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
1.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核的体积与原子的体积相当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2025上海杨浦区期中)钚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的一种。一种钚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4,中子数为145,下列关于该钚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94
B.原子核带51个正电荷
C.核电荷数为 94
D.钚原子不显电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B.带电的粒子一定是质子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D.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等于质子数
4.氚(chuān)和氚的化合物在核反应、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图为氚原子微观构成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 )
A.氚原子含有2个质子
B.氚原子核电荷数为1
C.氚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D.氚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原子结构示意图
5.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x等于8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6.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②带正电荷;③不显电性;④不能再分;⑤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 )
A.②④ B.①②④
C.②⑤ D.①③⑤
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3.如图所示是几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②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B.②和③原子都容易失去电子
C.①和②两种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中子数
4.(2025西安长安区期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⑤ D.③⑥
5.(2024青岛中考)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枣糕模型”
D.卢瑟福核原子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6.(化学观念)人类对原子的内部结构认识永无止境,通过科学家不断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实验中思考探索完成。
(1)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2个单位 (填“正”或“负”)电荷。
(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于是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填字母)。
A B
C D
(3)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1 μm金箔包含了3 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填“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或“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结构为 。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至少一点)。
(6)已知金原子中有118个中子,其核电荷数为79,请描述金原子的内部结构:
。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B 2.B 3.C 4.B 5.A 6.D
能力提升
1.C 解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即原子核可以再分,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几万分之一,但却集中了整个原子的主要质量,因为电子质量太小了,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基本粒子是质子和中子,②⑤正确。
2.C 解析:由题图可知,a为电子,b为中子,c为质子。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A错误;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B错误;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即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正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集中在b和c上,D错误。故选C。
3.C 解析:①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②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化学性质不同。
4.B 解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正确;②原子只是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粒子,错误;③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错误;④不是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比如有一种氢原子中没有中子,错误;⑤原子不显电性,正确;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故选B。
5.D 解析: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且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这是当时科学界对原子结构的一种初步认识;汤姆孙在实验中发现了电子,因为电子的存在说明原子内部有空隙,且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孙的发现推动了原子结构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观察到了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这一实验结果无法用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来解释,因为该模型认为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卢瑟福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原子结构模型; 虽然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它并不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更复杂的结构,此外,量子力学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原子结构模型。
6.(1)正 (2)D (3)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原子核 (5)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即可)
(6)79个质子和11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79个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这样就构成了金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