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四课 《健康评估与促进》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七年级(全)
课题 第四课 健康评估与促进
课标要求 1. 理解健康的多维概念。2. 掌握基础健康评估方法。3.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从健康的定义出发,涵盖了健康评估的多个维度,如生长发育、饮食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案例,旨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健康,学会科学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并制定合理的健康促进策略。本课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自身健康较为关注,但缺乏系统的健康评估和促进知识。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不过,学生在健康认知上可能存在片面性,比如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对饮食、睡眠、情绪等方面与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
核心素养目标 1. 健康生活观念养成。2. 科学探究能力(BMI计算等)。3. 社会适应能力(情景模拟)。
教学重点 1. 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尤其是生长发育评估(BMI 指数计算)、饮食营养分析、睡眠和情绪评估。2. 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包括科学运动、合理饮食、规律睡眠和情绪管理。
教学难点 1. 如何将健康评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准确分析自身健康状况。2.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健康促进计划,并能坚持实施。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视频、图片、案例等);准备 BMI 指数计算表、健康评估表、情景模拟所需的角色卡片等;准备知识竞赛的题目和奖品。2.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记录自己近一周的饮食、睡眠情况;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视频,视频中包含正确和错误的健康行为。2. 提问:“视频中哪些行为符合健康宗旨?”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健康评估与促进。 1. 认真观看视频,记录视频中的健康行为。2. 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对视频中行为的看法。 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健康行为,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 讲解健康的定义: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强调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2. 介绍健康评估五维度:- 生长发育评估:讲解 BMI 指数的计算方法(BMI = 体重 ÷ 身高的平方),组织学生测量同桌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 BMI 指数,对比标准生长曲线图进行评估。- 饮食营养分析:讲解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小组扮演 “营养师” 分析晓君的三餐食谱;开展知识竞赛,判断 “乳糖不耐受的正确处理方式”。- 运动与健康:阐述合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如促进身体与智力发展、促进心理健康、改善人际关系等,介绍科学运动的方法,如根据心率公式(220 - 年龄)计算个人最大心率,分析不同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睡眠管理:讲解充足睡眠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绘制 “睡眠剥夺后果” 思维导图,对照教育部 “初中生 9 小时睡眠” 要求进行自评。- 情绪评估:介绍青少年情绪的特点,讲解情绪对身心发育的影响,组织学生绘制 “情绪表情图”,浅谈情绪对人的影响。 1.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理解健康的定义和健康评估的五维度。2.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 BMI 指数,参与角色扮演和知识竞赛,绘制思维导图和情绪表情图,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健康评估的维度和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境演练 1. 设定情景:“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扮演‘健康侦探’,帮助一位同学找出他的健康问题,并给出建议。”2. 介绍案例背景:小明,14 岁,近期经常感到疲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其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方面的问题。3. 将学生分成 4 个小组,分别为饮食组、运动组、睡眠组、情绪组,分配任务:分析小明相应方面的健康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4. 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和点拨。5. 组织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1.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理解健康的定义和健康评估的五维度。2.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 BMI 指数,参与角色扮演和知识竞赛,绘制思维导图和情绪表情图,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将所学的健康评估与促进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1. 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对自己的饮食营养进行分析,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简要说明改进方向。2. 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总结提升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促进的策略等。2. 展示健康心理的 10 个标准(如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强调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业布置 1. 发放健康标准评估表,内容包括有充沛的精力、处事乐观、睡眠好等 10 项标准,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符合条件后打勾√,不符合打错 ×。2.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课堂练习情况,制定个人健康促进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板书设计 第四课 健康评估与促进。一、健康的定义。二、健康评估五维度。三、健康促进策略。四、个人健康促进计划。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 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环节表现积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体现了较强的合作探究能力。3.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 BMI 指数的计算还不够熟练,在制定个人健康促进计划时缺乏具体性和可行性。4. 今后在教学中,应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加强对学生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和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第四课 健康评估与促进
(华师大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1
视频导入
2
健康评估五维度
3
饮食营养分析
4
健康促进策略
5
睡眠管理
6
情景模拟
7
作业布置
8
学习目标
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
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学会制订个人健康促进计划。
探究新知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均处于完好的状态。”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而维持身体健康并不容易需要科学的锻炼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相互配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评估和促进健康。
视频导入
视频中哪些行为是健康宗旨?
健康评估五维度
生长发育评估
对比标准生长曲线图
实践:测量同桌身高/体重并计算BMI指数
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健康评估五维度
青少年在完全发育成熟前,一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中。生长发育主要受内在遗传基因的控制,同时又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状况评估关注我们的生长发育水平、速度和身体匀称度,这是筛查生长发育异常、全面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健康评估五维度
促进身体与智力发展:运动促身心智全面发展
促进心理健康:喜爱且擅长的运动益心理健康
改善人际关系:运动助人际和谐与适应
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健康
饮食营养分析
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保证一日三餐的摄入,谷类、蔬菜瓜果、肉类、水产类和乳制品等多样化搭配,少吃零食等。我们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如果营养不良,会导致身高增长缓慢、骨量峰值降低和青春期推迟;但如果营养过剩,也存在肥胖、性早熟等风险。
饮食营养分析
饮食营养分析
角色扮演:分小组扮演"营养师"分析晓君的三餐食谱
知识竞赛:判断"乳糖不耐受的正确处理方式"
健康促进策略
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够促进器官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水平,对于我们进入成年状态是非常有帮助的。
为使体力活动强度达到生长发育的要求,平时可以在中低强度运动的基础上加入速度、力量、伸展还有心肺耐力练习,例如往返跑、开合跳、高抬腿、广播体操中的伸展运动等。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进行小哑铃或者是弹力带的练习。
健康促进策略
运动方案设计
根据心率公式(220-年龄)计算个人最大心率
案例研讨:分析不同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睡眠管理
充足的睡眠对我们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除需
除了要充足的睡眠时间作为保障外,还需要养成定时就寝、晨起的规律睡眠作息习惯。
睡眠管理
睡眠管理
绘制"睡眠剥夺后果"思维导图
对照教育部“初中生9小时睡眠”要求自评
情绪评估
青少年正处于“多梦”的年龄阶段,有“疾风骤雨”和“心理断乳期”之说。几乎人类的所有情绪都可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出来。
长期的抑郁、恐惧和紧张情绪均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对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判断主要依靠临床评估。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情绪障碍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
情绪评估
认识情绪
绘制"情绪表情图 "
浅谈情绪对人的影响。
情绪如同一把双刃剑,良好的情绪管理能让人更健康、更幸福,而失控的情绪可能带来身心伤害。学会觉察、接纳并调节情绪,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情景模拟
情景设定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扮演‘健康侦探’,帮助一位同学找出他的健康问题,并给出建议。”
案例背景:
小明,14岁,近期经常感到疲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的生活习惯如下:
饮食:早餐不吃,午餐爱吃炸鸡、可乐,晚餐吃泡面。
运动:几乎不运动,放学后喜欢躺着玩手机。
睡眠:每天只睡6小时,睡前刷短视频到深夜。
情绪:容易烦躁,和同学关系紧张。
情景模拟
分组讨论:
小组1(饮食组):分析小明的饮食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小组2(运动组):分析小明的运动习惯,设计简单运动计划。
小组3(睡眠组):分析小明的睡眠问题,给出调整建议。
小组4(情绪组):分析小明的情绪状态,建议如何改善。
探究学习
记录自己一周中每日主食类、肉类、鱼虾类、蛋奶类、蔬果类、零食类等的大概摄入量,结合本课所学以及上网查询到的有关营养学的资料,分析自己日常饮食习惯的优点与不足,制订改进方案。
“投资健康就是投资未来”
总结提升
01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
03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
05
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
07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09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的需要。
02
04
06
08
10
适度地自我批评。
理智、现实、客观。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作业布置
01
健康标准
有充沛的精力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
睡眠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
02
03
04
05
06
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
07
08
09
10
在满足条件后面打勾√,不符合打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