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培优卷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潮汛(xùn) 错综(zhōng) 獾(huān)猪
B.殷(yīng)勤 瘦削(xiāo) 敬(jìng)业
C.厨(chú)房 深(shēn)奥 窘(jiǒng)相
2.对诗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A.把名字刻在石头上,名字就会同石头一起风化。
B.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人已经死去,他们的名字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C.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人,是想扬名后世,但他们恶贯满盈,声名狼藉,必定会被人民打倒,遭到人民的唾弃。
3.审题:以下素材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一项是( )
A.是你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有你真好。
B.当我遇到困难时,是你让我变得坚强起来,因此“有你,真好”。
C.小乌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因此我真诚地说:“有你,真好”。
D.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难题,因此我真诚地说:“老师,有您真好!”
4.下列关于柳公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公权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
B.《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C.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D.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5.下列对课文《少年闰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B.作者列举了四件事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闰土的特点。
C.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
D.从“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朴实天真但是缺乏大人疼爱的海边少年。
6.“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这是因为( )
A.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他极为珍惜时间。
B.他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时间。
C.他精力旺盛,从不知道什么是累。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修改病句)
(2)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缩句)
8.按要求完成练习。
(1)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册教材中,你认为哪一课的题目比较好?好在哪儿?
(2)根据提示,拟一个能够吸引人眼球的题目。
①一件有趣的事情:
②自己熟悉的人:
③家乡的风景:
9.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请选择。
甲
乙
丙
A.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特写)
B.从近处细描
C.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
(3)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致颜黎民的一封信(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 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 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 科学还不发达, 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糊涂虫。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A.固然
B.当然
C.自然
D.黯然
(2)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这个句子以 来打比方,“许多花”比喻 ,“蜜”比喻 。说明 。
(3)这是 写给 的信,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
(4)鲁迅先生就读书问题提出哪三点建议?
①
②
③
11.在你的周围总会有人陪伴、关心着你,使你感觉到幸福快乐,请你以“ ,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要选取恰当的事表现人物特点,要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不少于450字。
第八单元培优卷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分析】考查了汉字拼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错综”的“综”应读“zōng”。
B.有误。“殷勤”的“殷”应读“yīn”。“瘦削”的“削”应读“xuē”。
C.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C
【分析】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出自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意思是:把名字刻入石头是想让别人记住他,要想让别人记住,只能为别人做一些好事。可惜那些做坏事的人是没有人会记住他的,所以说他们的名字比他们的尸体烂得更早。用来讽刺一些不注重在人民心中形象的人,就算把名字刻入石头,想留名百世,也只会落得个尸体尚未腐烂就已经臭名远扬的下场。
根据诗句的意思,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各项理解,对诗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人,是想扬名后世,但他们恶贯满盈,声名狼藉,必定会被人民打倒,遭到人民的唾弃。
故选:C。
【点评】对诗句的翻译,必须了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心情、诗的具体、准确的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诗句的大概意思写出来。
3.【答案】D
【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
【解答】一般来讲,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这篇文章中心内容的体现。在习作中,选择习作素材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确定。本次习作的题目是《有你,真好》,可见这次习作要写与“你”有关的事情,并且要体现有“你”的好处,因此,选项A、B、C的内容都符合本次习作要求。选项D素材写的是有老师真好,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
故选:D。
【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4.【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了解。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上网或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完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意整理与分类。
【解答】A.有误,柳公权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课外知识的搜集与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5.【答案】D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四件事。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可爱活泼、聪明能干和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课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并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作者列举了四件事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闰土的特点。从“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朴实天真、深受大人疼爱的海边少年。选项A、B、C说法正确,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课文理解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把握,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6.【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听写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认真倾听,然后根据所听内容正确选择即可。
【解答】结合所听内容可知,“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这是因为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他极为珍惜时间。
故选:A。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加强听力训练,听写时识记主要内容。
7.【答案】(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周晔。
(2)嘴唇里发出声音。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修改病句、缩句。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然后完成。
【解答】(1)考查了修改病句。搭配不当,将“写的”删去。
(2)考查了缩句。删去枝叶“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低微的”,保留主干。
故答案为: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周晔。
(2)嘴唇里发出声音。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从语体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8.【答案】(1)我认为《京剧趣谈》比较好。从这个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课文写的是国粹——京剧,而一个“趣”字则点出了课文的写作风格。
(2)①《羽毛球飞上天》
②《跟屁虫》
③《北方的水乡》。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本题考查了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及给文章拟题目,结合内容理解。
【解答】故答案为:
(1)我认为《京剧趣谈》比较好。从这个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课文写的是国粹——京剧,而一个“趣”字则点出了课文的写作风格。
(2)①《羽毛球飞上天》
②《跟屁虫》
③《北方的水乡》。
【点评】口语交际的练习贯穿于小学阶段的全过程,目的促使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9.【答案】(1)C;
(2)C B A;
(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分析】语段选自课文《一面》。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阅读所给的三段人物描写,分别以“瘦瘦的”“瘦得教人担心”“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强调鲁迅先生的瘦,结合文中作者描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其目的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故选C。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比较与分析。三个选段都是文中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根据甲段中的“只能模糊辨出”,可见此段是对鲁迅先生的远距离的粗线条的描绘,故选C;乙文段中写了“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能看清那一寸长的头发,可见观察的距离变近,故选B;丙文段中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可见距离更近,连鲁迅先生的烟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根据文段内容可知,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故答案为:
(1)C;
(2)C B A;
(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10.【答案】(1)ADCB;
(2)蜜蜂采蜜 许多不同作家的著作 知识、优点 只有读许多作家的著作才能扩大视野,得到多方面的优点。
(3)鲁迅 颜黎民 怎样读书 谦虚、严谨和爱护文学青年;
(4)①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书,要广泛阅读不同作家的著作。
②不要只看文学类的书,可以看些科学类的书。
③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
【分析】语段记叙了鲁迅先生给颜黎民的几条关于读书的建议,从中展现了鲁迅先生是一个谦虚、严谨和爱护文学青年的人。
【解答】(1)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文中是承认“研究文学不明白”,所以选“固然”。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文中是说“古人看见月缺花残不明白是自然现象”表示确认或肯定,所以选“当然”。自然:表示理所当然。文中是说那时的科学不发达是理所当然的,所以选“自然”。黯然:一般指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文中说“古人看见月缺花残”会情绪低落,所以选“黯然”。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这句话以“蜜蜂采蜜”来打比方,“许多花”比喻许多不同作家的著作,“蜜”比喻知识、优点。说明只有读许多作家的著作才能扩大视野,得到多方面的优点。
(3)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从信的称呼和落款可知是鲁迅写给颜黎民的信。从这几段文字可知主要讲的是怎样读书。从“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等语句可知鲁迅是一个谦虚、严谨和爱护文学青年的人。
(4)考查了对内容的概括。从“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等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ADCB;
(2)蜜蜂采蜜 许多不同作家的著作 知识、优点 只有读许多作家的著作才能扩大视野,得到多方面的优点。
(3)鲁迅 颜黎民 怎样读书 谦虚、严谨和爱护文学青年;
(4)①不要只看一个人的书,要广泛阅读不同作家的著作。
②不要只看文学类的书,可以看些科学类的书。
③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
【点评】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11.【答案】
同桌,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拿着得了65分的卷子,心情低落极了,也不理人。或许觉得太伤心了吧,便趴在桌子上默默地哭泣着。这时的你犹如天使一般,降临在了我的身旁。你安慰我,鼓励我,帮助我改正出错的题,认真地复习。终于,在这次的测验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看着卷子,高兴极了。心里默默地对你说: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在班级里,我是一个“马虎小姐”,常常不是忘带铅笔,就是忘带了笔袋。而作为同桌的你,总是无微不至地帮助我。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忘记写名字了,结果被老师好好地“教育”了一顿。那时,你便向我说:“小糊涂蛋,你怎么就那么笨呢?诺,这个是备忘录,你把每天该记的作业,上课用的书,全记好了。如果这样你还忘了,看我不轻饶你!”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本子,却令我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我不再马虎了。我感激地抱住你: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一次外出野炊时,我不小心被火烧伤了,疼得哇哇直哭。而你却冷静地替我消肿,包扎,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笑眯眯地看着我:“哦,你不要哭了,看你哭的像一只小花猫,哈哈。”说完,你便哈哈大笑起来。“不理你了。”你见我生气了,便拿着毛巾到小河边,回来后让我擦脸。此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有你,真好!
现在我们已经分开了,但我仍旧忘不了你,待下一次遇见你时,我会大声叫出你的名字,并告诉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朋友,有你真好!
【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____,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老师、同学,让你觉得拥有他(她)是如此的美好。此时你最想和他(她)说些什么?“你”不是陪伴一瞬间,也不是一天一月,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永远的陪伴。要突出这种形影不离,陪伴左右的惯性;还有就是这“好”字,“有你陪伴”的好处应该明确地在文中反映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好处,体会出情感来;最后就是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解答】范文:
朋友,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拿着得了65分的卷子,心情低落极了,也不理人。或许觉得太伤心了吧,便趴在桌子上默默地哭泣着。这时的你犹如天使一般,降临在了我的身旁。你安慰我,鼓励我,帮助我改正出错的题,认真地复习。终于,在这次的测验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看着卷子,高兴极了。心里默默地对你说: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在班级里,我是一个“马虎小姐”,常常不是忘带铅笔,就是忘带了笔袋。而作为同桌的你,总是无微不至地帮助我。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忘记写名字了,结果被老师好好地“教育”了一顿。那时,你便向我说:“小糊涂蛋,你怎么就那么笨呢?诺,这个是备忘录,你把每天该记的作业,上课用的书,全记好了。如果这样你还忘了,看我不轻饶你!”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本子,却令我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我不再马虎了。我感激地抱住你: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一次外出野炊时,我不小心被火烧伤了,疼得哇哇直哭。而你却冷静地替我消肿,包扎,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笑眯眯地看着我:“哦,你不要哭了,看你哭的像一只小花猫,哈哈。”说完,你便哈哈大笑起来。“不理你了。”你见我生气了,便拿着毛巾到小河边,回来后让我擦脸。此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有你,真好!
现在我们已经分开了,但我仍旧忘不了你,待下一次遇见你时,我会大声叫出你的名字,并告诉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你,真好!
【点评】本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通过记叙同桌对我的帮助,表现了同桌乐于助人的品质,句子通顺,内容较具体。如果语言再生动些就更好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