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5 12:4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红星照耀中国》
这张照片出自1937年的日本《周报》, 照片上的人是我国一位革命领袖,
猜猜他是谁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日本天皇 D.特务头子
印象中的毛主席
日本《周报》中的毛主席
印象中的红军战士
国民党口中的“赤匪”
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 ,是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 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 进行实地釆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 的真实情况。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纪实
西北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人
复习与回顾
解题: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 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主要人物&情节
现在,请欣赏一段视频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大事件脉络
1.7.23 中共建立
4-1927 “大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第一次国共合作
其中:1927,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破裂) C.1927-1937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内战)
其中:1927.8.1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36.12.12西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1937-1945
E.1945-1949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成长时期:
富有反抗性,善于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
好学进取,有恒心毅力; 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
成熟时期:
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 不苟,果决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 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毛泽东人物形象总结】
埃德加斯诺与毛泽东合照
彩色修复版
高清修复版
【周恩来人物形象总结】
①面目英俊、身材苗条、个子清瘦;
②平易近人、温文尔雅、细心热情;
③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④充满对生命的热爱;
⑤吃苦耐劳,不屈不挠;
⑥善于计划。
个性鲜明的人物
个性鲜明的人物
★你还知道书中介绍了哪些人物吗?
第一篇《汉代青铜》 杨虎城、张学良
第二篇《贺龙二三事》 贺龙
第三篇《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 林彪
第六篇《陕西苏区:开创时期》刘志丹
《货币解剖》 林伯渠
《人生五十始》徐特立
第九篇《红色窑工》 徐海东
最动人心魄的情节
★长征(178——203)
《第五次围剿》
为什么长征?
《举国大迁移》
《大渡河英雄》
《过大草地》
长征的经过及意义
牛刀小试
A.红军 B.白匪 C.强盗 D.小偷
初生牛犊
1.我才走到一个坐落在河湾上的小村庄,因为长途跋涉的疲乏倒头 就睡着了,天刚破晓,分会主席站在我的身边,“你最好早一点动 身,这里附近有土匪,你得赶紧到安塞去。”
文本中提到的土匪是指( )
B
2.根据斯诺的描述,周恩来是怎样的一个人?( )
A.面目英俊、身材苗条、个子清瘦
B.平易近人、温文尔雅、细心热情
C.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D.以上都是
D
3.关于贺龙的经历错误的一项是( )
A.贺龙小时候面对宴席上开枪的客人面不改色。
B.贺龙南昌起义后才加入共产党。
C.传说贺龙手拿两把菜刀在湖北建立了一个苏区。
D.贺龙抓到过一个从事间谍活动的名叫波斯哈德的传教士 。
C
4.关于贺龙的特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性格很急躁
性格很谦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C.口才非常好,“能把死人说活”
D.以上都对
D
5.“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 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突出。 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
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 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上面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 )
A.林肯 B.毛泽东 C.孔子 D.彭德怀
B
6. 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D
7.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 、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C
8.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2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
A、64周年 B、74周年 C、89周年 D、94周年
C
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答: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 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的奋斗,多少人的流血才造就我们今天的辉煌。
  历史是沉痛的,幸而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党领导下的中国日益强大,但是,昨天的硝烟虽已散去,鲜血虽已干涸,这段历史却该永远保存在后代子孙的记忆。
  了解过去,才能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会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