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总结提升
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 燃烧。
3.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1)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 的气体。
(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 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
气味的气体。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
4.氧气的用途:氧气可 和 。
二、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氧气
(1)利用分离 法。
(2)利用的原理是 不同。
(3)该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
2.实验室制氧气
(1)实验原理(符号表达式):
高锰酸钾制氧气: ;
氯酸钾制氧气: ;
过氧化氢制氧气: 。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 ,常用的有 型,如高锰酸钾制氧气;有 型,如过氧化氢制氧气。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氧气 、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检验:利用 。
(4)验满:排水法收集时,观察到 时,证明已满;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
。
三、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1.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 、 。实验探究某个因素时,要注意 。
2.灭火原理: 燃烧的条件,满足其中任何一个即可。即 、隔绝 、降温 。
四、水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的原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 、 的任意排放。
2.防治水污染
(1)工厂废水必须经过 ,达到 ,才准排放。
(2)农业上 。
(3) 再排放。
五、水的净化
1.静置(吸附)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 沉降,除去 杂质。
2.过滤:把液体与 物质分离,除去 杂质。
3.吸附:利用 等物质的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 杂质,如 等。
4.几种净水方法的净水效果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2024广西中考)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需要携带氧气瓶,这是因为氧气 ( )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大 C.能支持燃烧 D.能供给呼吸
2.(2024天津中考)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氧气的制法
3.(2024广西中考改编)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在添加试剂 (填“前”或“后”)。
(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中除氧气外,还含有 ;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4.(2024哈尔滨中考)消防安全无小事!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失火
B.油锅不慎着火用水浇灭
C.加油站严禁烟火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2024枣庄中考)生活处处即化学,对下列生活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
A.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可燃物浓度
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降低油的着火点
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隔绝空气
6.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Ⅰ);②将图Ⅰ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1)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 。
水污染及其防治
7.(2024南充中考)嘉陵江是南充的母亲河。为保护其流域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垃圾秸秆就地焚烧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
D.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
水的净化
8.(2024枣庄中考)实验室中对某河水的水样进行净化处理,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的作用是 。
(2)操作1的名称是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一种即可)。
(3)加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去除水样中的异味等。
(4)净化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一、1.无 无 略大 不易 2.比较活泼 支持 3.(1)白光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淡蓝 明亮的蓝紫 有刺激性 (3)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
4.支持燃烧 供给呼吸
二、1.(1)液态空气 (2)氮气和氧气的沸点 (3)物理
2.(1)KMnO4K2MnO4+MnO2+O2 KClO3KCl+O2 H2O2H2O+O2 (2)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固固加热 固液常温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3)带火星的木条 (4)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三、1.可燃物 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控制单一变量 2.破坏 清除掉可燃物(或使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氧气(或空气) 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四、1.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 2.(1)净化处理 排放标准
(2)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
五、1.较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 难溶性
2.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难溶性
3.活性炭 难溶性杂质、部分可溶性 色素和异味 4.静置(吸附)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高频考点过关
1.D
2.D 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3.(1)锥形瓶 (2)前 (3)H2O2H2O+O2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水蒸气 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4.B 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火灾;油的密度比水小,加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着火面积更大;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为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要严禁烟火;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
5.B 解析:煤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是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是降低油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是因为移走了可燃物,而不是隔绝空气。
6.(1)P+O2P2O5 (2)增大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与氧气接触
7.B 解析:垃圾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加重空气污染,选项措施不合理。
8.(1)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
(2)过滤 漏斗(或玻璃棒、烧杯等) (3)吸附 (4)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