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1课时 认识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1课时 认识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28 21: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1课时 认识分子和原子
 认识分子
1.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纯净水 D.臭氧
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D.分子看不到、摸不到不是真实存在的
3.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白烟是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
B.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氨气分子
C.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该实验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均不变
 认识原子
4.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铁 B.水 C.空气 D.氧气
5.(2025南宁月考)如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分析后用“原子”或“分子”填空。
(1)在氧化汞分解的反应中,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    和汞    ,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    ,许多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
(2)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解成    ,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    或直接构成物质。
(3)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该反应中的最小微观粒子是氧    和汞    。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2024河北中考)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  )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
7.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水银柱升高——温度升高,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分子间存在间隔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8.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分子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的大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能构成分子
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2.下图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二氧化碳分子分解为碳原子和氧原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原子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水是混合物
D.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4.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易挥发出NH3分子)和浓盐酸(易挥发出HCl分子),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
C.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白色固体生成
D.该实验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5.(2024齐齐哈尔中考)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干冰升华,体积变大——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6.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 蔗糖溶于水  图2 氧化汞受热分解示意图
(1)图1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图2中第一个框内的物质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下同),第三个框内的是     。
(3)图1发生的是    变化,图2发生的是    变化;从图2的微观示意图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7.(化学观念)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图1中的物质为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同),图2中的物质为    。
(2)变化Ⅰ发生的是    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
变化Ⅱ发生的是    变化,变化的实质是                     。
(3)保持水分子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    ,在变化Ⅰ中,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A 2.D 3.D 4.A
5.(1)原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2)原子
分子 (3)原子 原子 原子
6.A 7.B 8.D
能力提升
1.D 解析: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如果分子中不含某原子,则分子不一定比该原子大;分子在不断运动,水结成冰,水分子仍在运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C 解析: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3.A 解析: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种类不变;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4.B 解析:因为在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
5.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梅花花香;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体积变大,并不是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大;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6.(1)分子在不断运动(或分子间有间隔或分子很小)
(2)纯净物 混合物
(3)物理 化学 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7.(1)混合物 纯净物 (2)化学 变化前后分子发生变化 物理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3)水分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