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用语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5 青海)下列化学符号表示氧分子的是( )
A.2O B.O2 C.O3 D.CO2
2.(2025 辽宁)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氯离子的是( )
A.Cl﹣ B.2Cl﹣ C.Cl D.2Cl
3.(2025 广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氖气:Ne2 B.氧化钠:Na2O
C.1个水分子:H2O2 D.2个氮原子:N2
4.(2025 深圳)长银同学的下面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锌:zn B.氯化钙:CaCl2
C.镁离子:Mg+2 D.四个磷原子:P4
5.(2025 陕西)化学符号中的数字都有特定含义。对于均含数字“2”的化学用语:①2H②N2③O2﹣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中“2”的含义相同
B.③中的“2”表示离子数目
C.④中的两个“2”含义不相同
D.①~④中的“2”均表示原子数目
6.(2025 新疆)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H2 B.2H C.2H+ D.2H2
7.(2025 德阳)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语言表达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2
B.硫酸根——
C.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O2
D.某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8.(2025 苏州)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铝离子:Al+3 B.2个硫原子:S2
C.银元素:AG D.氯化镁:MgCl2
9.(2025 云南)氟元素(F)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表示2个氟原子的是( )
A.2F B.2F﹣ C.F2 D.2F2
10.(2025 广安)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A.3H:3个氢分子
B.Be:硼元素
C.2Cl﹣:2个氯离子
D.H2O2: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11.(2025 成都)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O)2+CaCl2+2X。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H2O
B.钙离子:Ca+2
C.4个氯原子:2Cl2
D.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Ca(O)2
12.(2024 淄博)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分离丙烯(C3H6)和丙烷(C3H8)混合气体的新型多孔材料,通过调控孔口大小和孔腔尺寸,使混合气体中的丙烯分子顺利通过孔道,实现了二者的精准筛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烯和丙烷均属于有机物
B.丙烯和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C.丙烯分子尺寸小于丙烷分子尺寸
D.该分离技术原理与过滤相似
13.(2025 凉山州)下列化学方程式和相应说法均正确的是( )
A.S+O2SO2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3CO+Fe2O32Fe+3CO2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C+CO22CO 该反应要吸收热量
D.Fe+ZnSO4=Zn+FeSO4 该反应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Zn强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4.(2025 长沙)西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个过程即为湿法炼铜。
(1)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主要涉及铁与硫酸铜(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O4)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现代湿法炼铜的主要流程为酸浸、提取、电解,其中有一种“酸浸”的过程是向含氧化铜的矿石中加入 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得到硫酸铜。
15.(2025 吉林)利用碱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Ca(OH)2与沙子混合砌砖,是利用了Ca(OH)2能与 反应,生成坚固的碳酸钙,将砖块牢牢地粘在一起。
(2)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推断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盐的化学式为 。
16.(2025 吉林)有一些物质,如KOH、KNO3等,它们中的一些带电荷的原子团,如OH﹣、,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团又叫作根。
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元素和根的符号 Al O
常见的化合价 +3 ﹣2 +1
(1)上表中表示“根”的符号为 。
(2)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
(3)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2025 黑龙江)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元素 。
(2)两个硫酸根离子 。
(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4)碘酒中的溶剂 。
18.(2025 齐齐哈尔)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氦气 。
(2)2个氨气分子 。
(3)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19.(2025 广西)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离子 ;
(2)3个铝原子 ;
(3)2个水分子 ;
(4)氯元素 ;
(5)金属钾 ;
(6)氧化镁 。
20.(2025 陕西)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
(1)柴:烧烤时常用木炭做柴火,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米:大米常用来做主食,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3)油:芝麻油常称香油,打开香油瓶,远处就能闻到油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
(4)盐: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1.(2025 达州)化学用语是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离子 ;
(2)两个钾原子 ;
(3)三个氢分子 ;
(4)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 。
22.(2025 重庆)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已经快速发展。高端芯片及其制造设备中含硅、铜、银等元素。
(1)2个硅原子表示为 ,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铜块能制成铜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性。银 (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23.(2025 云南)临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铝片、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等。抗酸药的标准之一是药物发生疗效时,胃液pH保持在3~5之间最宜,pH过高会导致胃痛等不适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Al2Mg6(OH)16CO3 4H2O,其中含有 种非金属元素。
(2)碳酸氢钠俗称 ,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三种药物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4)已知铝碳酸镁片是当今的主流抗酸药,为探究铝碳酸镁片相比碳酸氢钠片的优势,实验室用pH=1.5的稀盐酸模拟胃酸过多时的胃液。将上述稀盐酸以相同的滴速分别滴入等质量两种药粉的悬浊液中,测得pH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图像分析,铝碳酸镁片作为抗酸药除了能将胃液的pH保持在3~5之间,减少胃部不适,还具有的优势为 (任填一条)。
24.(2025 河北)文字的载体——甲骨、青铜器、简牍、丝帛和纸张等,在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甲骨和青铜器上刻字,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简牍探中华,帛书藏春秋。竹简、丝帛中的纤维都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用墨在竹简、丝帛上书写的文字历经千年而不变色,其主要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
(3)纸书《天工开物》中有锻造铁器的记载,“受锻之时,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铁华、铁落”中含有四氧化三铁,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2025 陕西)智能手机中应用了多种材料。
(1)芯片是智能手机的大脑,制作材料主要是硅(Si)等半导体及金、银、铜等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导电性是物质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生产硅的原料中含有其+4价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2)有些智能手机的相机镜头使用了塑料,塑料属于 (填“合成”或“天然”)材料。
(3)智能手机的液晶显示屏使用了由铟(In)、镓(Ga)或锡(Sn)制成的透明电极。铟、镓、锡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中的 (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6.(2025 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
(2)电解水 ;
(3)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
27.(2025 湖南)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从海洋综合利用到月球资源开发,我国一直在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胜枚举。
(1)我国是世界上烧制木炭最早的国家之一,木炭具有可燃性,则可用于 。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铜术的国家之一,西周开始以辉铜矿等硫化矿为原料炼铜,冶炼过程产生的S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硫元素化合价为 价。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享誉世界。《梦溪笔谈》中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磁石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Fe3O4中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用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5 青海)下列化学符号表示氧分子的是( )
A.2O B.O2 C.O3 D.CO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可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氧分子可表示为O2,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O3可表示臭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O2可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025 辽宁)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氯离子的是( )
A.Cl﹣ B.2Cl﹣ C.Cl D.2Cl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l﹣可表示1个氯离子,故选项错误。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l﹣可表示2个氯离子,故选项正确。
C、Cl可表示氯元素、1个氯原子,故选项错误。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l可表示2个氯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025 广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氖气:Ne2 B.氧化钠:Na2O
C.1个水分子:H2O2 D.2个氮原子:N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A、根据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进行分析判断。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A、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B、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水分子可表示为H2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025 深圳)长银同学的下面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锌:zn B.氯化钙:CaCl2
C.镁离子:Mg+2 D.四个磷原子:P4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第一个要大写,第二个要小写,故锌的元素符号为Zn,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钙是由显+2价的钙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故选项正确;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错误;
D、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磷原子可表示为4P,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2025 陕西)化学符号中的数字都有特定含义。对于均含数字“2”的化学用语:①2H②N2③O2﹣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中“2”的含义相同
B.③中的“2”表示离子数目
C.④中的两个“2”含义不相同
D.①~④中的“2”均表示原子数目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D、根据ABC的解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N2中的“2”表示1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O2﹣中的“2”表示1个氧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④中的两个“2”含义不相同,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为2,弧线上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ABC的解析可知,①~④中只有①中数字“2”表示原子数目,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6.(2025 新疆)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H2 B.2H C.2H+ D.2H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7.(2025 德阳)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语言表达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2
B.硫酸根——
C.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O2
D.某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A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故B正确;
C、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O2,故C错误;
D、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表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8.(2025 苏州)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铝离子:Al+3 B.2个硫原子:S2
C.银元素:AG D.氯化镁:MgCl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分析】A、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B、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C、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D、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
【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铝离子表示为Al3+,故A表示方法错误;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硫原子表示为2S,故B表示方法错误;
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C表示方法错误;
D、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则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故D表示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025 云南)氟元素(F)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表示2个氟原子的是( )
A.2F B.2F﹣ C.F2 D.2F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分析】A.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2F表示2个氟原子,故A正确;
B.2F﹣表示2个氟离子,而不是2个氟原子,故B错误;
C.F2表示1个氟分子,而不是2个氟原子,故C错误;
D.2F2表示2个氟分子,而不是2个氟原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掌握原子、分子、离子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2025 广安)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A.3H:3个氢分子
B.Be:硼元素
C.2Cl﹣:2个氯离子
D.H2O2: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分析】A.根据化学符号“3H”表示的意义,判断其是否表示3个氢分子,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符号“Be”表示的元素名称,判断其是否表示硼元素,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符号“2Cl﹣”表示的意义,判断其是否表示2个氯离子,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式“H2O2”表示的物质结构,判断其是否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解:A.“3H”表示3个氢原子,而不是3个氢分子,3个氢分子应表示为“3H2”,故A错误;
B.“Be”表示的是铍元素,而不是硼元素,硼元素的符号为“B”,故B错误;
C.“2Cl﹣”表示2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带有一个负电荷,故C正确;
D.“H2O2”表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和化学式的含义。注意完成此题,需要熟悉常见化学符号的书写规则和意义,避免混淆。
11.(2025 成都)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O)2+CaCl2+2X。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H2O
B.钙离子:Ca+2
C.4个氯原子:2Cl2
D.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Ca(O)2
【考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4、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0、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氯原子可表示为4Cl,故选项说法错误。
D、Ca(ClO)2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Ca(O)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4 淄博)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分离丙烯(C3H6)和丙烷(C3H8)混合气体的新型多孔材料,通过调控孔口大小和孔腔尺寸,使混合气体中的丙烯分子顺利通过孔道,实现了二者的精准筛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烯和丙烷均属于有机物
B.丙烯和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C.丙烯分子尺寸小于丙烷分子尺寸
D.该分离技术原理与过滤相似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通过调控孔口大小和孔腔尺寸,使混合气体中的丙烯分子顺利通过孔道,实现了二者的精准筛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丙烯和丙烷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丙烯和丙烷分子中均含有3个碳原子,但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不相等,则丙烯和丙烷分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通过调控孔口大小和孔腔尺寸,使混合气体中的丙烯分子顺利通过孔道,实现了二者的精准筛分,说明丙烯分子尺寸小于丙烷分子尺寸,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则该分离技术原理与过滤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5 凉山州)下列化学方程式和相应说法均正确的是( )
A.S+O2SO2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3CO+Fe2O32Fe+3CO2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C+CO22CO 该反应要吸收热量
D.Fe+ZnSO4=Zn+FeSO4 该反应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Zn强
【考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要吸收热量,故选项正确。
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铁不能与硫酸锌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4.(2025 长沙)西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个过程即为湿法炼铜。
(1)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主要涉及铁与硫酸铜(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O4)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2)现代湿法炼铜的主要流程为酸浸、提取、电解,其中有一种“酸浸”的过程是向含氧化铜的矿石中加入 稀硫酸 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得到硫酸铜。
【考点】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答案】(1)Fe+CuSO4═FeSO4+Cu;
(2)稀硫酸。
【分析】(1)根据铁与硫酸铜(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O4)和铜,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铁与硫酸铜(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SO4)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现代湿法炼铜的主要流程为酸浸、提取、电解,其中有一种“酸浸”的过程是向含氧化铜的矿石中加入稀硫酸,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从而得到硫酸铜。
故答案为:
(1)Fe+CuSO4═FeSO4+Cu;
(2)稀硫酸。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025 吉林)利用碱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Ca(OH)2与沙子混合砌砖,是利用了Ca(OH)2能与 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坚固的碳酸钙,将砖块牢牢地粘在一起。
(2)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3)推断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盐的化学式为 Na2SO4 。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1)二氧化碳;
(2)2NaOH+CO2=Na2CO3+H2O;
(3)Na2SO4。
【分析】(1)Ca(OH)2与沙子混合砌砖,是因为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3)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解答】解:(1)Ca(OH)2与沙子混合砌砖,是因为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2)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发生潮解;氢氧化钠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2NaOH+SO3=Na2SO4+H2O,故答案为:Na2SO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2025 吉林)有一些物质,如KOH、KNO3等,它们中的一些带电荷的原子团,如OH﹣、,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团又叫作根。
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元素和根的符号 Al O
常见的化合价 +3 ﹣2 +1
(1)上表中表示“根”的符号为 。
(2)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2O3 。
(3)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0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
(2)Al2O3。
(3)0。
【分析】(1)根据根的定义,判断上表中表示“根”的符号。
(2)根据氧化铝的组成和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其化学式。
(3)根据单质的定义,判断元素在单质中的化合价。
【解答】解:(1)上表中表示“根”的符号为,故答案为:。
(2)氧化铝的组成是铝元素和氧元素,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Al2O3。
(3)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定义、氧化铝的化学式、元素在单质中的化合价等知识点。注意完成此题,要明确根的定义、氧化铝的组成和元素的化合价、单质的定义等,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17.(2025 黑龙江)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元素 He 。
(2)两个硫酸根离子 。
(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4)碘酒中的溶剂 C2H5OH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He;
(2);
(3);
(4)C2H5OH。
【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根据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氦的元素符号是He。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3)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5=0,x=+5;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可表示为。
(4)碘酒是碘(I2)溶解于酒精(乙醇)中形成的溶液,溶质是碘,溶剂是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
故答案为:
(1)He;
(2);
(3);
(4)C2H5O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2025 齐齐哈尔)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氦气 He 。
(2)2个氨气分子 2NH3 。
(3)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O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He;
(2)2NH3;
(3)O2。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氦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氦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即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因此化学式为:He;
(2)氨气的化学式为 NH3,若表示多个分子时,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数量,因此2个氨气分子可表示为:2NH3;
(3)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 SO2,氧的化合价通常为﹣2,设硫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x+2×(﹣2)= 0,故x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对应元素符号正上方标注“+4”,写作:O2。
故答案为:(1)He;
(2)2NH3;
(3)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9.(2025 广西)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离子 H+ ;
(2)3个铝原子 3Al ;
(3)2个水分子 2H2O ;
(4)氯元素 Cl ;
(5)金属钾 K ;
(6)氧化镁 Mg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H+;
(2)3Al;
(3)2H2O;
(4)Cl;
(5)K;
(6)MgO。
【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5)钾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6)根据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氢离子可表示为H+。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铝原子可表示为3Al。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
(4)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氯的元素符号是Cl。
(5)钾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K。
(6)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
故答案为:
(1)H+;
(2)3Al;
(3)2H2O;
(4)Cl;
(5)K;
(6)Mg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2025 陕西)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
(1)柴:烧烤时常用木炭做柴火,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
(2)米:大米常用来做主食,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糖类 。
(3)油:芝麻油常称香油,打开香油瓶,远处就能闻到油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运动 。
(4)盐: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离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
【答案】(1)C+O2CO2;
(2)糖类;
(3)运动;
(4)离子。
【分析】(1)根据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2)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打开香油瓶,远处就能闻到油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向四周扩散。
(4)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
(1)C+O2CO2;
(2)糖类;
(3)运动;
(4)离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和食物来源、分子的基本性质、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025 达州)化学用语是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离子 Na+ ;
(2)两个钾原子 2K ;
(3)三个氢分子 3H2 ;
(4)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 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Na+;
(2)2K;
(3)3H2;
(4)O。
【分析】(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需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荷数和电荷种类进行分析;
(2)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进行分析;
(4)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解答】解:(1)钠离子表示为Na+,因为钠离子带有一个正电荷,故答案为:Na+;
(2)两个钾原子表示为2K,因为钾原子用元素符号K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故答案为:2K;
(3)三个氢分子表示为3H2,因为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数字,故答案为:3H2;
(4)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表示为:O,故答案为: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2.(2025 重庆)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已经快速发展。高端芯片及其制造设备中含硅、铜、银等元素。
(1)2个硅原子表示为 2Si ,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 。
(2)铜块能制成铜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延展 性。银 不能 (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考点】金属与酸的反应原理;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
【答案】(1)2Si;+4价;
(2)延展;不能。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根据化合价的正负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2)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硅原子可表示为2Si。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x=+4。
(2)铜块能制成铜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
(1)2Si;+4价;
(2)延展;不能。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2025 云南)临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铝片、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等。抗酸药的标准之一是药物发生疗效时,胃液pH保持在3~5之间最宜,pH过高会导致胃痛等不适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Al2Mg6(OH)16CO3 4H2O,其中含有 三 种非金属元素。
(2)碳酸氢钠俗称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
(3)上述三种药物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氢氧化铝片 。
(4)已知铝碳酸镁片是当今的主流抗酸药,为探究铝碳酸镁片相比碳酸氢钠片的优势,实验室用pH=1.5的稀盐酸模拟胃酸过多时的胃液。将上述稀盐酸以相同的滴速分别滴入等质量两种药粉的悬浊液中,测得pH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图像分析,铝碳酸镁片作为抗酸药除了能将胃液的pH保持在3~5之间,减少胃部不适,还具有的优势为 药效更稳定,持续时间更长(答案不唯一 ) (任填一条)。
【考点】常见酸、碱的俗称及化学式;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答案】(1)三;
(2)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
(3)氢氧化铝片;
(4)药效更稳定,持续时间更长(答案不唯一 )。
【分析】(1)根据非金属元素的名称特点来分析;
(2)根据碳酸氢钠的俗称及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规律来分析;
(3)根据氢氧化铝可与盐酸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图像信息从药效稳定性、持续时间长短的角度来分析。
【解答】解:(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带有“钅”字旁(汞除外 ),非金属元素名称一般带有“气、石”字旁,在为Al2Mg6(OH)16CO3 4H2O中,金属元素有Al(铝)、Mg(镁),非金属元素有氧(O)、氢(H)、碳(C)三种;
(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碳酸氢钠与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氢氧化铝属于碱,能与胃酸(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治疗胃酸过多的是氢氧化铝片;
(4)由图像可知,相较于碳酸氢钠,铝碳酸镁使溶液pH变化更平缓,能避免因pH骤升而引起的不适,药效更稳定,持续时间更长或铝碳酸镁可使胃内pH稳定在适宜范围的时间更长等。
故答案为:
(1)三;
(2)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
(3)氢氧化铝片;
(4)药效更稳定,持续时间更长(答案不唯一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24.(2025 河北)文字的载体——甲骨、青铜器、简牍、丝帛和纸张等,在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甲骨和青铜器上刻字,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简牍探中华,帛书藏春秋。竹简、丝帛中的纤维都属于 天然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用墨在竹简、丝帛上书写的文字历经千年而不变色,其主要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 。
(3)纸书《天工开物》中有锻造铁器的记载,“受锻之时,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铁华、铁落”中含有四氧化三铁,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
【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碳的稳定性及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
【答案】(1)物理;
(2)天然;不活泼;
(3)3Fe+2O2Fe3O4。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合成纤维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墨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在甲骨和青铜器上刻字,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竹简、丝帛中的纤维均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都属于天然纤维;墨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在竹简、丝帛上书写的文字历经千年而不变色,其主要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故答案为:
(1)物理;
(2)天然;不活泼;
(3)3Fe+2O2Fe3O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2025 陕西)智能手机中应用了多种材料。
(1)芯片是智能手机的大脑,制作材料主要是硅(Si)等半导体及金、银、铜等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导电性是物质的 物理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生产硅的原料中含有其+4价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SiO2 。
(2)有些智能手机的相机镜头使用了塑料,塑料属于 合成 (填“合成”或“天然”)材料。
(3)智能手机的液晶显示屏使用了由铟(In)、镓(Ga)或锡(Sn)制成的透明电极。铟、镓、锡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中的 质子数 (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
【答案】(1)物理;SiO2;
(2)合成;
(3)质子数。
【分析】(1)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2)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生产硅的原料中含有其+4价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iO2。
(2)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铟、镓、锡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
(1)物理;SiO2;
(2)合成;
(3)质子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成材料的特征、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6.(2025 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SO2 ;
(2)电解水 2H2O2H2↑+O2↑ ;
(3)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S+O2SO2;
(2)2H2O2H2↑+O2↑;
(3)CO2+Ca(OH)2=CaCO3↓+H2O。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S+O2SO2;
(2)2H2O2H2↑+O2↑;
(3)CO2+Ca(OH)2=CaCO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7.(2025 湖南)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从海洋综合利用到月球资源开发,我国一直在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胜枚举。
(1)我国是世界上烧制木炭最早的国家之一,木炭具有可燃性,则可用于 作燃料 。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铜术的国家之一,西周开始以辉铜矿等硫化矿为原料炼铜,冶炼过程产生的S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硫元素化合价为 +4 价。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享誉世界。《梦溪笔谈》中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磁石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Fe3O4中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3:4 。
【考点】碳单质的可燃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答案】(1)作燃料;
(2)+4;
(3)混合物;3:4。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3)根据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含有其他物质;原子个数比等于化学式中角标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解:(1)木炭具有可燃性,则可用于作燃料;
(2)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3)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中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