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6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分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6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分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17: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5 长沙)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合理施用化肥是粮食增产的有力措施,下列可用作磷肥的是(  )
A.NaNO3 B.Ca3(PO4)2 C.NH4Cl D.KCl
2.(2025 广东)创新“智”造的“中国芯”所选用的单晶硅(Si)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盐
3.(2025 贵州)氧化铟(In2O3)在触摸屏等设备中被广泛使用。In2O3的物质类别是(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4.(2025 天津)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态氧 B.洁净的海水
C.冰水混合物 D.氧化镁
5.(2025 山西)公元前,制造玻璃就用到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硝石(主要成分KNO3)和铅矿石(主要成分PbS等)。这些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2CO3 B.KNO3 C.PbS D.SiO2
6.(2025 新疆)在“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的应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实践小组认识了一种航天服材料——氨纶尼龙聚合物,该材料属于(  )
A.合成材料 B.天然高分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7.(2025 苏州)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下列物质能用作磷肥的是(  )
A.CO(NH2)2 B.Ca(H2PO4)2
C.K2CO3 D.KNO3
8.(2025 眉山)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别。下列有关分类错误的是(  )
A.有机物:CO、C6H12O6、K2CO3
B.碱:NaOH、Ca(OH)2、NH3 H2O
C.盐:NH4Cl、Na2SO4、AgNO3
D.氧化物:SO2、CuO、Al2O3
9.(2025 江西)化学促进了文字记录载体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骨:甲骨中含有钙元素,钙属于非金属元素
B.竹简:竹子削成竹片,竹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纸张:造纸常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小苏打
D.芯片: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属于氧化物
10.(2025 苏州)《平江图》铜雕表面涂覆了抗氧化层纳米SiO2。SiO2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11.(2025 眉山)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和科研等领域,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空气可直接用于医疗急救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占比虽然很小,但用途广泛
12.(2025 扬州)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lO2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13.(2025 扬州)锌肥是一种微量元素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下列物质属于锌肥的是(  )
A.KCl B.ZnSO4 7H2O
C.(NH4)2SO4 D.Ca3(PO4)2
14.(2025 甘肃)化学观念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分类观:水和三氧化二铁都是氧化物
C.守恒观: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
15.(2025 云南)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糖水 C.盐水 D.泥水
16.(2025 重庆)高锰酸钾(KMnO4)可用于制备氧气、清洗伤口等。它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碱 D.盐
17.(2025 泸州)多巴胺(C8H11O2N)是人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1个分子中共22个原子
18.(2025 安徽)压电式打火机的工作示意图如下。按下按钮,液态丁烷迅速汽化,同时压电陶瓷工作产生高温,丁烷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火机工作时涉及多种能量转化
B.打火机外壳用的塑料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
C.压电陶瓷工作使温度达到丁烷的着火点
D.生活中应避免打火机受到外力撞击
19.(2025 广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皂荚矾,即绿矾也”。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O4 7H2O+O22Fe2O3+24H2O+□H2SO4(注:绿矾主要成分是FeSO4 7H2O)。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FeSO4 7H2O属于混合物
B.“□”处的化学计量数为4
C.FeSO4溶液呈浅绿色
D.“烧之则赤”是指生成了红色的Fe2O3
20.(2025 武汉)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如图所示,其中气体发生器内产气药剂的信息如资料卡片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HCO3俗称小苏打
B.Fe2O3属于氧化物
C.KClO4中钾离子的符号为K+
D.NaN3由三种元素组成
21.(2025 青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代桃红胭脂的染料主要成分为苏木红素(C16H14O5),下列有关苏木红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苏木红素是无机化合物
B.苏木红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苏木红素中C、O元素质量比为16:5
D.苏木红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22.(2025 河北)我国科研人员在二氧化钛(TiO2)里混入5%的稀土元素钪,制备出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钪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B.TiO2属于氧化物
C.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g
D.钪的原子序数为21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23.(2025 长沙)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门别类地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NaHCO3 D.Al2O3
三.填空题(共3小题)
24.(2025 绥化)21世纪,人们秉承“绿色、共享、低碳”的生活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25哈尔滨亚冬会使用的餐具是由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可降解塑料属于     材料。
(2)低碳是减少“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     (填化学式)。
(3)很多公共场所设有自动饮水机,可以提供直饮水,这种直饮水的生产过程是:普通自来水→高滤膜分离→活性炭→紫外线消毒→直饮水。活性炭起     作用。
25.(2025 河北)河北省在盐碱地治理与利用方面持续发力,让盐碱地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沃土。
(1)培肥“控”盐、节水“阻”盐是常用的盐碱地治理方法。磷酸二氢钙[Ca(H2PO4)2]是一种土壤改良剂,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一种节水灌溉的方法:    。
(2)河北省持续培育旱碱麦新品种,亩产大幅度提高。旱碱麦富含的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旱碱麦还富含多种元素,其中     (填“铁”“锌”或“钾”)元素的适量摄入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可预防贫血。
26.(2025 眉山)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在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请写出一种材料,如     。
(2)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健康,除O、C、H、N、Ca等常量元素外,还必需摄入的微量元素有     (任写一种)。
(3)随着时代发展,人类直接获取的自然资源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得到的新能源有     (任写一种)。
(4)消毒防腐药是用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的化学物质,一般用于体表、医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防腐。请写出一种消毒防腐药,如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7.(2025 湖南)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部分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从微观角度分析,能将氧气压缩成液氧的主要原因是     。
(2)“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以11000m的“中国深度”问道深海。钻头能钻凿坚硬的岩层,是因为钻头具有     的性质。
(3)预计2025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塑料等是制造汽车的常用材料,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4)请简要评析电动汽车的使用是否有利于环保:    。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分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5 长沙)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合理施用化肥是粮食增产的有力措施,下列可用作磷肥的是(  )
A.NaNO3 B.Ca3(PO4)2 C.NH4Cl D.KCl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答案】B
【分析】A.根据硝酸钠的组成,进行分析;硝酸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根据磷酸钙的组成,进行分析;磷酸钙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C.根据氯化铵的组成,进行分析;氯化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根据氯化钾的组成,进行分析;氯化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解答】解:A.硝酸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
B.磷酸钙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正确;
C.氯化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误;
D.氯化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注意完成此题,需要熟悉常见化肥的组成和分类,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2025 广东)创新“智”造的“中国芯”所选用的单晶硅(Si)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盐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A
【分析】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单晶硅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盐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5 贵州)氧化铟(In2O3)在触摸屏等设备中被广泛使用。In2O3的物质类别是(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D
【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氧化铟(In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5 天津)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态氧 B.洁净的海水
C.冰水混合物 D.氧化镁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B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洁净的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氧化镁只含有氧化镁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5.(2025 山西)公元前,制造玻璃就用到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硝石(主要成分KNO3)和铅矿石(主要成分PbS等)。这些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2CO3 B.KNO3 C.PbS D.SiO2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D
【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K2CO3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KNO3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C、PbS是由铅离子和硫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D、S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氧化物、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25 新疆)在“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的应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实践小组认识了一种航天服材料——氨纶尼龙聚合物,该材料属于(  )
A.合成材料 B.天然高分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与生活.
【答案】A
【分析】A.根据合成材料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金属材料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氨纶尼龙聚合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属于合成材料,故A正确;
B.天然高分子材料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高分子材料,如棉花、蚕丝等,氨纶尼龙聚合物是人工合成的,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及其合金,氨纶尼龙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不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由无机物组成的非金属材料,氨纶尼龙聚合物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材料的分类。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熟悉常见材料的性质和来源,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
7.(2025 苏州)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下列物质能用作磷肥的是(  )
A.CO(NH2)2 B.Ca(H2PO4)2
C.K2CO3 D.KNO3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答案】B
【分析】A.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和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B.根据磷酸二氢钙的化学式和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钾的化学式和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钾的化学式和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A.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
B.磷酸二氢钙[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正确;
C.碳酸钾(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D.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了解不同化肥的成分和作用对于农业生产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8.(2025 眉山)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别。下列有关分类错误的是(  )
A.有机物:CO、C6H12O6、K2CO3
B.碱:NaOH、Ca(OH)2、NH3 H2O
C.盐:NH4Cl、Na2SO4、AgNO3
D.氧化物:SO2、CuO、Al2O3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A
【分析】根据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6H12O6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而CO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
B、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NH3 H2O中虽然无氢氧根离子,但在溶液中电离时可产生氢氧根离子,则NH3 H2O、NaOH、Ca(OH)2属于碱,故B正确;
C、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H4Cl、Na2SO4、AgNO3符合盐的定义,属于盐,故C正确;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SO2、CuO、Al2O3符合氧化物的定义,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有机物、碱、盐和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25 江西)化学促进了文字记录载体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骨:甲骨中含有钙元素,钙属于非金属元素
B.竹简:竹子削成竹片,竹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纸张:造纸常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小苏打
D.芯片: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属于氧化物
【考点】常见酸、碱的俗称及化学式;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答案】B
【分析】A、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碱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骨中含有钙元素,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竹子削成竹片,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竹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造纸常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是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选项说法错误。
D、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碱的俗称、元素的分类、氧化物的特征、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25 苏州)《平江图》铜雕表面涂覆了抗氧化层纳米SiO2。SiO2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B
【分析】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S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断,了解酸、碱、单质、氧化物等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2025 眉山)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和科研等领域,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空气可直接用于医疗急救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占比虽然很小,但用途广泛
【考点】氧气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稀有气体的用途.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D
【分析】A、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空气中含有氧气,但空气不能直接用于医疗急救,用于医疗急救的是纯度较高的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占比虽然很小,但用途广泛,如用于制作电光源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5 扬州)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lO2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A
【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Cl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5 扬州)锌肥是一种微量元素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下列物质属于锌肥的是(  )
A.KCl B.ZnSO4 7H2O
C.(NH4)2SO4 D.Ca3(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答案】B
【分析】A.根据KCl的成分和作用,进行分析;
B.根据ZnSO4 7H2O的成分和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NH4)2SO4的成分和作用,进行分析;
D.根据Ca3(PO4)2的成分和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错误;
B.ZnSO4 7H2O中含有锌元素,属于锌肥,故B正确;
C.(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误;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了解不同化肥的成分和作用对于农业生产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14.(2025 甘肃)化学观念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分类观:水和三氧化二铁都是氧化物
C.守恒观: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
【考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答案】C
【分析】A、根据物质的宏观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反应时是否符合固定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和三氧化二铁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可知,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3:8:11,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碳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025 云南)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糖水 C.盐水 D.泥水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D
【分析】A.根据碘酒的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糖水的组成,进行分析;
C.根据盐水的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泥水的组成,进行分析。
【解答】解:A.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误;
B.糖水是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
C.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
D.泥水是泥土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一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6.(2025 重庆)高锰酸钾(KMnO4)可用于制备氧气、清洗伤口等。它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碱 D.盐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D
【分析】根据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混合物、氧化物、碱、盐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025 泸州)多巴胺(C8H11O2N)是人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1个分子中共22个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答案】D
【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多巴胺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个多巴胺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多巴胺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多巴胺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多巴胺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1):(16×2):(14×1)=96:11:32:14,则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1个多巴胺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1个分子中共2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025 安徽)压电式打火机的工作示意图如下。按下按钮,液态丁烷迅速汽化,同时压电陶瓷工作产生高温,丁烷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火机工作时涉及多种能量转化
B.打火机外壳用的塑料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
C.压电陶瓷工作使温度达到丁烷的着火点
D.生活中应避免打火机受到外力撞击
【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
【答案】B
【分析】A、根据能量的转化来分析;
B、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D、根据避免发生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解:A、打火机工作时涉及多种能量转化,如电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故A说法正确;
B、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B说法错误;
C、压电陶瓷工作产生高温,丁烷被点燃,说明压电陶瓷工作使温度达到丁烷的着火点,故C说法正确;
D、生活中应避免打火机受到外力撞击,以防发生爆炸,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燃烧的条件等是解题的关键。
19.(2025 广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皂荚矾,即绿矾也”。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O4 7H2O+O22Fe2O3+24H2O+□H2SO4(注:绿矾主要成分是FeSO4 7H2O)。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FeSO4 7H2O属于混合物
B.“□”处的化学计量数为4
C.FeSO4溶液呈浅绿色
D.“烧之则赤”是指生成了红色的Fe2O3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答案】A
【分析】A.根据FeSO4 7H2O的组成,判断其是否属于混合物;
B.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判断“□”处的化学计量数;
C.根据FeSO4溶液的颜色,判断其是否呈浅绿色;
D.根据“烧之则赤”的描述,判断其是否指生成了红色的Fe2O3。
【解答】解:A.FeSO4 7H2O是一种化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4FeSO4 7H2O+O22Fe2O3+24H2O+□H2SO4,通过硫原子守恒,配平可得“□”处的化学计量数为4,故B正确;
C.FeSO4溶液呈浅绿色,故C正确;
D.“烧之则赤”是指在高温下FeSO4 7H2O分解生成红色的Fe2O3,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分类以及物质的性质。注意完成此题,需要结合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20.(2025 武汉)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如图所示,其中气体发生器内产气药剂的信息如资料卡片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HCO3俗称小苏打
B.Fe2O3属于氧化物
C.KClO4中钾离子的符号为K+
D.NaN3由三种元素组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常见盐的俗名.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分析】A、根据碳酸氢钠的俗称,进行分析判断。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D、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aHCO3俗称小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
B、Fe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钾离子的符号为K+,故选项说法正确。
D、NaN3由钠、氮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025 青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代桃红胭脂的染料主要成分为苏木红素(C16H14O5),下列有关苏木红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苏木红素是无机化合物
B.苏木红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苏木红素中C、O元素质量比为16:5
D.苏木红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通常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等,属于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苏木红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苏木红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苏木红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苏木红素中C、O元素质量比为(12×16):(16×5)≠16:5,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苏木红素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4):(16×5)=96:7:40,则苏木红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025 河北)我国科研人员在二氧化钛(TiO2)里混入5%的稀土元素钪,制备出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钪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B.TiO2属于氧化物
C.钪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g
D.钪的原子序数为21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
【答案】C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TiO2中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故选项说法正确。
B、T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23.(2025 长沙)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门别类地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NaHCO3 D.Al2O3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
【答案】BD
【分析】A.根据氧气的组成,进行分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氧化物。
B.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C.根据碳酸氢钠的组成,进行分析;碳酸氢钠是由钠、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D.根据氧化铝的组成,进行分析;氧化铝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碳酸氢钠是由钠、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氧化铝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物的定义,注意完成此题,需要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三.填空题(共3小题)
24.(2025 绥化)21世纪,人们秉承“绿色、共享、低碳”的生活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25哈尔滨亚冬会使用的餐具是由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可降解塑料属于  有机合成或合成  材料。
(2)低碳是减少“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  CO2  (填化学式)。
(3)很多公共场所设有自动饮水机,可以提供直饮水,这种直饮水的生产过程是:普通自来水→高滤膜分离→活性炭→紫外线消毒→直饮水。活性炭起  吸附  作用。
【考点】水的净化方法;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
【答案】(1)有机合成或合成;
(2)CO2;
(3)吸附。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低碳的含义来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因此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答案为:有机合成或合成;
(2)低碳是减少“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
(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吸附。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低碳的含义以及活性炭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5.(2025 河北)河北省在盐碱地治理与利用方面持续发力,让盐碱地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沃土。
(1)培肥“控”盐、节水“阻”盐是常用的盐碱地治理方法。磷酸二氢钙[Ca(H2PO4)2]是一种土壤改良剂,属于  磷肥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一种节水灌溉的方法: 滴灌(或喷灌)  。
(2)河北省持续培育旱碱麦新品种,亩产大幅度提高。旱碱麦富含的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旱碱麦还富含多种元素,其中  铁  (填“铁”“锌”或“钾”)元素的适量摄入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可预防贫血。
【考点】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空气与水;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答案】(1)磷肥;滴灌(或喷灌);
(2)有机物;铁。
【分析】1)根据化肥的分类和节水灌溉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和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1)磷酸二氢钙[Ca(H2PO4)2]是一种土壤改良剂,属于磷肥;节水灌溉的方法有滴灌、喷灌等;
(2)旱碱麦富含的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有机物;旱碱麦还富含多种元素,其中铁元素的适量摄入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可预防贫血。
故答案为:
(1)磷肥;滴灌(或喷灌);
(2)有机物;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肥的分类、节水灌溉的方法以及有机物的定义和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在解答时,需要理解化肥的分类、节水灌溉的方法、有机物的定义以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从而准确作答。
26.(2025 眉山)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在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请写出一种材料,如  不锈钢(答案不唯一)  。
(2)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健康,除O、C、H、N、Ca等常量元素外,还必需摄入的微量元素有  Fe(或铁)(答案不唯一)  (任写一种)。
(3)随着时代发展,人类直接获取的自然资源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得到的新能源有  氢能(答案不唯一)  (任写一种)。
(4)消毒防腐药是用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的化学物质,一般用于体表、医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防腐。请写出一种消毒防腐药,如  医用酒精(答案不唯一)  。
【考点】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家庭常备药品;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
【答案】(1)不锈钢(答案不唯一);
(2)Fe(或铁)(答案不唯一);
(3)氢能(答案不唯一);
(4)医用酒精(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人类所用材料的种类来分析;
(2)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3)根据新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4)根据消毒剂的种类来分析。
【解答】解:(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见的材料有不锈钢、玻璃钢等;故答案为:不锈钢(答案不唯一);
(2)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健康,除O、C、H、N、Ca等常量元素外,还必需摄入的微量元素有铁、锌、碘、硒等;故答案为:Fe(或铁)(答案不唯一);
(3)人们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得到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等能等;故答案为:氢能(答案不唯一);
(4)消毒防腐药是用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的化学物质,一般用于体表、医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防腐,如医用酒精、碘酒、双氧水等;故答案为:医用酒精(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新能源的种类等是解题的关键。
四.解答题(共1小题)
27.(2025 湖南)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部分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从微观角度分析,能将氧气压缩成液氧的主要原因是  氧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
(2)“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以11000m的“中国深度”问道深海。钻头能钻凿坚硬的岩层,是因为钻头具有  硬度大  的性质。
(3)预计2025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塑料等是制造汽车的常用材料,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  。
(4)请简要评析电动汽车的使用是否有利于环保: 有利于环保;因为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答案不唯一)  。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化学与生活.
【答案】(1)氧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2)硬度大;
(3)塑料;
(4)有利于环保;因为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钻石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4)根据电动汽车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解:(1)氧气可被压缩成液氧,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钻头能钻凿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钻头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3)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都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塑料是有机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4)电能是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故答案为:(1)氧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2)硬度大;
(3)塑料;
(4)有利于环保;因为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材料的分类等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