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历史素质能力监测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如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其龙身蛇形、白玉点睛的特征,与《史记》中夏人“崇龙”的记载相呼应。据此可知( )
A. 神话传说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 B. 龙图腾是夏朝文化的显著特征
C.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相互印证 D. 夏王朝的手工业发展十分繁荣
2.“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段材料描述的是清朝的( )
A. 议政王大臣会议 B. 奏折制度 C. 军机处的设立 D. 文化专制制度
3.如表是某史学家统计的北宋前期用相情况统计简表,此表可用于说明北宋前期( )
北宋前期用相情况统计简表
在位皇帝 宰相人数/人 平均任职年限/年
宋太祖 6 2.8
宋太宗 9 2.3
宋真宗 12 2.1
宋仁宗 23 1.95
A. 崇文抑武成为国策 B. 科举录取规模扩大 C.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D. 宰相地位不断提高
4.在穆斯林统治的几个世纪里,各大城市经常就学院和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展开竞争,后伍麦叶的统治者经常派人去亚历山大、开罗、巴格达等图书市场收集并购买珍本。据说一次购书不下40万册。这一现象说明阿拉伯帝国( )
A. 全面继承欧洲文化 B. 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
C. 积极吸收域外文明 D. 加紧了对外扩张步伐
5.如表为小历同学做的历史学习笔记,由此判断,他在学习中会认识到唐朝( )
1.文成公主入藏
2.金城公主入藏
3.唐蕃会盟
4.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5.册封怀仁可汗
6.册封渤海郡王
A. 世界影响力在扩大 B. 加强对各族地区的统辖
C. 实现统一任重道远 D. 藩镇割据势力极其强大
6.对于三国时期的正统之争,由于北宋是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立国,北宋儒士往往从“五德终始学说”等角度认为曹魏政权是接续东汉的正统政权。到了南宋初期,由于南宋偏安一隅,儒士开始质疑“曹魏正统说”,并通过“衣带诏”等论据来支持蜀汉的正统地位,蜀汉作为三国正统的基调在南宋时期基本定型。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史学研究往往没有定论 B. 历史解释折射时代变迁
C. 政治因素主导史学研究 D. 多元视角助推史学发展
7.某学校学生在探究“百家争鸣”时,找到了某学者绘制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见图),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儒学为百家思想之本原 B. 思想文化与时代相结合
C. 诸子百家彼此借鉴学习 D. 法家集各家思想之大成
8.如图为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的图片。下列对与其相关的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灭北洋军阀统治的决定性战役
B.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9.1978年5月,邓小平会见来访的美国代表布热津斯基时表示:“我方观点很明确,中美正常化的条件是,美国必须与台当局断交、撤军和废约,因为这涉及主权问题……在此前提下,可以同意就正常化问题进行具体的谈判。”这表明( )
A. 中国对美外交政策出现重大改变 B. 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C. 中美在台湾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 D. 美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对象
10.历史上,意大利威尼斯曾是东西方香料贸易的中心。如表反映不同年代威尼斯香料进口量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代 来自(埃及)亚历山大里亚 来自(今黎巴嫩)贝鲁特
1496-1498年 1060-1200吨 335吨/年
1501-1506年 270-420吨 45吨/年
A. 地区局势动荡 B. 国际竞争加剧 C. 经济基础薄弱 D. 国家政治分裂
11.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多次引用阿拉伯天文学家尔巴塔尼的数据,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如Altair(天鹰座α),Dennb(天鹅座α)等,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苏菲,此外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A. 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 B. 促进世界宗教的交融
C. 借鉴他国优秀的文化 D. 孕育欧洲近代的文化
12.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恤民、爱民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符合该观点的是( )
A.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D.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13.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由此说明我国( )
A. 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B. 确立起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C. 民主制度具有广泛参与性 D. 体育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
14.新航路开辟以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商业城市逐渐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如里斯本塞维利亚、伦敦等作为新的商业中心相继出现,英、法等国的经济地位逐渐超过了意大利。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 )
A.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 使得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C. 促使欧洲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D. 使得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空前密切
15.“这次革命的新特点在于人民把领导权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把这一权力保持在人民手中的办法,即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该学者意在强调巴黎公社( )
A. 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B.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
C.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D. 失败原因是缺乏国际援助
16.有位电影爱好者在编写有关林肯的剧本时,由于不懂历史,错误百出。下列情节设计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A. 交通部长向林肯报告,通往南方的铁路被叛军炸断
B. 林肯下令空军出击,轰炸叛军阵地
C. 卫兵报告说,开往前线的汽车已经准备好了
D. 林肯在电灯下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B.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C. 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D.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
18.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生效后,在欧盟成员国,汽车司机过境不必办税务手续,人们可自由越境采购、旅游、工作和退休。只要获得一国签证即可在该成员国内自由通行。这说明欧盟( )
A. 推动欧洲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力量 B. 促进欧洲的一体化发展
C. 完全消除了欧洲内部各国贸易壁垒 D. 对外用同一种声音说话
19.苏联是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但怎样才能使各加盟共和国自愿留在联盟内,并保证它们行使自己的主权,苏共领导没有认真从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解决。这无疑为联盟的解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
A. 国家自身建设上存在巨大缺陷 B. 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C. 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D. 戈尔巴乔夫实施改革失败
20.DeepSeek(深度求索)旨在通过智能问答等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创作、工作和提效的工具,高效便捷地帮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灵感。这反映出( )
A. 信息时代导致信息泄露 B. 信息技术改变工作生活方式
C.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速 D. 传统文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筑牢国防 维护安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建立后,中国的国家形态开始步入以领土作为判定国家类属,以封建制为主要社会形态的传统国家时期,国防的对象也随之转变为对秦朝边陲构成安全威胁的周边游牧部落和少数民族。为抵御外敌入侵,重建、修缮、连缀和延伸强大的防御体系、再辅之以“徙民实边”等手段。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年)末取得伐“百越”的最后胜利,同年,在这里正式设置三郡。
——何锋《中国国防教育史纲》
材料二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这是百年中国国防史上十分壮丽辉煌的篇章。1950年,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历时两年九个月,迫使其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军威与国威,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忱,促进了国防建设现代化建设,积累了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丰富经验。
——何鹏程《探索中国精神:大国筋骨是这样炼成的》
材料三
◆1949年:华东军区海军宣告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宣布成立◆1956年:中国仿制生产的歼—5战斗机首飞成功◆1959年:自行研制了59式中型坦克◆1983年: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始在海军服役◆2006年: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清排地雷等1.5万余枚……◆2012年: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2013年: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修建道路2900米……◆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1) 材料一中,秦朝为巩固国防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影响?
(2) 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在推动国防建设方面的相同之处。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国防事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4) 综上所述,你如何看待国防事业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 根据材料一反映的现象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三 如下图。
(3) 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4) 综合上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经济上的失误给我们哪些教训?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933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美欧关系带来了复杂的影响。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罗斯福政府调整了对欧政策,促使大西洋合作重现生机,并且在新一轮大西洋合作中承担了直接责任、扮演了主要角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为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在第二次大西洋战时联盟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 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大西洋联盟成为了更广泛包括苏联、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部分。
——《二战前美欧关系渊源回顾》
材料二二战后美欧面对着共同的敌人苏联东欧而一度的亲密结盟。欧洲需要美国提供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支持,相同的美国也需要西欧作为屏障来对付苏东集团,于是自愿承担了欧洲的复兴的防务负担。
材料三冷战后,随着欧洲安全环境的变化及美欧实力对比的变化;美欧分歧不断凸显,美欧关系进入了一个不断调整、磨合的阶段。大西洋联盟何去何从成为美欧双方关注、争论的焦点。但随着内新兴大国的崛起和恐怖主义、能源短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美欧双方已将这些问题视为西方世界的共同挑战,为此美欧双方将进一步强化经贸,拓展合作范围,强化大西洋联盟。
——《美国全球战略与大西洋联盟》
(1) 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调整对欧政策的时代背景。并据材料一和所学说明美国“在新一轮大西洋合作中承担了直接责任、扮演了主要角色。”
(2) 据材料二和所学,多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对欧政策产生的影响。
(3) 据材料三,你预测冷战后美欧之间的大西洋联盟的发展趋势如何?并说明依据。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小题1】措施: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攻占百越,统一百越,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向南越等地移民等;(答出任意二点)影响: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
【小题2】相同点:战争的胜利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壮大了反侵略队伍的力量,提升了国防力量;都打破了美、日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尊严;都使队伍得到了锤炼,积累了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丰富经验等
【小题3】特点:国防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自主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构建了联合作战体系;兵种不断完善,武器装备由仿制到自主研发;展现大国责任与国际担当等。原因:党和国家重视与支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与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科技强军”战略的提出推动了国防现代化的建设;人民的支持等(答出任意二点)
【小题4】关系:国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稳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发展需要国防力量的强大等
22.【答案】【小题1】“一五”计划实行,重点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
【小题2】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题3】图A:“文化大革命”;图B:“大跃进”运动;图C:人民公社化运动
【小题4】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
23.【答案】【小题1】时代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说明: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援助欧洲反法西斯国家;推动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如《大西洋宪章》),并在战争中发挥领导作用
【小题2】影响:经济上,通过马歇尔计划促进西欧复兴,巩固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建立北约对抗苏联,加强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政治上,推动美欧同盟关系,奠定冷战格局
【小题3】趋势:合作与竞争并存。依据:共同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要合作;但美欧实力差距缩小导致分歧增加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