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历史考前问答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历史考前问答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28 11: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历史考前问答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遗址内出土了青铜爵、铜鼎等遗存。这些考古遗存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商朝手工业的发展 B. 夏朝商业发展状况 C. 商朝贵族社会生活 D. 夏朝社会发展状况
2.据如表可知,中国古代(  )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锸 汉代播种工具耧车 三国时期灌溉工具翻车
A. 人地矛盾彻底解决 B. 农业工具发展创新 C. 休养生息政策施行 D. 手工业技术的改进
3.秦实现统一后,秦始皇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这一措施(  )
A. 加强了经济管理
B. 保证了公平交易
C. 实现了国家统一
D. 形成了自由竞争
4.考古发现在汉代铜镜铭文中有“长保二亲(子女要赡养父母、为父母祈福)乐毋事”、“子孙顺息家富戬(子孙繁昌)”等内容。据此可知,汉代(  )
A. 社会等级观念强化 B. 铜镜铸造技术成熟 C. 儒家思想融入生活 D.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5.魏晋时期浙江上虞地区的越窑青瓷被赞誉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南朝时豫章郡(今南昌一带)的妇女“勤于纺绩,亦有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这反映(  )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南北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C. 南方社会经济发展 D. 南方科技水平超过北方
6.小明在阅读了某本历史读物以后做了如下的摘录:“……洛阳城中‘百国衣冠拜冕旒’,胡商云集;大运河上‘舳舻千里,帆影如云’,南北货物流通无阻;朝廷完善科举制,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长安城内,既有玄奘带回的梵文佛经,也有波斯商人带来的玻璃器皿;农民创制了曲辕犁和筒车;文成公主入藏更传为民族佳话……”上述摘录体现的历史时期是(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7.归纳总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如图思维导图可推断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文明起源的多元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社会变革的加剧 D. 繁荣开放的时代
8.明朝海上随使行纪《瀛涯胜览》和《西洋番国志》中有若干关于“狮子”和“贡狮”的记录,“贡狮”的引入跟下面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  )
A. 张骞通西域 B. 哥伦布远航 C. 戚继光抗倭 D. 郑和下西洋
9.如图路线开通的直接推动力是(  )
A. 汉武帝北击匈奴 B. 张骞通西域 C. 班超经营西域 D. 玄奘西行天竺
10.如表为创作于1912年的时政漫画《沸点》。该漫画反映的有关历史现象是(  )
漫画中象征着英、法、德等各大帝国的人物们坐在即将爆炸的火药桶上,他们有的惊慌失措,有的神情忧郁,但都在拼命想要压住已经被沸腾的蒸汽顶起的桶盖,桶上赫然写着“巴尔干麻烦”几个字。
A. 一战爆发之前的局势 B. 十月革命前夕的局势
C. 经济大危机时的局势 D. 二战爆发之后的局势
1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字节跳动开发“AI仁爱指数”模型,降低社交平台恶意言论;美团外卖将“忠恕之道”植入配送算法,降低客户投诉率。如图为不同时期人们对孔子和儒家思想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B. 汉武帝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C. 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 D. 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
12.1915年,农商部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国货展览会,全国18个省都选派产品参加,展览会的游览人数每日不下万人,国民参观约买争先恐后。这一现象说明(  )
A. 清朝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实业救国”思想出现
C. 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 D.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
13.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巴勒斯坦方面已有超过8600人死亡,以色列方面约1400人死亡。双方死亡人数过万,这已成为20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轮巴以冲突。这反映出(  )
A.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B. 国际政治力量严重失衡
C. 民族主义加剧世界动荡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4.在广州创办的《人民周刊》刊载内容中出现纪念“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继续巩固革命基础”、“继续学习三民主义”等标题,还有相当多的篇幅是报道广东农民运动、学生运动方面的情况。刊载的内容可能出现在(  )
A. 国民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期间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期间
15.毛泽东、朱德等人在江西进行土地调查后,于1929年制定《兴国土地法》,将原有《井冈山土地法》规定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公共土地和地主阶级土地”。这个改变反映出(  )
A. 井冈山道路重构农村基层组织 B. 土地革命实践结合农村实际
C. 消灭中农有利于推翻地主阶级 D. 生产关系调整巩固革命政权
16.英国作家迪克 威尔逊在其著作《毛泽东》中写道:“遵义会议的一些与会者之所以会考虑在非常时期转向毛,希望毛出来领导,是有实际原因的。此时他们已深入中国内地,在那里,以前那些受外国训练和只有城市经验的领导人是不适应的。他们需要一个来自人民之中的人,一个天才的农民领袖来领导。”这表明作者认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  )
A. 在中共高层形成共识 B. 成为唯一被接受的理论
C. 适应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 D.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矛盾
17.《大众日报》报道某次战役:八路军创造空前伟绩,以百余团精锐,配合着全华北之广大民众,粉碎了敌寇对华北的囚笼政策。该战役(  )
A.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坚定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和信念
C.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8.如图是某同学为撰写宣讲稿在书店购买的相关书籍,请根据小票推断他所撰写的主题是(  )
XX书店欢迎您
书籍名称定价数量
土地制度与 79元 1
中国发展
朝鲜战争的 39元 1
文化解读
解放西藏史 50元 1
共计:168元
优惠金额:30元应收金额: 138元
实收金额:140元找零金额: 2元
A.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 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C. 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发展 D. 现代农业政策的演变
19.如表内容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  )
史实 地位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卖纽扣的温州姑娘章华妹领到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A. 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B. 白手起家创建社会主义
C. 国家经济与世界全面接轨 D. 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
20.2013—2024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时中国与各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启涉及不同领域的命运共同体,为构建公正平衡的国际秩序筑就了坚实基础。这说明(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B. 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实现共同富裕
C. 我国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彰显责任担当
21.阿拉伯人将来自印度河谷的棉花传入欧洲,此后大多数西欧语言中的“棉花”都借用了阿拉伯语对“棉花”一词的翻译。这说明,阿拉伯人(  )
A. 推动西欧语言的发展 B. 垄断东西方贸易
C. 推广棉花的种植方式 D. 沟通东西方文明
22.16世纪的欧洲,厚重耐用的传统羊毛服饰逐渐被淘汰,轻便优雅、彰显个性且易于更换的时尚新服饰成为新宠。这反映了(  )
A. 世界市场扩展丰富精神生活 B. 工业革命深刻改变社会时尚
C. 手工工场提升服饰生产效率 D. 人文主义发展影响审美观念
23.首个代表现代民主主义的投票箱诞生于伦敦著名的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英国咖啡馆内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谈论商业和贸易,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由此可知当时的咖啡馆文化(  )
A. 体现了世界联系不断加强 B. 呈现出近代社会发展特征
C. 见证欧洲殖民掠夺的历史 D. 推动了跨区域的人口流动
24.如图是19世纪两位画家以《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为题描绘了截然不同的两幅画。这说明(  )
(1800年创作)画中拿破仑穿红色披风骑在烈马背上,手指向山峰。
(1836年创作)画中拿破仑穿着皱风衣骑着驴,手按患有胃病的腹部,头耷拉着三角帽。
A. 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B. 历史评判以成败为基本依据
C. 时代背景影响艺术作品呈现 D. 神化人物作品不具有参考性
25.“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 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瓦特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B. 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具备科学理论的工匠依据实践经验而取得的成果
C.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有蒸汽机车的出现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26.1874年3月,在日本内务省的带动下,各县设立劝业课,谋求丝、茶各业发展。这体现了日本政府的措施是(  )
A. 文明开化 B. 废藩置县 C. 对外扩张 D. 殖产兴业
27.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如图)说:“这部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奴隶制度在当时十分发达”,下列关于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B. 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C. 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 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8.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内容提到:将寻求使用一种或数种方法增加主要农产品收入,同时防止发生灾难性的生产过剩。下列新政措施中符合谈话内容的是(  )
A. 整顿金融体系 B. 推行“以工代赈”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加强对工业指导
29.一位洋务派代表认为: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科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这表明洋务运动(  )
A. 激发了新的思想文化 B. 建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C. 引进了先进生产技术 D. 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30.2025年春晚,人形机器人舞蹈堪称最吸睛的节目之一。舞蹈演员在镜头前的动作,被AI软件精细捕捉,形成指令代码,再由工程师进行精细调整,让机器人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所以某AI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这启示我们(  )
A. 必须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 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
C. 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 D. 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某校史学社的同学们以“宋元的经济”为主题制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
宋元经济
版块一:农业篇 材料一宋代有诗云:“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大腿)……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腰背弯曲)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 材料二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
版块二:手工业篇 材料三
材料四
版块三:商业篇 材料五
材料六
(1) 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农具?材料二反映哪一带成为宋朝丰饶的粮仓?
(2) 依据版块二材料三,指出宋代瓷器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材料四反映了哪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3) 将版块三材料五纸币按出现的朝代先后排序。(写出字母符号即可)从版块三中任选一个材料,说明其入选展板的理由。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出于对增强国防力量的考虑,中共领导人改变了原来与民休息、先农轻、后重工的思路,将重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毛泽东在谈访苏体会时说:“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摘编自张占斌《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二:中国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
(2) 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科技发展。
时期 发展情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确立“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方针;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导的垂直体系实施五年计划,集中配置资源;成功实现“两弹一星”等国防安全性成果,建成长春“一汽”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开展“中国芯”工程,在人工智能、50通信、高铁、航天航空等前沿领域取得世界领先成果。
(3) 根据材料三,比较两个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显著不同。
(4)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综上,请你围绕“科技创新”给政府提出2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已经远超过调整苏联既定政策符合新现实的步调,完全推翻了长久以来的列宁主义正统以及历史性的马克思主义。……对罗斯福来说“是幸运的”,“新政”成功“结束了大萧条噩梦”,挽救了资本主义;对戈尔巴乔夫来说则“是不幸的”,他的改革造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崩溃。
材料二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时正是苏联崛起之时。在人们议论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时,苏联经济却“安然无恙”,“一枝独秀”。……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
——以上皆摘录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
(1) 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崩溃”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2)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D
20.【答案】D
21.【答案】D
22.【答案】D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D
26.【答案】D
27.【答案】A
28.【答案】C
29.【答案】C
30.【答案】B
31.【答案】【小题1】农具:秧马。
粮仓位置: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小题2】特点:工艺精美、种类丰富、分布广泛。
行业:造船业
【小题3】排序:CAB。
理由示例:选择材料五,北宋前期出现的纸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元朝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因此可以入选版块三商业篇。选择材料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市区街道,城内商店鳞次栉比,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轿驼络绎不绝,展现了东京街市的繁荣景象。因此可以入选版块三商业篇(任选其一,说明理由即可)
32.【答案】【小题1】出于增强国防力量考虑;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经验
【小题2】改革开放初期:以技术引进为主。世纪之交:以引进协同创新为主。新发展阶段:以自主创新为主导,数字化、智能化明显
【小题3】在方针战略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改革开放以来是“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主体与模式上:前者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导垂直体系;后者注重自立自强。成果领域上:前者侧重国防安全;后者侧重科技领域
【小题4】加大对基础科研的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吸引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回国发展。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3.【答案】【小题1】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标志着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小题2】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模式,引入计划手段调节经济,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完善
【小题3】改革时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时要注意实事求是,以求决策的科学性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