厂,川崎公司仅以相当于官办投资额的1/10的资金就购买了兵库造船厂。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
A. 开展倒幕运动 B. 实施“殖产兴业” C. 推行废藩置县 D. 提倡“文明开化”
15.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46~1991年的时间轴。时间轴上的相关史实反映了(  )
A. 从冷战到两极格局瓦解 B.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时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术方面,作出了名垂青史的贡献。他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大胆革新,在传统的破布、渔网等原料之外,新增树皮,开拓了广阔的原料来源,制作工艺也更加完备、精细。他首创的石灰碱液烹煮新工艺,加速了纤维的离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纸张质量。蔡伦以后,纸的制造和运用迅速普及,以竹、帛等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时代结束了。纸,从此成为中华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首要工具。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具体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影响。
材料二:1698年,英国人塞维利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抽水机,用来抽除矿井坑道中的积水。1705年,英国人纽科门研制出一种性能更好的蒸汽抽水机,并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在煤矿的深井抽水作业中。1765年,瓦特研制出单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又成功地研制出联动式蒸汽机,它将直线运动转变为连续而均匀的圆周运动,可以驱动其他机械装置工作,因此又称“万能蒸汽机”。万能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注入强大的活力,并将其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蒸汽机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瓦特“万能蒸汽机”的发明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修西医。大学毕业后,她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为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1967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后来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在失败了190次之后,终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成为全人类对抗疟疾的武器,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摘编自余玮、吴志菲《大国脊梁》等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青蒿素能够研制成功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青蒿素研制成功的重要影响。
(4) 综上,为上述内容凝练主题线索。
17.作为文艺作品,电影与人、电影与社会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某校九年级(1)班以“电影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探究电影创作的时代背景】
该片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了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主人公夜以继日地工作,已经产生幻觉,把别人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 该片于1940年上映,讲述托曼尼亚王国独裁者辛格尔的大肆扩张导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并且他大搞阴谋政策,煽动民众对犹太人的敌对与仇恨,让犹太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暗讽希特勒的独裁统治。
——据查理 卓别林《卓别林自传》等整理
(1) 根据任务一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探究两部电影拍摄的时代背景。
【任务二感悟电影传达的时代号召】
抗战时期,重庆电影事业发展进入高峰。中央电影摄影场(“中电”)和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先后迁来重庆。一大批从上海撤退的爱国进步的电影工作者经武汉又撤到重庆,大大充实了这两家国营电影机构的力量。重庆电影界坚持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任务,成为抗战电影的中流砥柱,对鼓舞人民群众的抗战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周勇《重庆抗战史:1931-1945》等 1939年9月,“中电”完成了《中华儿女》的摄制,其由四个故事短片组成,展示了广大的各个阶层的人民,在日寇的侵略下,在抗日大时代的磨炼下,投入抗日斗争的过程,反映了抗日人民群众的觉醒和斗争。
——摘编自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
(2) 根据任务二材料信息,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填“√”;不正确,请填“×”。
A.抗战时期,大批电影爱国工作者来到重庆,推动重庆电影事业发展进入高峰。 ______
B.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华儿女》反映了抗战时期人民群众的觉醒和斗争。 ______
(3) 根据任务二材料信息,分析这一时期重庆电影事业发展的作用。
【任务三品读电影宣扬的时代精神】
电影 剧情简介
①《焦裕禄》 1962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焦裕禄临危受命,任县委书记。他不顾肝病的折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他坚持战斗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的肝病恶化。1964年,年仅42岁的焦裕禄病逝
②《雷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雷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劳动现场做义务劳动、风雨中护送老大娘回家、为灾区捐款等。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雷锋不幸殉职牺牲。电影塑造了雷锋作为一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的形象
③《钱学森》 新中国成立后,以钱学森为首的科技人才和艰苦奋斗的人民子弟兵团结奋斗,克服难题,使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④《十八个手印》 1978年,安徽凤阳人因连年灾害穷困潦倒,苦不堪言,小岗村生产队长严家昌引导村民“分田到组”,十八户村民冒着违反原则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书上按下了手印
——据《中国电影报道》等整编
(4) 从任务三中任选一部电影,仿照示例,为其撰写一段影评。(示例除外)
【示例】选择电影:《焦裕禄》。影评:电影《焦裕禄》以平实细腻的叙述风格,展现了焦裕禄带领群众抗风沙、治盐碱、改善民生的艰辛历程,深刻反映了其无私奉献和对人民深沉的爱。这部电影是对一个时代的致敬,也是对那些默默奉献的英雄们的礼赞,激励着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极具教育意义。
(5) 综上,你认为一部好电影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8.阅读下面的学习资料卡片,完成任务。
事例①: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事例②:1685年和1686年,康熙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事例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事例④: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事例⑤: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事例⑥: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整编
根据上述资料卡片内容,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选取其中两个事例,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小题1】做法:总结前人的经验;开拓原料来源;运用新的制作工艺。影响:大大提升了纸的生产效率和纸张质量;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结束了以竹、帛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时代;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小题2】特点: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小题3】历史条件:屠呦呦对西医和中医药学的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推动;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影响;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面对艰苦环境的共同努力。重要影响: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疟疾的新方法,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小题4】主题线索:实践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
17.【答案】【小题1】时代背景:《摩登时代》: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失业人数激增,普通民众艰难度日。
《大独裁者》:法西斯德国对内独裁,残酷迫害犹太人,并不断对外扩张,最终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小题2】A.√;B.×
【小题3】作用:有利于鼓舞广大群众参与抗战,为中国抗战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有利于推动这一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答出1点即可)
【小题4】选择电影:《雷锋》。影评:电影《雷锋》以真挚感人的笔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情节,展现了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助人为乐的故事,宣扬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这部电影不仅是对雷锋个人的纪念,更是对雷锋精神——那盏照亮几代中国人前行道路的明灯的传承与弘扬,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力量
【小题5】原则: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应弘扬时代主题,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18.【答案】论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论述: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但俄军置之不理,并扩大侵略。为捍卫我国领土.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康熙帝命令清军向盘踞在我国领土上的俄军发起进攻,迫使俄军和中国谈判.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
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综上所述,维护国家统一,捍卫领土主权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同时期我国政府采取了不同措施来避免国家分裂。
论点:在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过程中,中国人民展示了自身智慧。
论述: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这些措施,有效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清朝从制度上创新,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在维护和推进国家统一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身智慧。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