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2024】《体育与健康》第5课《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课件+教案+素材-七年级全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2024】《体育与健康》第5课《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课件+教案+素材-七年级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9-25 14:43:58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五课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人教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1
新课导入
2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3
如何在运动中交流与合作
4
课堂活动
5
作业布置
6
理解交流与合作的定义及特点。
掌握语言与非语言交流方式。
能在运动中运用有效沟通策略。
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难点:如何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冷静并有效传递信息。
重点: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应用。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在排球比赛中,队员为什么频繁喊“我的”“保护”?
这些交流对比赛有何作用?
队员喊“我的”是明确接球责任,避免争抢漏接。
喊“保护”是提示补位,防备进攻或防守后的漏球。这些交流快速统一行动,提升配合效率。
导入新课
案例展示:
教材P34七(3)班篮球赛获胜案例?
对比七(1)班失败原因?
七(3)班篮球赛获胜原因:团队协作默契,通过明确分工(如专人盯防)、战术配合(防守反击)和有效沟通(及时喊话)取胜。
七(1)班失败原因:队员各自为战,忽视队友位置,缺乏战术配合和沟通。
导入新课
互动环节:
你经历过哪些因沟通不畅导致的比赛失误?
在篮球比赛中,我曾因未及时喊换防导致对手轻松突破得分。
另一次排球赛中,队友误解我的手势,误将球传到空位,直接失分。这些教训让我深刻体会到清晰交流的重要性。
体育运动中交流与合作的特点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即时性
比赛中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帮助队友及时作出决策和回应 。
直接性
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式直接传达信息,减少误解和歧义。
互动性
队友间的交流包括发出信号、接收信号、确认回应三种行为,形成了良性的双向互动沟通
体育运动中交流的方式
◎语言类交流
在球类集体运动项目中经常能听到“传球”“防守”“投”“快”的呼喊。
◎非语言类交流
表情、眼神、手势等都是体育运动中的非语言交流。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体育运动中交流的方式
◎语言类交流还有哪些?
传球、篮板、保护、后排进攻、起、加速、保持节奏。
◎非语言类交流还有哪些?
点头、举手、挥动拍子或身体语言。
首先手背朝外示7号代表十位数,
然后手掌朝外示8号代表个位数。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体育运动中有效交流与合作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表达能力
◎领导力
◎问题解决能力
戴上队长袖标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看一看:
篮球是集体项目,如果能够及时沟通,在场上就是立竿见影,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如何在运动中交流与合作
为了在体育运动中实现有效地交流,应遵循以下6个要点。
及时交流
保持专注
开放接纳
主动确定
沟通简洁
控制情绪
如何在运动中交流与合作
为了在体育比赛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应遵循以下6 项策略。
明确目标与分工 建立信任 寻找共同点 尊重差异 积极适应 共同成长
如何在运动中交流与合作
活动交流
请结合你的运动经历,谈谈你与同伴是如何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
在篮球比赛中,我和队友小杰总用暗号配合——我眨左眼他就突破,眨右眼就传球。有次关键球,我挤眼示意,他心领神会完成绝杀,赛后我们击掌大笑,这种默契让比赛变得超有趣!
如何在运动中交流与合作
为了在体育运动中实现有效地交流,应遵循以下6个要点。
组队合作,共同策略。
实事求是,认识自我。
融入生活,再接再厉迎生活。
如何在运动中交流与合作
解连环游戏
课堂活动
规则:8~10人围圈交叉握手,通过协作解开手结。
目标:体验领导力(队长指挥)、问题解决(尝试不同方法)。
注意:游戏过程中不可使劲硬拉,以防受伤。
解连环游戏
课堂活动
说一说,如何在这个游戏中发展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领导力。
分工明确培养团队合作,快速指令提升沟通能力;遇到问题集体调整战术,锻炼解决能力。队长指挥决策,自然培养领导力。
作业布置
作业:
观察一场体育比赛(如校篮球联赛),记录3个成功交流案例并分析。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五课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七年级(全)
课题 第五课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课时 1
课标要求 理解体育运动中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体育交流技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体育运动中交流与合作的特点、方式及重要性,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但在团队运动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意识。通过本课学习,可以系统提升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为今后的体育活动和团队协作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理解交流与合作的定义及特点。掌握语言与非语言交流方式。能在运动中运用有效沟通策略。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应用。
教学难点 如何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冷静并有效传递信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播放案例视频)篮球、排球等运动器材解连环游戏所需道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在排球比赛中,队员为什么频繁喊“我的”“保护”?2.这些交流对比赛有何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团队运动中的作用。-队员喊“我的”是明确接球责任,避免争抢漏接。喊“保护”是提示补位,防备进攻或防守后的漏球。这些交流快速统一行动,提升配合效率。案例展示: 教材P34七(3)班篮球赛获胜案例?对比七(1)班失败原因?七(3)班篮球赛获胜原因:团队协作默契,通过明确分工(如专人盯防)、战术配合(防守反击)和有效沟通(及时喊话)取胜。七(1)班失败原因:队员各自为战,忽视队友位置,缺乏战术配合和沟通。互动环节:你经历过哪些因沟通不畅导致的比赛失误?-在篮球比赛中,我曾因未及时喊"换防"导致对手轻松突破得分。-另一次排球赛中,队友误解我的手势,误将球传到空位,直接失分。这些教训让我深刻体会到清晰交流的重要性。 1.思考并回答教师提问。2.分享自己在运动中遇到的沟通问题案例。 通过真实运动场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探究新知 模块一: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讲解体育运动中交流与合作的特点即时性比赛中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帮助队友及时作出决策和回应 。直接性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式直接传达信息,减少误解和歧义。互动性队友间的交流包括发出信号、接收信号、确认回应三种行为,形成了良性的双向互动沟通分析语言类和非语言类交流方式◎语言类交流在球类集体运动项目中经常能听到“传球”“防守”“投”“快”的呼喊。◎非语言类交流表情、眼神、手势等都是体育运动中的非语言交流。◎语言类交流还有哪些?传球、篮板、保护、后排进攻、起、加速、保持节奏。◎非语言类交流还有哪些?点头、举手、挥动拍子或身体言语。3.体育运动中有效交流与合作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领导力◎问题解决能力模块二:如何在运动中交流与合作1.看一看:篮球是集体项目,如果能够及时沟通,在场上就是立竿见影,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2.为了在体育运动中实现有效地交流,应遵循以下6个要点。及时交流、保持专注、开放接纳、主动确定、沟通简洁、控制情绪。3.为了在体育比赛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应遵循以下6 项策略。明确目标与分工 、建立信任、寻找共同点、尊重差异 、积极适应 、共同成长。4.活动交流请结合你的运动经历,谈谈你与同伴是如何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在篮球比赛中,我和队友小杰总用暗号配合——我眨左眼他就突破,眨右眼就传球。有次关键球,我挤眼示意,他心领神会完成绝杀,赛后我们击掌大笑,这种默契让比赛变得超有趣!5.为了在体育运动中实现有效地交流,应遵循以下6个要点。组队合作,共同策略。实事求是,认识自我。融入生活,再接再厉迎生活。 分组讨论并举例说明不同运动项目中体现即时性、直接性和互动性的具体场景。分析案例,总结有效交流的关键要素。1.绘制思维导图:用自身运动经历举例说明四种能力的培养过程2.小组辩论:"个人技术更重要还是团队配合更重要"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体育交流的三大特性,培养系统化沟通思维。通过学习强化专业术语运用能力,创新暗号设计培养非语言沟通的创造力和适应性。通过可视化工具整理知识脉络,辩论活动促进批判性思维,深化对团队价值的认识。
课堂练习 解连环游戏规则:8~10人围圈交叉握手,通过协作解开手结。目标:体验领导力(队长指挥)、问题解决(尝试不同方法)。注意:游戏过程中不可使劲硬拉,以防受伤。说一说,如何在这个游戏中发展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领导力。分工明确培养团队合作,快速指令提升沟通能力;遇到问题集体调整战术,锻炼解决能力。队长指挥决策,自然培养领导力。
总结提升 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交流与合作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观察一场体育比赛(如校篮球联赛),记录3个成功交流案例并分析。
板书设计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一、特点:1. 互动性。2. 即时性。3. 直接性。二、交流方式:语言类:喊话、指令...非语言类:手势、眼神……三、有效策略:及时、专注、简洁……信任、尊重、适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团队游戏,掌握了体育交流的基本技巧。但在高压情境模拟方面还需加强,部分学生在实战演练中仍难以有效运用沟通策略,今后需设计更多情境化训练,并关注个体差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