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6 17: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初唐,长安城只有在元宵节才有“星桥铁索开”,“金吾不禁夜”的景象;而中唐的扬州则“夜市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这表明唐朝(  )
A. 有严格的商业时空限制 B. 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 对商业的控制逐渐松弛 D.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2.1856年12月,《北华捷报》详细梳理并刊载了当时发生在广州的一系列事件,公开了十多篇英国领事与两广总督来往书信的全文,并在评论中有意突出中国官员的“傲慢”,以佐证其“外国人长期受到中国人的蔑视和侮辱”的立场。此举旨在(  )
A. 向在华洋人介绍中国时局进展 B. 指责中国外交上的傲慢行为
C. 配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 D. 为英法火烧圆明园进行辩护
3.红色旅游是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主题设计的内容要遵循史实。下列红色旅游景点的主题设计符合史实的是(  )
A. 上海——五四风暴的首发地
B. 长沙——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 瑞金——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创建地
D.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敌后抗战的总后方
4.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 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 天皇掌握了国家实权 B. 全面引进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C. 缓和了各种社会矛盾 D.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5.《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明代《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滇南之马,西自吐蕃,北达秦陇:闽广之舶,东通琉球,北至辽蓟。”这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  )
A. 海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 B. 南方经济地位持续提升
C. 全国交通网络完全形成 D. 南方粮食产量比北方高
6.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环青藏高原的千禧之旅”,从南亚次大陆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
A.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B.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 摩亨佐达罗遗址
D. 巴黎圣母院
7.20世纪初,李大钊提出“速向农村去吧”、“庶民的胜利”等口号,郭沫若称赞农民为“全人类的保姆”,鲁迅的《一件小事》、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作品则指向了人力车夫等劳动群体。材料反映出(  )
A.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 B. 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C. 五四运动推动了平民文学的发展 D. 中共借助文学宣扬革命
8.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的头三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军民达148万,山东解放区有96万农民参军、700万民工随军支前。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B. 北伐战争胜利结束
C. 农民民主意识提高 D.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9.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提出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强调“要树立君主威严”,以上反映了他们(  )
A. 都主张实行“礼治” B. 提出不同的治国方略
C. 都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D. 代表下层百姓的利益
10.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到如今神舟二十号腾飞,55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跨越。以上材料旨在说明(  )
A.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 B. 技术突破离不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C. 航天事业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步入先进国家行列
11.某中学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其中用到了几个关键词“查理一世”“君权神授”“纳西比战”克伦威尔,请问他们研究的(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12.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译为“格致”。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时,陈独秀将“science”称为“赛先生”,意为“科学”。这表明英文中译(  )
A. 体现出中外文化差异 B. 与翻译者能力有关
C. 具有明显的随意性 D. 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13.签订《巴黎协定》,表明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以下选项中符合这一理念的史实是(  )
A. 九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九国公约》
B. 德、意、英、法签署《慕尼黑协定》
C. 26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宣言》
D. 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14.20世纪60年代,我国涌现出《椰林怒火》《赤道战鼓》《刚果风雷》等表现国际主义、亚非团结的大型戏剧,向大众展示了亚非各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不屈精神。这些戏剧(  )
A. 开创了对外开放格局 B. 促进了中美关系
C. 契合了“万隆精神” D. 恢复了中日邦交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编制表格
清末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围绕着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个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这三大运动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请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阶段,按照重大事件、开始时间、主要领导人、历史意义等4 个项目,制定一个学习表格。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6.中华一体的政治一统、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和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
此件三彩俑表现的是流行于唐代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即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骆驼和乐舞俑独立塑成,然后组装,复杂又严谨。此件三彩俑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
——摘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材料三
抗战期间迁入广西的外省工厂统计表
地名 桂林 柳州 全县
工厂(家) 29 2 1
迁桂工厂大多是当时国内比较先进的现代工业企业,带来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熟练技工,对广西工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外省工厂迁入也刺激了省内外工商业者在广西投资建厂。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大本营”之一。
——摘编自谭肇毅《抗战时期的广西经济》
材料四藏北高原腹地的申扎县,居住着藏族、汉族等 11个民族。申扎县组建宣讲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海军第905医院对口援助申扎县。申扎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绘就了共建共享的同心圆。
——摘编自人民网《西藏申扎县不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 根据材料一,列举秦朝在南方地区设置的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此举的目的。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所反映的唐代社会状况。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战时期广西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广西工业对抗战的贡献。

(4) 根据材料四,归纳申扎各族人民绘就共建共享同心圆的典型经验。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史实
时期 对外交往事件 产生的影响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互相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开通了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即“丝绸之路”
唐朝 鉴真东渡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朝 玄奘西行 玄奘弟子根据他的口述,成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明朝 郑和下西洋 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明朝 戚继光抗倭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消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整理
材料二: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
——《人民日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总结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并各举两例。归纳我国对外交往方式从汉朝到清朝的演变的主要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 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18.世界历史在不断对抗与合作中演绎,大国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驱赶印第安人,剥削欧洲移民与贩来的黑奴。……1765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1) 17世纪末,英国确立了什么新的政治体制?哪一文献的发表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 材料一中的“黑奴”是通过哪一罪恶的事件来到美洲的?美国通过一场战争解放了这些“黑奴”,请问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召开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3) 在两次会议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请写出这一秩序的名称。两极格局消失后,世界格局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战败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经过近30年的努力,到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靠前的经济大国。
(4) 材料中,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 日本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早在十九世纪60年代,日本就抓住机遇,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这次“机遇”指什么?同一时期俄国抓住机遇进行了什么改革?改革对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6) 历史上,日本曾多次发动侵华战争,这是中国人民心中水远的痛,但是,日本经济发展之快,又是世界有目共睹,对此,你有何启示?
(7) 中美两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有过20多年的敌对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什么事件得以破解的?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有哪些?
(8) 在今天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健康的新型国际关系?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央以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国存亡”为己任,主张维新变法,掀起了戊戌变法,希望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核心思想,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思想的闸门。
故答案为:
重大事件 发生时间 主要领导人 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奕 、曾国藩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戊戌变法 1898年 康有为、梁启超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辛亥革命 1911年 孙中山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思想的闸门
16.【答案】【小题1】
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南方地区的统治。
【小题2】
经济繁荣、文教昌盛、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频繁等。
【小题3】
迁入广西的工厂众多;迁桂工厂大多是当时国内比较先进的现代工业企业,带来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熟练技工;省内外工商业者在广西投资建厂。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大本营”之一。
【小题4】
组建宣讲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海军第905医院对口援助申扎县。
17.【答案】【小题1】方式:和平交往、暴力冲突;事例.和平: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冲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趋势:由和平交往向暴力冲突演变。原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方式的转变、本质上是农耕文明的内敛性与外部世界的扩张性、中央集权的稳定性需求与边疆民族的流动性诉求之间矛盾的产物。和平交往依赖于王朝实力的绝对优势与周边政权的利益认同。而暴力冲突则是矛盾无法调和时的“终极解决方案”、这一演变过程既体现了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底色。也揭示了古代国际秩序中“实力决定规则”的残酷现实。为理解近代中西冲突及当代国际关系提供了历史借鉴(言之有理皆可)
【小题2】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中华民族不断增长的实力为其础的,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求同存异、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言之有理皆可)
18.【答案】【小题1】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
【小题2】三角贸易;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巩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
【小题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发展趋势
【小题4】美国的扶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视教育和科技,培养人才;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
【小题5】明治维新;1861年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不彻底
【小题6】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推动国家发展;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要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增强综合国力;要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小题7】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需要调整对华政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恶化;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需求
【小题8】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尊重各国主权和发展道路,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