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4 00:0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小明同学对一些物体的重力进行了估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
A.一名中学生重约400 N
B.拿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 N
C.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2 N
D.一个普通的苹果重约0.15 N
2.如图所示,小明和同学们打篮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篮时,手对篮球施加了力,篮球对手没有施加力
B.用力推篮球,篮球被抛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篮球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篮球离手后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推箱子,但没有推动(  )
A.人对箱子的作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人对箱子的推力大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C.人对箱子的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D.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关于运动员在跳板跳水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对跳板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跳板
B.运动员对跳板压力就是重力
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
D.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5.对图中所示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弓被运动员用力拉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乙图中刹车后人的上身向前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丙图中人推前面的船,自己的船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丁图中热气球匀速向下运动,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6.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改成紧靠着平放在原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乙图中推力F2的大小为12N
C.甲乙两图中A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D.乙图中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B受到的摩擦力
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2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拉力F小于摩擦力
B.2~4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2~4s内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为3N,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为3N
D.2~6s内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始终为2N
8.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
A.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
B.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D.吹气时A管中水面上升
9.如图所示生活情境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挂钩的吸盘能贴在玻璃表面是因为周围有大气压强
B.吸管吸牛奶时是因为嘴的吸力比较大,直接将牛奶吸入口中
C.将加热后的易拉罐封闭起来,在冷却过程中易拉罐被大气压压扁
D.将水杯装满水,在水杯口覆盖一张塑料片后倒置,大气压支持塑料片不下落
10.为了强身健体,某中学老师每周星期二集中到学校运动场练太极拳, 如图所示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11.在正方体玻璃盒的四个面上各开一个相同的孔,并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如图所示,将此装置分别置于水和酒精中,则下列哪个选项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的情况?(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下列应用实例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U形管压强计
B.船闸
C.茶壶
D.下水道弯管
二、填空题
13.图中纽扣的直径是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14.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生活中常用重锤线来判断墙壁是否竖直,其物理道理是重力的方向是 的。
15.高台滑雪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身体就向前滑行出去,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如图所示运动员从高台上滑下后,在空中以很大的速度飞行近百米,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
16.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木块.当弹簧测力计示数是3N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N.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为4牛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17.如图所示,一圆形左粗右细的水库导管,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受到的水的压强分别是pa、pb,当阀门关闭时,pa p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打开阀门后(设水库水位基本保持不变),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则气泡经过 a点时的体积 b 点时的体积(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一木块A,木块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受到的是 (选填“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数据,则此时的大气压强相当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稍稍向右倾斜,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
20.如图所示,木块A沿斜面匀速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到斜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一粗糙水平传送带始终顺时针匀速转动,请作出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物体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画出静止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23.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大小的关系,选择哪两个实验 .
(4)在本实验中,小明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叫做 法
24.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 相同;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 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通过实验可知,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 (填“远”或“近”),小车运动速度改变的越 (填“快”或“慢”),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它 (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25.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实验的过程使用如图甲、乙、丙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不同的容器,甲乙中倒入等量的水,丙中水的质量小于甲乙。
(1)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明通过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得到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的实验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结论的方式是否正确 ,理由是 ;
(3)将图乙中的容器放在石块上(如图丁所示),则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和压强与图丁中石块受到的压力和压强的关系为: , 。(均选填“”、“”或“”)
26.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
(2)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 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 。
(3)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根据 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4)若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比不明显,小明做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 。
A.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C.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5)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则隔板 (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五、计算题
27.“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新能源汽车因环保、节能、高效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如图是国内某型号的新能源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为1.8×103kg,四个轮胎的着地面积是0.06m2,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000m,用时50s,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1.5×106J。(g取10N/kg)求满载时:
(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3)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

28.如图所示,在重力为10N的容器内装有50N的水,容器底面积为,(容器壁厚度不计)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g取10N/kg,。求:
(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水对A点的压强;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六、科普阅读题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0年12月17日,在闯过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后,历经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图甲),搭载着“玉兔三号”月球车(图乙)返回器,并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从月球采回质量的月球样品,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
月球车的部分参数如表:
设计质量 135 车轮个数n/个 6
长 1.5 每个轮子与水平月面的接触面积 100
宽 1 月面的行驶速度 200
高 1.1 耐受温度范围
月球车利用太阳能提供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已知在地球上重的物体在月球上重,(地球上g取)。
(1)探测器绕月飞行时,运动状态 (选填“发生改变”或“不发生改变”);探测器接近月面时,在反推发动机和缓冲机构的保护下安全着陆预选区。为使探测器顺利软着陆,从月球表面观察到发动机点火后产生的高压气流应向 (选填“上方”、“下方”或“水平方向”)喷出;
(2)根据上述信息,请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向上运动,若整流罩脱落,由于受到惯性,整流罩仍要向上运动一段时间
B.月球车在月球上惯性将减小
C.月球车的零件应该用热胀冷缩较明显的材料制成
D.接近月面时,探测器需要悬停寻找最佳降落地点,悬停时它受到的是平衡力
(3)“玉兔三号”月球车对水平月面的压强为 。月球车上某一零件,用金属铝代替了金属铁后,质量减少了,则该铝零件的质量是 (已知,)
30.阅读材料并完成问题。
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和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越重,把弹簧拉得越长,弹簧的拉力也越大。物体发生弯曲时产生的形变叫做弯曲形变。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例如,把弓拉得越满,箭就射得越远;把物体放在支持物上,物体越重,支持物弯曲得越厉害,支持力就越大。在金属丝的下面挂一个横杆,用力扭这个横杆,金属丝就发生形变,这种形变叫扭转形变。放开手,发生扭转形变的金属丝产生的弹力会把横杆扭回来。金属丝扭转角度越大,弹力就越大。
定量的研究各种形变中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对于直杆和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也有上述比例关系。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遵从胡克定律,当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弹簧的形变主要是 (选填“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或“扭转形变”);
(2)弹箭的劲度系数与所受弹力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3)M、N分别是底面积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实心长方体,把它们放在已调好平衡的天平上,如图1所示,把不计质量的两根不同材质、原长相同的弹簧甲、乙同时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分别挂上M、N后静止,此时甲弹簧比乙弹簧长(如图2所示):
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M的质量比N的质量大;; b.弹簧甲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乙受到的拉力相等
c.弹簧甲施加给M的弹力小于M受到的重力 d.M受到重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②胡克定律F=kx中的x即为图中的弹簧伸长量,上述图2中的甲弹簧和乙弹簧,劲度系数更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4)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1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及W2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3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信息判断W1∶W2应为( )
A.1∶2 B.2∶1 C.2∶3 D.3∶2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中学生的质量在4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40kg×10N/kg=400N左右,故A符合实际;一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05kg×10N/kg=0.5N左右,故B符合实际;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3kg×10N/kg=3N左右,故C较符合实际;一只普通苹果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2kg×10N/kg=2N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D.
2.【答案】B
【详解】A.因为物体间力的是相互的,所以投篮时,手对篮球施加了力,篮球对手也施加力,故A错误;
B.用力推篮球,篮球被抛出,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篮球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篮球离手后在空中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因此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3.【答案】C
【详解】ABC.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推箱子,静止状态,水平方向的推力与摩擦力平衡,人对箱子的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故AB错误,C正确;
D.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4.【答案】D
【详解】AB.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跳板,而运动员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运动员,运动员对跳板压力与重力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力,所以不能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就是她的重力,故AB错误;
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误;
D.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速度发生改变,其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故D正确。
5.【答案】B
【详解】A.运动员用力把弓拉开,改变了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刹车后,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推前面的船,给前面的船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前面的船给自己的船向后的作用力,使自己的船向后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热气球匀速向下运动,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详解】A.甲图中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B间没有摩擦力,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N,故A错误;
B.甲图,A和B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整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F1是12N,所以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是12N;从甲图到乙图,改变A和B的放置情况,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乙图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还是12N.所以乙图中推力F2大小是12N,故B正确;
C.甲乙两图中A相比,乙图中的A对地面的压力是甲图中A对地面压力的一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乙图中A受到摩擦力小于甲图中A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
D.乙图中A和B对地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故D错误。
7.【答案】D
【详解】A.由图丙知道,在v-t图像中,0~2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道,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故A错误;
B.由v-t图像得,2~4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D.由v-t图像得,4~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得,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拉力是2N,即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N;由F-t图像得,;2~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是3N,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4s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是2N,即2~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N保持不变,故C错误,D正确。
8.【答案】B
【详解】A.图中,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就飘起来,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用吸管吸饮料时,管内压强减小,瓶内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故B符合题意;
C.图中,向两书之间的纸片下面吹气时,纸片下方的空气流速加快,下方的压强小于上方的压强,故纸片向下凹陷,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当用嘴向B管中吹气时,致使A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增大,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A吸管中上升,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B
【详解】A.挂钩的吸盘能贴在玻璃表面是因为周围有大气压强,大气压将吸盘压在墙壁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吸管吸牛奶时是因为嘴先将吸管中的空气吸出,使吸管中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牛奶被压入口中,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将加热后的易拉罐封闭起来,在冷却过程中易拉罐内的水蒸气越冷液化,导致瓶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子会被大气压压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水杯装满水,在水杯口覆盖一张塑料片后倒置,塑料片不下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0.【答案】D
【详解】
人不论是以哪种姿势站立,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人的重力,所以甲姿势换成乙姿势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姿势换成乙姿势时,受力面积变小,由 得,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故选D。
11.【答案】B
【详解】液体内部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压强相等;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橡皮膜在水中或酒精中,各表面均向内凹陷,上表面的凹陷程度比下表面小,左右两边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相同,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2.【答案】A
【详解】A.微小压强计的U形管一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故A符合题意;
B.船闸在工作时,闸室与上游或闸室与下游为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利用了连通器,故B不合题意;
C.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不合题意;
D.下水管弯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里面的水不流动时,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利用了连通器,故D不合题意。
13.【答案】1.15cm;1.2N
【详解】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左端与2.00cm对齐,则纽扣直径为:d=3.15cm-2.00cm=1.15cm
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则读数为1.2N。
14.【答案】地球;竖直向下
【详解】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当墙壁与重锤线平行时,说明墙壁是竖直的。
15.【答案】相互;重
【详解】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身体就向前滑行出去,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运动员最终会落向地面。
16.【答案】3;3
【详解】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木块,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为平衡状态,受力平衡,即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3N;
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是无关的,所以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为4牛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仍为3N.
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和摩擦力大小的判断,牢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根据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行判断,两个因素都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
17.【答案】等于;小于
【详解】因为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所以到自由液面深度一样,根据p=ρgh,两处压强一样。
由于圆形水管左粗右细,当水经过a、b两点时,b点的流速大,压强小,故气泡体积大,所以气泡经过a点时的体积小于b点时体积。
18.【答案】滑动摩擦力;不变
【详解】木板向左运动,所以A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且方向水平向左.
拉动速度变大时,A相对于地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A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19.【答案】755;不变
【详解】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玻璃管内、外的水银高度差的计算是玻璃管内的水银柱表面到水银槽中水银表面的竖直高度,所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强相当于755mm水银产生的压强。
实验时,玻璃管略倾斜,管内水银柱长度变长,但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
20.【答案】
【详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即沿斜面方向向上,作用点在木块重心,过木块重心,沿斜面方向向上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滑表示。
21.【答案】
【详解】将一个物体m放在传送带上的瞬间,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F,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计空气阻力,由于放上物体的一瞬间,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滑动,所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过物体重心,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这几个力即可。
22.【答案】
【详解】静止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G=40N;摩擦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f=40N。
23.【答案】方向;作用点;甲和乙;控制变量
【详解】(1)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的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图甲和图丙中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甲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乙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4)在本实验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4.【答案】同一高度;速度;甲;远;慢;匀速直线;不需要;不能
【详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糙,甲图中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大。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阻力,则小车的速度不会减小,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4)实际生活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不存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故它不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5.【答案】(1)甲、乙;小
(2)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3)=;=
【详解】(1)通过比较图甲、乙知,压力大小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有关的实验结论,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改变压力大小,比较图甲、丙可知,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都不相同,因此不能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有关的实验结论,他得出结论的方式不正确,理由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3)比较图乙和图丁可知,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都等于瓶和水的重力,即
图乙中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图丁中石块的受力面积,因为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相同,根据可知
26.【答案】高度差;内凹;相同;相同;甲、丁;C;小于;右
【详解】(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不易直接测量,液体压强的变化会引起压强计的探头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的形状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
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向内的压强,会内凹。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知,三次实验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深度,图甲、丁符合题意。
(4)A.由可得,当探头的深度相同时,烧杯中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则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可知,当液体压强不变时,U形管内液体密度越小,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可知,液体压强与U形管的横截面积无关,故C符合题意。
(5)图戊所示的装置中,因橡皮膜向左凸起,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小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
根据,因橡皮膜处在两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可知,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则隔板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27.【答案】(1)3×105Pa;(2)20m/s;(3)1.5×103N
【详解】解:(1)满载时的总重力
因为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
故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3)由得,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
答:(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3×105Pa;
(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
(3)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1.5×103N。
28.【答案】(1)6×103Pa;(2)6.5×103Pa;(3)100N
【详解】解:(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根据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2)A点的深度为
水对A点的压强为
(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根据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答:(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103Pa;
(2)水对A点的压强为6.5×103Pa;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00N。
29.【答案】发生改变;下方;D;3750;0.54
【详解】(1)探测器绕月飞行时,其运动轨迹不是直线,速度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探测器在月球着陆时靠发动机点火向下喷气,由于力是作用是相互的,探测器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实现软着陆。所以,从月球表面观察到发动机点火后产生的高压气流应向下方喷出。
(2)A.整流置脱落后仍要向上运动一段时间,这是由于整流罩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月球车在月球上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B错误;
C.若用热胀冷缩明显的材料,容易使月球车发生形变,会损坏仪器,故C错误;
D.悬停即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受到月球对月球车的吸引力和发动机的反冲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3)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G=mg=135kg×10N/kg=1350N
根据在地球上6N的物体放到月球上重1N可知,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月球车对水平月面的压力F=G'=225N
“玉兔三号”月球车对水平月面的压强为
设该零件的体积为V,由题意可知
由得
化简可得
解得
则该铝零件的质量
30.【答案】拉伸形变;无关;b、d;乙;B
【详解】(1)当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物体的重力使得弹簧被拉长,发生的是拉伸形变。
(2)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与弹簧所受弹力大小无关。
(3)①a.由图1可知,当M、N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时,天平刚好平衡,说明两长方体质量相等,故a错误;
b.两长方体质量相等,其重力,所以两长方体的重力大小也相等。当把长方体M、N挂在弹簧下端时,对弹簧的拉力就由两物体的重力产生,所以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
c.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以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弹簧甲施加给M的弹力即M所受拉力,故弹簧甲施加给M的弹力等于M受到的重力,故c错误;
d.重力是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吸引力,M受到重力,是地球对M的吸引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故d正确。
故选bd。
②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对比图2中的甲弹簧和乙弹簧,受到的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得更长,即伸长相同长度,甲弹簧所受拉力更小,其劲度系数更小,所以劲度系数更大的是乙弹簧。
(4)分析图3可知,弹簧乙在W1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cm,由于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
弹簧丙在W1和W2的共同作用下伸长的长度
所以
由于弹簧完全相同,所以其劲度系数k也相同,则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