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不选均得0分)
1.小雨同学轻轻拿起一个苹果所需的力约为( )
A.0.3N B. 2N C. 30N D. 300N
2.在下列足球运动的各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不同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B.乙图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C.丙图,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D.丁图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3.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吸管一端做得很尖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D.菜刀要磨得很锋利
4.如图所示,甲图为长方体重物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的情景;乙图为同一重物在斜面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的情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图中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重物发生形变产生的
B.甲图中重物的重力和重物对扶梯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乙图中重物的重力和扶梯对重物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图中重物在匀速上楼的过程中,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5.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F到达最高点B时绳子突然断裂的同时撤销小球所受的所有力,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D匀速直线运动
C.沿BE加速下落 D.沿BC匀速直线运动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球在b点的速度为零
C.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水平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B.乙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C.甲对沙滩的压力与乙相等
D.甲所受的重力较大
8.一敞口硬质透明塑料瓶,剪去瓶底后蒙上橡皮膜,再插入盛水容器中,如图所示,以下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正确的是( )
A.橡皮膜向上凹陷,说明液体内部有向下的压强
B.继续向下插入一大段距离,橡皮膜凹陷程度不变
C.若向塑料瓶内倒入盐水,直至瓶内外液面相平,橡皮膜会向下凸起
D.若向塑料瓶内倒入酒精,直至橡皮膜变平,酒精液面将低于瓶外水面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
B.8:3
C.4:1
D. 4:3
1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关系是( )
A.乙
B.乙
C.
D.无法判断 甲 乙
11.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A.形状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1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深,物体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B.被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的体积越大,它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D.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13.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 (ρ铜>ρ铁>0
A.相等 B.铜球最大 C.铁球最大 D.铝球最大
14.将重为5N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溢出3N的水,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
A.5N B. 3N C. 2N D. ON
15.建设桥梁的过程中,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假设一正方体构件从江面被匀速吊入江水中,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构件所受浮力钢绳拉力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构件的边长为4m
B.构件的密度为
C.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1.
D.构件所受的重力为 甲 乙
二.填空和作图题(共5小题,16-21题每空1分,22题2分,共15分)
16.“太空快递”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装载物资约6.7t,送入中国空间站的物资从地球到太空的过程中,已知月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为地球的,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60kg,则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 N;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重600N的物体,则他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最大质量是 kg。
17.小明用水平推力向右推着书,书上的橡皮擦恰好随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橡皮擦有没有受到书的摩擦力? 。如果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 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倾倒。
18.某校科技节上,物理老师自制了一台“乒乓球机枪”(图1)进行展示,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乒乓球机关枪”结构如图2所示,当接通吹风机电源,从横管吹风时,横管内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乒乓球在 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最后乒乓球被出。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液体底部受到液体压力 乙液体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甲容器对桌面压强 乙容器对桌面压强(两空均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甲 乙
李老师做了一个探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将一个饮料瓶去掉瓶盖,剪去底部,然后倒放,把一个乒乓球放入瓶内,卡在瓶口,从上面不断往瓶里倒水,乒乓球 上浮,用手在下面堵住瓶口后,乒乓球 上浮。(前两个空均选填“会”或“不会”)有一桥墩浸没在水面下部分的体积为400㎡,则桥墩所受浮力为 N。
21.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几乎包揽了近几年国际赛事中的女子10米跳台冠军。她从10米跳台跳下,从指尖触水到身体全部进入水中的过程,几乎不会溅起水花,入水过程中她受到的浮力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入水后她会继续下潜,她在水深2m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Pa。g取10N/kg)
22.(2分)图中,筷子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筷子的受力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24(3),25(5)②,26(5)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30分)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甲 乙 丙 丁 戊
(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应沿水平方向拉物块做 运动。这样操作的原理是 。
(2)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实验。
(3)单杠运动员上杠前手上要涂防滑粉,是用到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他在做回环动作时手不能握杠太紧是用到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某同学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红同学认为结论是错误的,她判断的理由是 。
(5)在某次实验中,小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戊所示。若用和分别表示和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F1 填“>”"="或"<")
24.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 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将会 。
(3)(2分)同学们进行实验时,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运动时每次都滑出表面,无法探究出物体运动的距离,在器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改进策略是: 。
25.如图所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乙 丙 丁
(1)实验中是通过U形管 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2)从结构上看,图中使用的压强计 (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3)使用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的液面如甲图所示,这说明管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A”或"B")。
A.将管内的水倒出来一些
B.拆下软管重新安装
(4)小明再做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
(5)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图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 (填“可靠”或“不可靠”)。
②简要说明理由: 。(2分)
26.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甲 乙 丙 丁 戊
(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物体在丙图中所受的浮力为 N。
(2)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直至浸没,如图乙、丙、丁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分析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下列能正确反映水面刚好接触物体下表面开始到图丁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D
A B C
(4)通过分析图 这三次实验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5)(2分)根据实验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实验中所用盐水的密度是 g/cm3(保留2位小数)
27.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及过程如图所示: 2
F1 F2 F3 F4
A B C D E
(1)如图实验装置中影响实验的是 (只填字母代号),如果这样会导致排开水的重力 (填“偏大”或“偏小”);
(2)对实验正确修改后,通过探究,若等式 成立(选用和表示),则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3)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2)相同的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共3小题,28题8分,29题8分,30题9分,共25分)
28.小强经常骑双轮电动平衡车到滨河大道游玩(如图甲),平衡车的一些参数如表格。已知
ρg=10N/kg,求:
平衡车参数
净重 20kg(含电池组)
最高车速 20km/h
(1)小明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当电动平衡车在平直路面上水平向右匀速行驶时,请在图乙中画出该车轮受到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作用点0点已标出)。
(2)若小强的质量为60kg,若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求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当车轮胎的气体不足时,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若骑行平衡车时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则小林在市民广场中以最高速度匀速骑行时,平衡车受到的牵引力多大?
甲 乙
29.一杯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空杯的质量为0.04kg,其底面积为10c㎡,茶水的质量为0.16kg,茶水的深度为10cm(茶水密度约为1.,g取10N/kg,杯壁厚度不计)。求:
(1)茶水对杯底的压力?
(2)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请通过比较分析此空杯的形状是 (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
A.上宽下窄 B.上窄下宽 C.柱形容器
30.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重力是20N的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绳子吊着实心正方体浸入盛水的容器中,该正方体的体积为,重为10N.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30cm.8取10N/kg)
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
(2)绳子的拉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多选或不选均得 0分)
1.B 2.D 3.B 4.D 5.A 6.C 7.D 8.C 9.C 10.A 11.B 12.B 13.A
14.B 15.B
二.填空和作图题(共 5 小题,16-21 题每空 1分,22 题 2 分,共 15分)
16.100 360 17.没有 右 18.小 大气压 19.大于 等于 20.不会 会 0
4
21.增大 2×10
22
三.实验探究题(24(3),25(5)②,26(5)每空 2 分,剩下每空 1 分,共 30 分)
23. (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甲 (3)乙丙 甲乙 (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5)=
24. (1)速度 (2)摩擦力(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3)降低小车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2 分)
25. (1)液面高度差 (2)不是 (3)大于 B (4)漏气 (5)①不可靠②未控制橡皮膜浸入液
体中的深度相同(2 分)
26. (1)0.7 (2)排开液体的体积 (3)D (4)甲丁戊 (5)1.14
27. (1)B 偏小 (2)F1-F2=F4-F3 (3)能
四.综合应用题(共 3 小题,28 题 8 分,29 题 8 分,30 题 9 分,共 25 分)
28.(2分)(1) ; ...................................................................2分
(3分)(2)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
F=G 总=m 车g+m 小明g=20kg×10N/kg+60kg×10N/kg=800N ............................1分
则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强:
p= = =2×105Pa; ............................1分
变小. ...........................1分
(3分)(3)F 阻=0.1G 总=0.1×800N =80N ...........................1分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 F 牵=F 阻=80N ...........................2分
{#{QQABAYCt4ggQgETACb5KVQU8CQiQsIMgJQoEgQAaOAQCgJNIBAA=}#}
29.解(1)(3分)h=10cm=0.1m,S=10cm2=1×10﹣3m2, ............................1分
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1分
F=pS=1000Pa×1 ﹣×10 3m2=1N; ............................1分
(2)(3分)G 杯=m 杯g=0.04kg×10N/kg=0.4N,
G 茶=m 茶g=0.16kg×10N/kg=1.6N,
F 压=G 杯+G 茶=0.4N+1.6N=2N, ............................1分
p'= = =2000Pa; ............................2分
(3)(2分) A
分析:由(1)(2)计算可知,茶水的重力大于茶水对杯底的压力,说明有一部分
茶水的压力作用在茶杯侧壁上,因此此空杯的形状是上宽下窄 ......................2分
30. ﹣解:(1)(3分)V =(1﹣ )V= ×1.2×10 3排 m3=8×10
﹣4m3, ............................1分
F =ρ gV =1.0×103浮 水 排 kg/m3
﹣
×10N/kg×0.8×10 3m3=8N; ............................2分
(2)(2分)受力分析得:F 拉=G﹣F 浮=10N﹣8N=2N; ...........................2分
﹣
(3)(4分)S=200cm2=2×10 2m2 h=30cm=0.3m
V 水=V 总-V 排=Sh-V 排=2×10
﹣2m2 ×0.3m﹣8×10﹣4m3 ﹣=5.2×10 3m3
G =m g ρ V g 1.0 ﹣= = ×103kg/m3×5.2×10 3m3水 水 水 水 ×10N/kg0.8kg×10N/kg=52N;..........1 分
F=G 水+G 容+G 物﹣F 拉=52N+20N+10N﹣2N=80N; ..................1分
................2分
= = =4×103Pa
{#{QQABAYCt4ggQgETACb5KVQU8CQiQsIMgJQoEgQAaOAQCgJNI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