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8.2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常见的酸 稀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及稀酸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知道稀酸有许多相似的性质,从而为从“个别”到“一般”系统学习物质的性质规律打下基础。对于酸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的知识,在之前的教学中已有涉及,如稀盐酸能跟大理石、较活泼金属等反应。从知识体系角度看,本节课先介绍了浓酸的物理性质,接着介绍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酸的化学性质,并由性质推测相关的用途。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初步学会稀释浓硫酸。 3.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稀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稀释;对实验现象的总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用具: 烧杯、玻璃棒、表面皿、温度计,浓硫酸、浓盐酸、蔗糖、稀盐酸、稀硫酸、氧化铜、锈铁钉、碳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等。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工人师傅在电焊时,通常先用稀盐酸对焊接面进行清洗,以使焊接后的接头更加牢固,为什么用稀盐酸清洗而不用水清洗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倾听,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任务一 认识常见的酸 【活动1】 观察浓酸,总结物理性质 (1)展示:一瓶浓硫酸。 引导学生观察浓硫酸的色、态、味。打开瓶塞,观察现象。 (2)展示:一瓶浓盐酸。 引导学生观察浓盐酸的色、态、味。打开瓶塞,观察现象。 讲解:产生白雾的原因。 观察,总结出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观察,总结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角色扮演,为两种浓酸做自我介绍) 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对照探究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活动2】 探究浓硫酸的特性 1.观察浓硫酸的吸水性 (1)蘸有浓硫酸的温度计在空气中示数的变化。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引导分析得出浓硫酸有吸水性。 2.观察浓硫酸的脱水性 (1)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放于表面皿中的纸上写字,观察变化。 (2)取20 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后,注入10 mL浓硫酸,搅拌,观察现象。 【讲解】 强调浓硫酸的安全使用。 浓硫酸是危险品,保管和使用都要格外小心,应密封保存在专用的试剂柜中。如果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猜猜看】 浓硫酸的一则谜语。 老者生来脾气躁,每逢喝水必高烧。 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旧不可要。 师生合作;观察,读数,思考原因。 触摸烧杯的外壁,感受温度的变化。 通过实验,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溶于水放热等特性。 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加深对脱水性的了解。 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安全教育。
任务二 学习稀释浓硫酸的操作 【活动3】 观察稀释浓硫酸的操作 【演示实验】 将浓硫酸沿着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停地搅拌。 在如下装置内,把少量水滴进浓硫酸中,观察现象。 【交流与讨论】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 【结论】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观察现象,分析思考并回答。 引导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教育。
任务三 探究稀酸的化学性质 稀酸有许多相似的性质。现以稀盐酸和稀硫酸为例,探究稀酸的化学共性。 【活动4】 回顾复习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稀酸与指示剂、与活泼金属的反应规律。 小结: 1.与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盐+氢气(置换反应) 如与铁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 书写化学方程式或描述现象。 让学生回忆稀酸与金属的反应。 学习归纳方法。
【活动5】 探究稀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实验8-7] 稀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备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氧化铜、锈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引导学生总结稀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规律并巡视纠错。 小结: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分组实验,观察并汇报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稀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同时增强学生对化学应用于生活的理解。 学习归纳方法。
【活动6】 探究稀酸与盐的反应 书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其他碳酸盐能否与稀酸反应呢 [实验8-8] 稀酸与盐的反应 备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 引导学生总结稀酸与盐的反应规律。 小结:酸+盐新盐+新酸。 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思考问题。 分组实验,观察并汇报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创设情境,探究稀酸与某些盐的反应。 学习归纳方法。
【交流与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稀盐酸、稀硫酸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为什么 【拓展】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讨论小结: 能与指示剂反应; 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引导学生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学习归纳方法。
【课堂小结】 总结这节课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常见的酸 讨论并归纳总结。 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构建模型。
【课堂练习】 完成学案课堂练习。 思考,解答。 及时练习、反馈。
教学反思:
1.学生是否掌握了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及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
2.如何使学生掌握稀酸的化学性质及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学生能否运用稀酸的化学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