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25 兰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授权发布,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面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B.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C.丰富农村文化惠民活动
D.大量使用化肥促进农业增产
2.(2025 长沙)湖南已建成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平台,通过AI智能分析有效破解了供需信息壁垒。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有自净能力,无需监测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C.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
D.回收废旧金属不能节约金属资源
3.(2025 长沙)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下列有关用水节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C.任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园林种植提倡大水漫灌
4.(2025 广东)“绿美广东,人人有份、人人有责。”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推广一次性餐具 B.节约使用纸张
C.组织义务植树 D.宣传爱绿护绿
5.(2025 广东)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塑料瓶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 塑料制品可回收再利用
B 野炊时用废纸引燃木炭 纸张的着火点低于木炭
C 为运动员送饮用水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 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擦拭炉具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
A.A B.B C.C D.D
6.(2025 吉林)如图为我国某地环境监测站2012年和2022年记录的大气中SO2的浓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2年该地大气中已经没有SO2
B.2012年2月和2022年2月SO2浓度差异最小
C.2012年冬季大气中SO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D.煤的使用有利于减少SO2的排放
7.(2025 深圳)“美丽中国我先行”,律培和海波同学认为下列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在餐厅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能源汽车
C.生活中垃圾分类
D.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8.(2025 绥化)为推进生态绥化的建设,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后,对部分垃圾进行深埋处理
B.提倡市民少开私家车,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为保护绥化的寒地黑土,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D.鼓励市民购物时多使用布袋或纸质购物袋,少使用塑料袋
9.(2025 广西)防治空气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10.(2025 广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随意焚烧塑料 B.倡导节约用电
C.开发清洁能源 D.参与植树造林
11.(2025 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随意开采矿产资源 B.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C.滥砍乱伐森林树木 D.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12.(2025 陕西)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利用
B.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取代大水漫灌
C.生活中洗菜和淘米的水直接倒掉
D.实验完清洗仪器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13.(2025 河南)2025年六五环境日我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滥伐林木 B.修复草原 C.污水处理 D.光伏发电
14.(2025 湖北)湖北武汉推动碳普惠机制,建立个人“碳账本”,将碳减排量以积分方式可视化,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减碳行动。下列行为能为个人“碳账本”积分的是( )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乘坐公交车上学
C.用煤生火做饭 D.单面打印纸质材料
15.(2025 湖南)湖南省着力建设“和美湘村”。下列做法与其不相符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D.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16.(2025 湖南)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冰川保护”。冰川被称为“地球的固态水库”,储存了约69%的淡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行动利于冰川保护
B.冰川水经过滤得到纯水
C.冰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
17.(2025 新疆)我国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随手关闭电灯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C.露天焚烧树叶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18.(2025 山西)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有害垃圾是( )
A.果皮菜叶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陶瓷碎片
19.(2025 威海)如图是工业上用“双碱法”脱硫处理SO2废气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工艺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
C.过程Ⅰ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D.过程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0.(2025 苏州)自然界能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途径是( )
A.火山喷发 B.森林着火 C.光合作用 D.碳酸分解
21.(2025 眉山)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该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B.植树造林
C.高空喷洒氢氧化钙溶液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22.(2025 安徽)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标的是( )
A.建设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B.全面实施绿美江淮行动
C.推广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
D.增大化石能源消费比例
23.(2025 甘肃)下列做法与“建设美丽甘肃,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相符的是( )
A.外出多开私家车
B.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
D.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4.(2025 云南)2025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倡导绿色出行
C.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D.露天焚烧垃圾
25.(2025 烟台)202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
B.深埋废旧电池防止污染
C.设计家庭低碳行动方案
D.回收化学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
26.(2025 烟台)自然界中存在着“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三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大循环过程中元素守恒,元素化合价不变
B.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D.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而碳循环、氧循环过程中均有化学变化发生
27.(2025 广安)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植树造林
C.开发清洁能源 D.加高化工厂烟囱高度
28.(2025 凉山州)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B.合理施用化肥增产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29.(2025 成都)《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提倡“守碧水,润蓉城”。有关保护水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B.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30.(2025 重庆)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重庆举办,其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 B.绿色低碳出行
C.减少塑料污染 D.随意开山采矿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1.(2025 青海)青藏铁路建设者打造出一条“绿色长廊”,精心维护着高原脆弱的生态。下列措施不能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的是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B.沿线建立植被保护示范点
C.在沿线积极开展防风固沙行动
D.“以桥代路”保障动物自由迁徙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与环境保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25 兰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授权发布,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面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B.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C.丰富农村文化惠民活动
D.大量使用化肥促进农业增产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D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解:A、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有利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故A不合题意;
B、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故B不合题意;
C、丰富农村文化惠民活动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故C不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环保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025 长沙)湖南已建成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平台,通过AI智能分析有效破解了供需信息壁垒。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有自净能力,无需监测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C.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
D.回收废旧金属不能节约金属资源
【考点】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C
【分析】A、根据空气的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要合理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空气有自净能力,但超过了其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污染,需监测空气质量状况,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回收废旧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空气污染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5 长沙)南水北调工程有效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下列有关用水节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C.任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园林种植提倡大水漫灌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B
【分析】A.根据工业废水的处理要求,进行分析;工业废水应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根据节水器具的作用,进行分析;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可以有效节约用水。
C.根据地下水的开采原则,进行分析;地下水应合理开采,避免过度开采。
D.根据园林种植的灌溉方式,进行分析;园林种植提倡滴灌或喷灌,而不是大水漫灌。
【解答】解:A.工业废水应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直接排放会导致水污染,故A错误;
B.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可以有效节约用水,故B正确;
C.地下水应合理开采,避免过度开采,故C错误;
D.园林种植提倡滴灌或喷灌,而不是大水漫灌,大水漫灌会导致水资源浪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的知识,注意完成此题,需要熟悉常见节水措施和水资源保护的方法,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4.(2025 广东)“绿美广东,人人有份、人人有责。”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推广一次性餐具 B.节约使用纸张
C.组织义务植树 D.宣传爱绿护绿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A
【分析】根据“绿美广东,人人有份、人人有责”,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推广一次性餐具,增加了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不符合“绿美广东”的理念,故选项正确。
B、节约使用纸张,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绿美广东”的理念,故选项错误。
C、组织义务植树,能增加森林数量,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符合“绿美广东”的理念,故选项错误。
D、宣传爱绿护绿,能增加植被数量,符合“绿美广东”的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绿美广东”的含义、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5 广东)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塑料瓶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 塑料制品可回收再利用
B 野炊时用废纸引燃木炭 纸张的着火点低于木炭
C 为运动员送饮用水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 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擦拭炉具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潮解
A.A B.B C.C D.D
【考点】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着火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学与能源;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化学与生活.
【答案】D
【分析】A、根据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六大类营养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塑料制品可回收再利用,则塑料瓶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野炊时用废纸引燃木炭,是因为纸张的着火点低于木炭,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为运动员送饮用水,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擦拭炉具,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特征、燃烧的条件、六大类营养物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25 吉林)如图为我国某地环境监测站2012年和2022年记录的大气中SO2的浓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2年该地大气中已经没有SO2
B.2012年2月和2022年2月SO2浓度差异最小
C.2012年冬季大气中SO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D.煤的使用有利于减少SO2的排放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C
【分析】A.根据2022年该地大气中SO2浓度有记录,只是浓度降低进行分析;
B.根据2012年2月和2022年2月SO2浓度差异较大进行分析;
C.根据2012年冬季大气中SO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进行分析;
D.根据 煤燃烧会产生SO2进行分析。
【解答】解:A.2022年该地大气中SO2浓度有记录,只是浓度降低,不能说明没有SO2,故A错误;
B.2012年2月和2022年2月SO2浓度差异较大,故B错误;
C.2012年冬季大气中SO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故C正确;
D.煤燃烧会产生SO2,不利于减少SO2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7.(2025 深圳)“美丽中国我先行”,律培和海波同学认为下列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在餐厅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能源汽车
C.生活中垃圾分类
D.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A
【分析】根据“美丽中国我先行”强调的是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分析。
【解答】解:A、在餐厅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废弃后会成为垃圾,增加环境负担,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符合题意。
B、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主题,故不符合题意。
C、生活中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有助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量,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主题,故不符合题意。
D、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符合主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解题时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8.(2025 绥化)为推进生态绥化的建设,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后,对部分垃圾进行深埋处理
B.提倡市民少开私家车,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为保护绥化的寒地黑土,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D.鼓励市民购物时多使用布袋或纸质购物袋,少使用塑料袋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A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回收和深埋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B.根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对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
C.根据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D.根据使用布袋或纸质购物袋对减少塑料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后,对部分垃圾进行深埋处理,这种做法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不利于生态建设,故A错误;
B.提倡市民少开私家车,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符合生态建设的要求,故B正确;
C.为保护绥化的寒地黑土,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故C正确;
D.鼓励市民购物时多使用布袋或纸质购物袋,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注意完成此题,需要了解各种做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进生态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9.(2025 广西)防治空气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C
【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能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D、水蒸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25 广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随意焚烧塑料 B.倡导节约用电
C.开发清洁能源 D.参与植树造林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A
【分析】根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结合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随意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选项正确。
B、倡导节约用电,能节约电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选项错误。
C、开发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选项错误。
D、参与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5 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随意开采矿产资源 B.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C.滥砍乱伐森林树木 D.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D
【分析】根据保护生态环境,要减少污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随意开采矿产资源,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选项错误。
B、直接排放工业废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选项错误。
C、滥砍乱伐森林树木,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选项错误。
D、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5 陕西)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利用
B.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取代大水漫灌
C.生活中洗菜和淘米的水直接倒掉
D.实验完清洗仪器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C
【分析】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解答】解: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利用,这样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污染环境,符合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要求,故正确。
B、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取代大水漫灌,喷灌和滴灌能够更精准地为农作物供水,大大减少了水的浪费,符合节水的理念,故正确。
C、生活中洗菜和淘米的水直接倒掉,这是对水资源的浪费,洗菜和淘米的水其实可以用来浇花、冲厕所等,故错误。
D、实验完清洗仪器后及时关闭水龙头,避免了水在不必要的情况下继续流淌,从而节约用水,故正确。
故选:C。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
13.(2025 河南)2025年六五环境日我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滥伐林木 B.修复草原 C.污水处理 D.光伏发电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A
【分析】“美丽中国我先行”这一主题强调的是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措施通常包括保护生态植被、合理处理污水、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
【解答】解:A、滥伐林木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等众多生态功能。滥伐林木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保护环境的主题,故正确。
B、修复草原能够恢复草原的生态功能,草原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地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符合主题,故错误。
C、污水处理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避免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符合主题,故错误。
D、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主题,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简单,既考察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题目设计合理,选项贴近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4.(2025 湖北)湖北武汉推动碳普惠机制,建立个人“碳账本”,将碳减排量以积分方式可视化,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减碳行动。下列行为能为个人“碳账本”积分的是( )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乘坐公交车上学
C.用煤生火做饭 D.单面打印纸质材料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答案】B
【分析】碳减排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而另一些行为则有助于减少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餐具的生产需要消耗资源和能源,并且使用后丢弃会增加垃圾处理的负担,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利于碳减排,不能为个人“碳账本”积分,故错误。
B、乘坐公交车上学,相比于乘坐私家车,公交车可以搭载更多的乘客,单位乘客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相对较低,属于绿色出行方式,有助于碳减排,能为个人“碳账本”积分,故正确。
C、用煤生火做饭,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燃烧煤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碳减排,不能为个人“碳账本”积分,故错误。
D、单面打印纸质材料,会浪费纸张,而纸张的生产需要消耗木材等资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不利于碳减排,不能为个人“碳账本”积分,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简单,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节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题目设计合理,选项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通过了解不同做法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节能低碳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5.(2025 湖南)湖南省着力建设“和美湘村”。下列做法与其不相符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D.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D
【分析】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有: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做法与其相符,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做法与其相符,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做法与其相符,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露天焚烧生活垃圾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与其不相符,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16.(2025 湖南)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冰川保护”。冰川被称为“地球的固态水库”,储存了约69%的淡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行动利于冰川保护
B.冰川水经过滤得到纯水
C.冰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力开发冰川旅游资源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资源状况.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A
【分析】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解答】解:A.低碳行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从而减缓冰川融化,有利于冰川的保护,故选项A说法正确;
B.冰川水含有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过滤仅能去除不溶性杂质,无法得到纯水,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冰川是有限的淡水资源,全球变暖导致其加速消融,并非取之不尽,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开发冰川旅游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加剧冰川消融,与保护主题相悖,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
17.(2025 新疆)我国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随手关闭电灯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C.露天焚烧树叶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C
【分析】A.根据节约用电的意义,进行分析;
B.根据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意义,进行分析;
C.根据露天焚烧树叶的危害,进行分析;
D.根据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的意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随手关闭电灯可以节约用电,减少能源浪费,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A正确;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空气污染,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B正确;
C.露天焚烧树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不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C错误;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熟悉常见环保行为的意义和危害,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
18.(2025 山西)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有害垃圾是( )
A.果皮菜叶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陶瓷碎片
【考点】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B
【分析】A.根据果皮菜叶的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过期药物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废旧报纸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陶瓷碎片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果皮菜叶属于厨余垃圾,故A错误;
B.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因为它们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故B正确;
C.废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故C错误;
D.陶瓷碎片属于其他垃圾,因为它们难以回收利用,也不属于有害垃圾,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熟悉各类垃圾的定义和常见物品的分类,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
19.(2025 威海)如图是工业上用“双碱法”脱硫处理SO2废气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工艺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
C.过程Ⅰ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D.过程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C
【分析】A.根据“双碱法”脱硫处理SO2废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NaOH的循环利用进行分析;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A.该工艺可减少酸雨的形成,因为SO2被转化为硫酸钠和硫酸钙,故A正确;
B.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因为NaOH可以循环利用,故B正确;
C.SO2和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H2O,过程Ⅰ发生的不是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过程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双碱法”脱硫处理SO2废气的原理、复分解反应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通过此类题目,可以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25 苏州)自然界能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途径是( )
A.火山喷发 B.森林着火 C.光合作用 D.碳酸分解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答案】C
【分析】根据产生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来分析。
【解答】解:A、火山爆发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增大大气中CO2的含量,故A不合题意;
B、森林着火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增大大气中CO2的含量,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光合作用能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故C符合题意;
D、碳酸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增大大气中CO2的含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产生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21.(2025 眉山)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该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B.植树造林
C.高空喷洒氢氧化钙溶液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答案】B
【分析】根据“碳达峰”,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采取植树和节能减排的方式全部抵消,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禁止使用是不现实的,措施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树造林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措施可行,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具有腐蚀性,高空喷洒氢氧化钙溶液,措施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措施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含义、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025 安徽)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标的是( )
A.建设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B.全面实施绿美江淮行动
C.推广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
D.增大化石能源消费比例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答案】D
【分析】A.根据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进行分析;
B.根据绿美江淮行动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建筑光伏一体化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进行分析;
D.根据增大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
【解答】解:A.建设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符合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目标,故A正确;
B.全面实施绿美江淮行动有助于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符合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目标,故B正确;
C.推广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符合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目标,故正确;
D.增大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会增加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不符合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目标,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了解不同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实现环境保护目标非常重要。
23.(2025 甘肃)下列做法与“建设美丽甘肃,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相符的是( )
A.外出多开私家车
B.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
D.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D
【分析】根据建设美丽甘肃,保护生态环境,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外出多开私家车,会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与理念不相符,故选项错误。
B、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与理念不相符,故选项错误。
C、外出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增加了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与理念不相符,故选项错误。
D、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与理念相符,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025 云南)2025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倡导绿色出行
C.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D.露天焚烧垃圾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D
【分析】A.根据清洁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益处,进行分析;
B.根据绿色出行对环境的益处,进行分析;
C.根据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对环境的益处,进行分析;
D.根据露天焚烧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进行分析。
【解答】解: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A正确;
B.倡导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B正确;
C.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C正确;
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污染空气,不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掌握各种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25.(2025 烟台)202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
B.深埋废旧电池防止污染
C.设计家庭低碳行动方案
D.回收化学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土壤污染;化学药品取用规则.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B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的意义,进行分析;
B.根据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低碳行动的意义,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A正确;
B.深埋废旧电池会导致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环境污染。废旧电池应进行专门回收处理,而不是深埋,故B错误;
C.设计家庭低碳行动方案可以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C正确;
D.回收化学实验后的废液并集中处理可以防止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主题,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掌握各种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26.(2025 烟台)自然界中存在着“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三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大循环过程中元素守恒,元素化合价不变
B.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D.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而碳循环、氧循环过程中均有化学变化发生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自然界中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专题】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答案】A
【分析】A.根据三大循环中元素的守恒和化合价的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水的天然循环的意义,进行分析;
C.根据碳、氧循环的意义,进行分析;
D.根据水的三态变化和碳、氧循环中的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在水循环、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元素守恒,但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呼吸作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会改变,故A错误;
B.水的天然循环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B正确;
C.碳、氧循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故C正确;
D.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而碳循环、氧循环过程中均有化学变化发生,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然界中的三大循环。掌握水循环、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基本过程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7.(2025 广安)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植树造林
C.开发清洁能源 D.加高化工厂烟囱高度
【考点】绿色化学.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D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回收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作用,进行分析;
B.根据植树造林对环境的改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开发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分析;
D.根据加高化工厂烟囱高度对减少污染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正确;
B.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减少水土流失,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正确;
C.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
D.加高化工厂烟囱高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扩散范围更广,但并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注意完成此题,需要结合具体做法的实际效果,判断其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8.(2025 凉山州)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B.合理施用化肥增产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A
【分析】A.根据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B.根据合理施用化肥的意义,进行分析;
C.根据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进行分析;
D.根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意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会导致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故A错误;
B.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正确;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正确;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掌握各种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29.(2025 成都)《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提倡“守碧水,润蓉城”。有关保护水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B.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A
【分析】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解答】解:A、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A做法正确;
B、污水排入雨水管道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B做法错误;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C做法错误;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D做法错误。
故选:A。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
30.(2025 重庆)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重庆举办,其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 B.绿色低碳出行
C.减少塑料污染 D.随意开山采矿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D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积极植树造林,利于改善环境,符合主题;
B.绿色低碳出行,可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符合主题;
C.减少塑料污染,能减轻环境压力,符合主题;
D.随意开山采矿会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加强对化学与环境的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得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1.(2025 青海)青藏铁路建设者打造出一条“绿色长廊”,精心维护着高原脆弱的生态。下列措施不能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的是 A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B.沿线建立植被保护示范点
C.在沿线积极开展防风固沙行动
D.“以桥代路”保障动物自由迁徙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A。
【分析】根据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能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故选项正确。
B、沿线建立植被保护示范点,能保护植物,能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故选项错误。
C、在沿线积极开展防风固沙行动,有利于保护空气、涵养水源等,能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故选项错误。
D、“以桥代路”保障动物自由迁徙,能有效维护沿线生态稳定,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