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6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微观反应(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6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微观反应(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17: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微观反应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5 武汉)利用捕集的CO2生产低碳、零碳燃料,既可缓解能源危机,又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新型催化剂,可催化CO2转化为甲醇,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的化学性质相同
B.I中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Ⅱ中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D.Ⅰ和Ⅱ中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均发生改变
2.(2025 青海)使用催化剂对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
C.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3.(2025 内蒙古)乙醇(C2H5OH)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工业上用乙烯(C2H4)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制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D.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
4.(2025 广东)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乙醇制氢零碳排放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5.(2025 黑龙江)硅芯片是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下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乙与丁变化的质量比是4:73
6.(2025 深圳)碳酸乙二酯[C3H4O3]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我国未来科学工作者莺莺同学以CO2为主要原料合成[C3H4O3]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小
C.参与反应的CO2与C2H4O质量比为1:1
D.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与氧原子
7.(2025 山西)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分析变化过程,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中有氢分子
B.微观粒子模型均为原子
C.微观粒子结构均未改变
D.微观粒子数目均未改变
8.(2025 眉山)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对氮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物质的化学式为NH3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D.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9.(2025 江西)我国科研人员用含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烟气高效合成了尿素。该反应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由3个原子构成
B.物质丁在农业生产中用作复合肥料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分子个数比为1:3
10.(2025 甘肃)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迈向新台阶,尤其是国产DeepSeek被广泛关注和应用。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如图为工业制取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C.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
D.生成物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8:73
11.(2025 广安)甲酸(H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工原料。加热时,选择不同的催化剂,甲酸可发生如图所示两种情况的化学反应。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C.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H2↑+CO2↑
D.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主要向某一方向进行
12.(2025 成都)北京大学科研团队用甲烷与二氧化碳合成乙酸,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乙酸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消耗的甲烷与生成的乙酸质量比为8:15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13.(2025 重庆)模型有利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B.乙表示氧分子
C.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D.产物无污染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14.(2025 烟台)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原料甲酸的新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3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5.(2025 吉林)当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氢氧发动机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2)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分子个数比为     。
(3)从燃烧条件分析,“点火”为氢气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16.(2025 齐齐哈尔)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2)硫化氢(H2S)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烷反应生成二硫化碳(CS2)和一种气体单质,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2025 贵州)燃料的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燃料变迁过程:木柴(热值12kJ/g)→煤(热值34kJ/g)→天然气(热值55kJ/g)
①木柴的热值比煤     (填“高”或“低”)。
②为使煤充分燃烧,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
③用电火花引燃气态燃料,为燃料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④从达成“碳中和”的目标分析,用天然气(CH4)替代煤(C)作燃料的理由是     。
(2)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
①2024年6月,我国首次实现利用海上风电电解海水制氢。电解18kg的水,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为     kg。
②用单壁碳纳米管可储存氢气如图1,该过程中不变的微观粒子是     。另一种储氢方式如图2,与的质量比是     。
③从不同视角思考,设计一种理想燃料,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答两点)。
18.(2025 河北)如图所示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降低水煤气中CO含量的反应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变化。
(2)该反应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     反应速率。
(3)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     。
(4)若反应中消耗14g甲和9g乙,则生成     g丙和1g丁。
(5)丙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19.(2025 河南)某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     ;反应中有     种单质;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
20.(2025 福建)CuO﹣CeO2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①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CeO2中氧元素为﹣2价,铈元素为     价。
(2)CuO﹣CeO2催化剂可以实现有关反应的分阶段进行,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Ⅰ可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     能转化为电能。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2025 云南)衣食住行是民生之基。
(1)苗族服饰材质以麻为主,麻属于     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
(2)哈尼族“七色糯米饭”中的糯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3)生活离不开能源。便携式充电宝给用电器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填选项)。
A.热能
B.动能
C.电能
D.光能
(4)芯片是智能汽车的重要部件,其生产过程中可用NF3气体进行蚀刻,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化学方程式为     。
22.(2025 达州)我国科研人员用催化剂使甲烷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甲酸(C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用途是     (写一种即可)。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均没有改变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微观反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5 武汉)利用捕集的CO2生产低碳、零碳燃料,既可缓解能源危机,又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新型催化剂,可催化CO2转化为甲醇,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的化学性质相同
B.I中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Ⅱ中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D.Ⅰ和Ⅱ中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均发生改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B
【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I中有单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Ⅱ中反应为一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反应生成甲醇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图中两种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I中有单质生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I中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Ⅱ中反应为一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反应生成甲醇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4O,Ⅱ中反应前后原子保持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则Ⅰ和Ⅱ中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均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025 青海)使用催化剂对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B.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
C.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N2分子和2个CO2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N2分子和2个CO2分子,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后催化剂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甲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甲物质的化学式为NO,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025 内蒙古)乙醇(C2H5OH)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工业上用乙烯(C2H4)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制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D.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A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是1个乙烯分子和1个水分子,反应后是1个乙醇分子,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该反应中涉及1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4)=6: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025 广东)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乙醇制氢零碳排放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C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该反应是1个C2H6O分子与1个H2O分子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1个C2H4O2分子和2个H2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1个甲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则甲的化学式为H2,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是1个C2H6O分子与1个H2O分子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1个C2H4O2分子和2个H2分子,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025 黑龙江)硅芯片是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下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乙与丁变化的质量比是4:73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B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甲为SiCl4、乙为H2、丙为Si、丁为HCl,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为SiCl4、乙为H2、丙为Si、丁为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A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A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乙与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2):(36.5×4)=2:7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025 深圳)碳酸乙二酯[C3H4O3]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我国未来科学工作者莺莺同学以CO2为主要原料合成[C3H4O3]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小
C.参与反应的CO2与C2H4O质量比为1:1
D.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与氧原子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C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C2H4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3H4O3,化学方程式为CO2+C2H4OC3H4O3。
【解答】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说法错误;
B、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后催化剂质量不变,故B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CO2与C2H4O质量比为44:44=1:1,故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7.(2025 山西)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分析变化过程,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中有氢分子
B.微观粒子模型均为原子
C.微观粒子结构均未改变
D.微观粒子数目均未改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A
【分析】根据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可知,该反应是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微观粒子中有氢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前,微观粒子模型为氢分子、氧分子,分解后为氢原子、氧原子,反应后微观粒子模型为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是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分子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但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025 眉山)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对氮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物质的化学式为NH3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D.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C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据其意义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方程式是:N2+3H22NH3。
A、丙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其化学式为NH3,故正确。
B、该反应是氮气和氢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分子总数为1+3=4,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D、反应前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3,氢元素化合价为+1,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9.(2025 江西)我国科研人员用含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烟气高效合成了尿素。该反应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由3个原子构成
B.物质丁在农业生产中用作复合肥料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分子个数比为1:3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CO2分子和N2分子、H2分子反应生成了CO(NH2)2分子和H2O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物质甲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1个物质甲分子是由3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丁是尿素,其化学式为CO(NH2)2,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CO2分子和N2分子、H2分子反应生成了CO(NH2)2分子和H2O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是CO2分子和N2分子、H2分子反应生成了CO(NH2)2分子和H2O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2+3H2CO(NH2)2+H2O,则参加反应的乙和丙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025 甘肃)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迈向新台阶,尤其是国产DeepSeek被广泛关注和应用。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如图为工业制取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C.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
D.生成物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8:73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SiCl4分子与2个H2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硅原子和4个HCl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SiCl4分子与2个H2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硅原子和4个HCl分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SiCl4分子与2个H2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硅原子和4个HCl分子,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SiCl4分子与2个H2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硅原子和4个HCl分子,生成物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8:(36.5×4)=14:7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2025 广安)甲酸(H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工原料。加热时,选择不同的催化剂,甲酸可发生如图所示两种情况的化学反应。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C.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H2↑+CO2↑
D.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主要向某一方向进行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B
【分析】A、根据甲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反应2是甲酸分子在氧化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加热时,选择不同的催化剂,甲酸发生的两种情况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酸的化学式为HCOOH,甲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2是甲酸分子在氧化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H2↑+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热时,选择不同的催化剂,甲酸发生的两种情况的化学反应,说明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主要向某一方向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2025 成都)北京大学科研团队用甲烷与二氧化碳合成乙酸,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乙酸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消耗的甲烷与生成的乙酸质量比为8:15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催化剂的概念、性质及用途.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B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等。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C2H4O2。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合成乙酸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的甲烷与生成的乙酸质量比为16:60=4:15,故B说法错误;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该反应的反应物,因此该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3.(2025 重庆)模型有利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B.乙表示氧分子
C.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D.产物无污染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C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NH3与O2反应生成了N2和H2O,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是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表示氧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是NH3与O2反应生成了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则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成物是氮气和水,产物无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14.(2025 烟台)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原料甲酸的新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3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AC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CO2分子与H2O分子反应生成了甲酸分子和O2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CO2分子与H2O分子反应生成了甲酸分子和O2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2CH2O2+O2,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甲酸属于有机物,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CO2、H2O两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甲酸和氧气,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新路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5.(2025 吉林)当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氢氧发动机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  反应。
(2)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分子个数比为  2:1  。
(3)从燃烧条件分析,“点火”为氢气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  。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与能源.
【答案】(1)化合。
(2)2:1。
(3)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
【分析】(1)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分子个数比。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点火”为氢气燃烧提供的条件。
【解答】解:(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分子个数比为2:1,故答案为:2:1。
(3)从燃烧条件分析,“点火”为氢气燃烧提供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的基本类型、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燃烧的条件等知识点。注意完成此题,要明确反应的基本类型、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燃烧的条件等,掌握常见反应的类型和条件。
16.(2025 齐齐哈尔)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7.0  ,1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79  。
(2)硫化氢(H2S)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烷反应生成二硫化碳(CS2)和一种气体单质,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X的化学式为  H2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CH4CS2+4H2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
【答案】(1)197.0;79;
(2)H2;2H2S+CH4CS2+4H2。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信息、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的化学式,写出方程式。
【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金的原子序数为79,由于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79。
(2)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硫化氢(H2S)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烷反应生成二硫化碳(CS2)和一种气体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碳、氢、硫三种元素,生成物二硫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则X含有氢元素,属于单质,应为氢气,故填:H2;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硫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烷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CH4CS2+4H2。
故答案为:(1)197.0;79;
(2)H2;2H2S+CH4CS2+4H2。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涉及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能源和物质的分类等多个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题目给出的信息和微观示意图,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原理,同时,也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本题的解答,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和能源的理解。
17.(2025 贵州)燃料的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燃料变迁过程:木柴(热值12kJ/g)→煤(热值34kJ/g)→天然气(热值55kJ/g)
①木柴的热值比煤  低  (填“高”或“低”)。
②为使煤充分燃烧,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加工成蜂窝煤(答案不唯一)  。
③用电火花引燃气态燃料,为燃料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使温度达到气态燃料的着火点  。
④从达成“碳中和”的目标分析,用天然气(CH4)替代煤(C)作燃料的理由是  产生相同的热量时,消耗的天然气更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少  。
(2)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
①2024年6月,我国首次实现利用海上风电电解海水制氢。电解18kg的水,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为  2  kg。
②用单壁碳纳米管可储存氢气如图1,该过程中不变的微观粒子是  碳原子和氢原子  。另一种储氢方式如图2,与的质量比是  14:15  。
③从不同视角思考,设计一种理想燃料,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热值高,清洁、无污染(答案不唯一)  (答两点)。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能源.
【答案】(1)①低;
②加工成蜂窝煤(答案不唯一);
③使温度达到气态燃料的着火点;
④产生相同的热量时,消耗的天然气更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少;
(2)①2;
②碳原子和氢原子;14:15;
③热值高,清洁、无污染(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题干数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措施、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2)①根据水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计算;
②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③根据燃料选择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①由题干信息可知,木柴的热值比煤低;故答案为:低;
②为使煤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如加工成蜂窝煤或煤粉等;故答案为:加工成蜂窝煤(答案不唯一);
③用电火花引燃气态燃料,为燃料燃烧提供的条件是使温度达到气态燃料的着火点;故答案为:使温度达到气态燃料的着火点;
④从达成“碳中和”的目标分析,用天然气(CH4)替代煤(C)作燃料的理由是产生相同的热量时,消耗的天然气更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少;故答案为:产生相同的热量时,消耗的天然气更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少;
(2)①设理论上能得到氢气的质量为x,则:
2H2O2H2↑+O2↑
36 4
18kg x
x=2kg
故答案为:2;
②用单壁碳纳米管可储存氢气如图1,该过程中不变的微观粒子是碳原子和氢原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氢气与C2H4反应生成C2H6,化学方程式为H2+C2H4=C2H6,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与的质量比是28:30=14:15;故答案为:碳原子和氢原子;14:15;
③从不同视角思考,设计一种理想燃料,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热值高,来源广,清洁、无污染等;故答案为:热值高,清洁、无污染(答案不唯一)。
【点评】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8.(2025 河北)如图所示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降低水煤气中CO含量的反应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没有  变化。
(2)该反应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  加快  反应速率。
(3)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  1:1  。
(4)若反应中消耗14g甲和9g乙,则生成  22  g丙和1g丁。
(5)丙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作气体肥料(或灭火等,答案不唯一)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1)没有;
(2)加快;
(3)1:1;
(4)22;
(5)作气体肥料(或灭火等,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CO分子与1个H2O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CO2分子和1个H2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2)该反应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3)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CO分子与1个H2O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CO2分子和1个H2分子,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4)若反应中消耗14g甲和9g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生成22g丙和1g丁。
(5)丙是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作气体肥料、灭火等(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1)没有;
(2)加快;
(3)1:1;
(4)22;
(5)作气体肥料(或灭火等,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2025 河南)某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  14:3  ;反应中有  两  种单质;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14:3;两;1:3。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NH3分子与O2分子反应生成了N2分子和1个H2O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个甲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NH3,甲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4×1):(1×3)=14:3;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则反应中有乙、丙两种单质;该反应是NH3分子与O2分子反应生成了N2分子和1个H2O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则生成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
故答案为:
14:3;两;1:3。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2025 福建)CuO﹣CeO2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①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  。
②CeO2中氧元素为﹣2价,铈元素为  +4  价。
(2)CuO﹣CeO2催化剂可以实现有关反应的分阶段进行,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Ⅰ可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
【答案】(1)①140.1;②+4;
(2)①化学;②。
【分析】(1)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化学反应时的能量转化,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反应Ⅱ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CuO﹣CeO2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②在CeO2中氧元素显﹣2价,设铈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x+(﹣2)×2=0,x=+4。
(2)①反应Ⅰ可应用于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Ⅱ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CuO﹣CeO2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①140.1;②+4;
(2)①化学;②。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了解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025 云南)衣食住行是民生之基。
(1)苗族服饰材质以麻为主,麻属于  天然  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
(2)哈尼族“七色糯米饭”中的糯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糖类  。
(3)生活离不开能源。便携式充电宝给用电器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C  (填选项)。
A.热能
B.动能
C.电能
D.光能
(4)芯片是智能汽车的重要部件,其生产过程中可用NF3气体进行蚀刻,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化学方程式为  4NF3+3Si3SiF4+2N2  。
【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
【答案】(1)天然。
(2)糖类。
(3)C。
(4)4NF3+3Si3SiF4+2N2。
【分析】(1)麻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因为它来源于植物,是由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经过加工制成的。
(2)糯米饭中的糯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3)充电宝在充电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化,需要识别充电宝储存的能量形式和用电器使用的能量形式。
(4)蚀刻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需要根据微观示意图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苗族服饰材质以麻为主,麻是由植物纤维制成的,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天然。
(2)哈尼族“七色糯米饭”中的糯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因为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故答案为:糖类。
(3)便携式充电宝给用电器充电时,是将内部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用电器使用。故答案为:C。
(4)对于蚀刻过程,NF3气体可能与硅(Si)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SiF4)气体和氮气(N2)。根据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为:4NF3+3Si3SiF4+2N2,故答案为:4NF3+3Si3SiF4+2N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材料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量转化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需要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并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这些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体现了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价值。同时,这也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微观过程的理解能力,以及将微观变化与宏观化学方程式联系起来的能力。
22.(2025 达州)我国科研人员用催化剂使甲烷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甲酸(C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用途是  作助燃剂(或用于医疗急救等)  (写一种即可)。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4+3O22CH2O2+2H2O  。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均没有改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氧气的用途.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答案】(1)作助燃剂(或用于医疗急救等);
(2)2CH4+3O22CH2O2+2H2O;
(3)C。
【分析】(1)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分子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了甲酸分子和H2O分子,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助燃剂;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等。
(2)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分子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了甲酸分子和H2O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H2O2+2H2O。
(3)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H2O2+2H2O,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H2O2+2H2O,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原子数目没有改变,故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均没有改变,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作助燃剂(或用于医疗急救等);
(2)2CH4+3O22CH2O2+2H2O; (3)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