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6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6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17:3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Na B.H C.Cl2 D.2N
3.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 B.2H C.O2 D.Fe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错误的是(  )
A.FeCl2读作氯化铁 B.MgCl2读作氯化镁
C.AgCl读作氯化银 D.AlCl3读作氯化铝
5.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4是不带电的分子
B.1个O4分子含有2个O2分子
C.O4与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
6.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Zn C.N2 D.CO
7.我国最早期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在苯酚(C6H6O)防腐的条件下制成的,下列有关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上看:1个苯酚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
B.从宏观上看:苯酚由6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从分类上看:苯酚属于氧化物
D.从质量上看:苯酚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8.某款锂电池中含有碳酸乙烯酯(C3H4O3)。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酯中含有O3
B.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
C.碳酸乙烯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碳酸乙烯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9.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碳的价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C.a点对应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点、c点对应的物质
D.b点对应的物质和水反应能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10.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丰富的黄酮素,黄酮素的化学式为C15H10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B.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C.黄酮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
D.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11.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12.粽子的香味源于粽叶的主要成分﹣﹣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乙烯基苯酚属于化合物
B.对乙烯基苯酚由3种元素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13.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14个原子构成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4%
C.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D.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14.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上看:硬脂酸钠含有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
B.从宏观上看: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C.从分类上看:硬脂酸钠属于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硬脂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二.填空题(共19小题)
15.2019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6.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氯化钠     ;氧化亚铁     ;氢氧化钙     ;碳酸钙     ;碳酸     ;氯化铝     ;硝酸钾     ;碳酸钠     ;氮气     。
1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氩气     ,氮气     ,水银     ,银     ,碘     ,氨气     。
(2)氯化氢     ,硫化钠     ,碳酸钡     ,硫酸亚铁     ,氢氧化铁     ,硝酸银     ,硫酸     ,氯化铵     ,四氯化碳     。
(3)由地壳中含量第2位的金属元素和含量第1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
18.熟石灰、纯碱、食盐、大理石、盐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写化学式)。
(1)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3)用于造纸、玻璃、印染、陶瓷等工业的是     。
(4)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     。
(5)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的主要成分是     。
19.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写化学符号)。
(2)航天员用泡腾片演示了实验,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C(C6H8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中含有氧分子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①北斗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图1中n=    ,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③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④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铷离子的符号为     。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按碳、氢、氧的顺序)。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微粒C的符号     。
②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有     (填编号)。
③微粒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编号)。
21.用元素符号与数字表示物质的化学式。
①水     ;
②过氧化氢     ;
③高锰酸钾     ;
④氧气     ;
⑤四氧化三铁     ;
⑥氯酸钾     。
22.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Ⅰ.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你喜欢看吗?现在就请你身临其境、积极参与进来吧!下面请你对所设置问题进行回答。
(1)它是一种常见仪器,在溶解固体、加热大量液体时都会使用它,它是     。
(2)“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供氧,氧气来自于空气。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Ⅱ.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分析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3)图1为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4)图2为氮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则b的数值为     。
(5)图3表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B点物质的名称是     。
2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食盐④硝酸铵⑤氮气⑥氧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
(2)可制成“冰袋”用于降温的是     。
(3)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酸是     。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     。
2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硫及其化合物所对应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请回答:
(1)A点对应物质的类别X是     。
(2)请写出C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     。
(3)B点和C点对应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6.写出HCl的化学式含义。
(1)    ;
(2)    ;
(3)    ;
(4)    。
27.碳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若物质a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
(2)晋代葛洪在《抱朴子 内篇》中对图中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描述:“……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文中描述的物质是     (填名称)。
(3)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c和d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     不同。
(4)若物质f为碳酸钠,写出其阴离子符号     。
28.请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1)能支持燃烧,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3)武汉市推广使用“E10乙醇汽油”,乙醇是    ;
(4)天气炎热,可用冰水降温.冰水是    ;
(5)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
2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氦气、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请按下列要求填写相应的化学式。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2)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
(3)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     。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
30.请用化学式填空: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可用于潜水的气体是     ;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质是     。
31.请从H、N、O、C、Na五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一种具有挥发性的碱:    ;一种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    ;一种能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盐:    。
3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化学知识。请用化学式填空:
(1)可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     。
(2)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     。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4)厨所洁厕灵中含有     。
33.化学用语表达:
(1)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     (填化学符号,下同);
(2)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
(3)小白鼠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够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4)空气可分离出制硝酸和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
(5)硫又称为硫磺,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化学符号为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3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H、C、O、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     。
(2)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3)厨房中常用的食盐     。
(4)有毒性的气体     。
35.某同学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用化学式表示)
36.利用各种图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手段。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为    。
(2)D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
四.多选题(共4小题)
(多选)37.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u B.He C.H D.C60
(多选)38.绿原酸(C16H18O9)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1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多选)39.L﹣脯氨酸(化学式为C6H9NO2)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高效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下列关于L﹣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脯氨酸中有二氧化氮分子
B.L﹣脯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一个L﹣脯氨酸分子中共有18个原子
D.L﹣脯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9:1:2
(多选)40.如图1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图2是一种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失的物质类别Y为酸,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O7
B.反应Ⅰ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
C.常用的“84”消毒液会水解得到次氯酸(HClO),HClO在图1中对应的点是N
D.反应Ⅱ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2CuCl2+O22CuO+2Cl2
五.实验题(共1小题)
41.铬元素符号Cr,铬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金属。铬的活动性在锌和铁之间;铬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rCl2,产生的CrCl2会进一步被氧化成Cr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rCl2+4HCl+O2=4CrCl3+2H2O。
根据铬元素的化合价与相应化合物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的价类二维图,如图:
(1)请在表格中写出A和C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 A C D E M N
化学式
   
   
Cr(OH)2 Cr(OH)3 CrSO4 CrCl3
颜色 钢灰色 绿色固体 棕色 灰绿色 蓝色 绿色
溶解性 —— —— 难溶 难溶 溶 溶
(2)F物质为重铬酸钾(K2Cr2O7),其中Cr的化合价为     ,溶于水呈橙色溶液,该物质可用于检测酒精含量,交警查酒驾吹气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当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则为酒驾,其反应的原理为:C2H5OH+2K2Cr2O7+8H2SO4═2CO2+2     +11H2O+2K2SO4。请写出横线上的物质的化学式。
(3)请根据上表中物质的性质,选用实验室常见试剂,设计2种可以得到硫酸铬Cr2(SO4)3的方案:
方案 预期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的实验现象
1
   
   
2
   
   
六.科普阅读题(共2小题)
4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含氯新型灭菌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主要成分为ClO2。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其熔点﹣59℃,沸点11℃。ClO2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碳酸钠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1)含氯新型灭菌消毒剂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ClO2读作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从微观角度看,ClO2与氯气(Cl2)都由     构成(填“原子”或“分子”或“离子”),ClO2右下角的“2”表示     。
(3)ClO2的物理性质是     (只写出一点)。
(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
C.过氧乙酸(C2H4O3)
(5)ClO2的储存方法为     。
43.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染水中包含大量放射性物质,其中有大量的氚原子,氚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从人体内部对人造成辐射损害,导致细胞死亡、DNA遗传损伤。
(1)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下列关于氚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一个氚原子只有1个电子
B.由2个氚原子可以构成1个超重氢分子,这种超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所量为2
C.氚的阳离子只有原子核,没有电子
D.由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计算出氚的中子数为2
(3)核污染水中还有一类危害较大的是碘﹣131(131为相对原子质量),碘的原子序数为53,则中子数     。
(4)核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镭(Ra)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该金属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答案】A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化学符号“H2O”表示水这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Na B.H C.Cl2 D.2N
【答案】A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意义。
A、Na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钠元素,还能表示钠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B、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氯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可表示2个氮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 B.2H C.O2 D.Fe
【答案】D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可表示2个氢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错误的是(  )
A.FeCl2读作氯化铁 B.MgCl2读作氯化镁
C.AgCl读作氯化银 D.AlCl3读作氯化铝
【答案】A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有时不用读,有时为了区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需要读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在FeCl2中,铁元素显+2价,FeCl2读作氯化亚铁,故错误;
B.MgCl2读作氯化镁,故正确;
C.AgCl读作氯化银,故正确;
D.AlCl3读作氯化铝,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与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4是不带电的分子
B.1个O4分子含有2个O2分子
C.O4与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
【答案】A
【分析】A、根据1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O4和O2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1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则O4是不带电的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O4分子含有4个氧原子,不含有O2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O4与O2分子的构成不同,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O4和O2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Zn C.N2 D.CO
【答案】B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Zn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锌元素,表示一个锌原子,还能表示锌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我国最早期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在苯酚(C6H6O)防腐的条件下制成的,下列有关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上看:1个苯酚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
B.从宏观上看:苯酚由6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从分类上看:苯酚属于氧化物
D.从质量上看:苯酚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答案】A
【分析】A、根据每个苯酚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苯酚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物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1个苯酚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苯酚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而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苯酚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苯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6):(1×6)=1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某款锂电池中含有碳酸乙烯酯(C3H4O3)。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酯中含有O3
B.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
C.碳酸乙烯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碳酸乙烯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分析】A、根据碳酸乙烯酯是由碳酸乙烯酯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碳酸乙烯酯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乙烯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乙烯酯是由碳酸乙烯酯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含O3,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乙烯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乙烯酯是由碳酸乙烯酯分子构成的,1个碳酸乙烯酯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碳的价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C.a点对应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点、c点对应的物质
D.b点对应的物质和水反应能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答案】D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以及分类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种类与元素的化合物确定物质的名称,再根据物质间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种类与元素的化合物确定物质的名称,再根据物质间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X这一类物质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说法正确;
B.CH4中氢元素显+1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选项说法正确;
C.a点表示的物质是一种碳单质,b、c都是碳的氧化物,根据化合价可知,b是CO,c是CO2,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选项说法正确;
D.b点所示物质是碳的氧化物,其中碳元素显+2价,则b点所示物质是CO,与水不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单质化合价是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熟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0.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丰富的黄酮素,黄酮素的化学式为C15H10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B.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C.黄酮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
D.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答案】D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黄酮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黄酮素的构成进行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15:10:2,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
C.黄酮素由黄酮素分子构成,其中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因此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答案】D
【分析】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青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6×5)=9: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粽子的香味源于粽叶的主要成分﹣﹣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乙烯基苯酚属于化合物
B.对乙烯基苯酚由3种元素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D
【分析】A.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C.对乙烯基苯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8):(16×1)=96:8:1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正确;
D.对乙烯基苯酚是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的,每个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14个原子构成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4%
C.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D.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答案】D
【分析】A、根据乙酸乙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个乙酸乙酯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乙酸乙酯是由乙酸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14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4.5%,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16×2)=6:1:4,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上看:硬脂酸钠含有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
B.从宏观上看: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C.从分类上看:硬脂酸钠属于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硬脂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答案】C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解:A.硬脂酸钠是由硬脂酸钠分子构成的,1个硬脂酸钠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硬脂酸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硬脂酸钠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硬脂酸钠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硬脂酸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6×2)=27: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19小题)
15.2019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门捷列夫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C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SiO2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化学史的知识、化合物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的元素是氧和硅,在化合物中,硅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二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
故答案为:门捷列夫;C;Si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氯化钠  NaCl  ;氧化亚铁  FeO  ;氢氧化钙  Ca(OH)2  ;碳酸钙  CaCO3  ;碳酸  H2CO3  ;氯化铝  AlCl3  ;硝酸钾  KNO3  ;碳酸钠  Na2CO3  ;氮气  N2  。
【答案】NaCl;FeO;Ca(OH)2;CaCO3;H2CO3;AlCl3;KNO3;Na2CO3;N2。
【分析】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
【解答】解:氯化钠中钠元素为+1价,氯元素为﹣1价,其化学式为NaCl。
氧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其化学式FeO。
氢氧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氢氧根为﹣1价,其化学式为Ca(OH)2。
碳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碳酸根为﹣2价,其化学式为CaCO3。
碳酸中氢元素为+1价,碳酸根为﹣2价,其化学式为H2CO3。
氯化铝中铝为+3价,氯元素为﹣1价,其化学式AlCl3。
硝酸钾中钾为+1价,硝酸根为﹣1价,其化学式KNO3。
碳酸钠中钠为+1价,碳酸根为﹣2价,其化学式Na2CO3。
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
故答案为:
NaCl;FeO;Ca(OH)2;CaCO3;H2CO3;AlCl3;KNO3;Na2CO3;N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氩气  Ar  ,氮气  N2  ,水银  Hg  ,银  Ag  ,碘  I2  ,氨气  NH3  。
(2)氯化氢  HCl  ,硫化钠  Na2S  ,碳酸钡  BaCO3  ,硫酸亚铁  FeSO4  ,氢氧化铁  Fe(OH)3  ,硝酸银  AgNO3  ,硫酸  H2SO4  ,氯化铵  NH4Cl  ,四氯化碳  CCl4  。
(3)由地壳中含量第2位的金属元素和含量第1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Fe2O3  ;  FeO或Fe3O4  。
【答案】(1)Ar;N2;Hg;Ag;I2;NH3;
(2)HCl;Na2S;BaCO3;FeSO4;Fe(OH)3;AgNO3;H2SO4;NH4Cl;CCl4;
(3)Fe2O3;FeO或Fe3O4。
【分析】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
【解答】解:(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Ar。
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1个氮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N2。
水银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g。
银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Ag。
碘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1个碘分子是由两个碘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I2。
氨气中氮元素显﹣3价,氢元素显+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NH3。
(2)氯化氢中,氯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HCl。
硫化钠中,硫元素显﹣2价,钠元素显+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Na2S。
碳酸钡中,碳酸根显﹣2价,钡元素显+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BaCO3。
硫酸亚铁中,硫酸根显﹣2价,铁元素显+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FeSO4。
氢氧化铁中,氢氧根显﹣1价,铁元素显+3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Fe(OH)3。
硝酸银中,硝酸根显﹣1价,银元素显+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AgNO3。
硫酸中,硫酸根显﹣2价,氢元素显+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H2SO4。
氯化铵中,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NH4Cl。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四氯化碳的化学式为CCl4。
(3)地壳中含量第2位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含量第1位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氧化铁、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其化学式为Fe2O3、FeO、Fe3O4。
故答案为:
(1)Ar;N2;Hg;Ag;I2;NH3;
(2)HCl;Na2S;BaCO3;FeSO4;Fe(OH)3;AgNO3;H2SO4;NH4Cl;CCl4;
(3)Fe2O3;FeO或Fe3O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熟石灰、纯碱、食盐、大理石、盐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写化学式)。
(1)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Ca(OH)2  。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HCl  。
(3)用于造纸、玻璃、印染、陶瓷等工业的是  Na2CO3  。
(4)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  NaCl  。
(5)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
【答案】(1)Ca(OH)2;
(2)HCl;
(3)Na2CO3;
(4)NaCl;
(5)CaCO3。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显碱性,可以和酸反应,所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3)碳酸钠的俗名为纯碱,纯碱可用于造纸、玻璃、印染、陶瓷等工业,化学式为Na2CO3;
(4)氯化钠可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化学式为NaCl;
(5)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的主要成分是大理石,化学式为CaCO3;
故答案为:
(1)Ca(OH)2;
(2)HCl;
(3)Na2CO3;
(4)NaCl;
(5)CaCO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用途,把握已有的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19.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N2  (写化学符号)。
(2)航天员用泡腾片演示了实验,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C(C6H8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中含有氧分子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①北斗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  。
②图1中n= 1  ,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Na  (填元素符号)。
③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5  周期,属于  金属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④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铷离子的符号为  Rb+  。
【答案】(1)N2;
(2)B;
(3)①85.47;
②1;Na;
③5;金属;
④失去;Rb+。
【分析】(1)根据空气中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进行分析。
(2)根据进行分析。
(3)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②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
③根据铷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5层进行分析。
④根据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1)空气中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人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化学式为N2。
(2)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
B.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维生素C中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
(3)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②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8+18+8+n=37,故n=1;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钠元素,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符号为Na;
③铷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5层,则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④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铷离子的符号为:Rb+。
故答案为:(1)N2;
(2)B;
(3)①85.47;
②1;Na;
③5;金属;
④失去;R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C13H10O3  (按碳、氢、氧的顺序)。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电子,微粒C的符号  Mg2+  。
②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有  BC  (填编号)。
③微粒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CE  (填编号)。
【答案】(1)C13H10O3;
(2)①得到;Mg2+;
②BC;
③CE。
【分析】(1)根据分子模型进行分析。
(2)根据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
【解答】解:(1)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其中13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可推测:其化学式C13H10O3。
(2)①由图示可知,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微粒C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该微粒为镁离子,其符号:Mg2+。
②微粒B和C的最外层均为8个电子,均属于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有BC。
③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C和E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微粒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E。
故答案为:(1)C13H10O3;
(2)①得到;Mg2+;
②BC;
③C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用元素符号与数字表示物质的化学式。
①水  H2O  ;
②过氧化氢  H2O2  ;
③高锰酸钾  KMnO4  ;
④氧气  O2  ;
⑤四氧化三铁  Fe3O4  ;
⑥氯酸钾  KClO3  。
【答案】①H2O;
②H2O2;
③KMnO4;
④O2;
⑤Fe3O4;
⑥KClO3。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H2O;
②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H2O2;
③高锰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高锰酸根离子显﹣1价,化学式为KMnO4;
④氧气的化学式为O2;
⑤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
⑥氯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酸根离子显﹣1价,化学式为KClO3。
故答案为:①H2O;
②H2O2;
③KMnO4;
④O2;
⑤Fe3O4;
⑥KCl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2.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Ⅰ.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你喜欢看吗?现在就请你身临其境、积极参与进来吧!下面请你对所设置问题进行回答。
(1)它是一种常见仪器,在溶解固体、加热大量液体时都会使用它,它是  烧杯  。
(2)“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供氧,氧气来自于空气。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Ⅱ.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分析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3)图1为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  。
(4)图2为氮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则b的数值为  8  。
(5)图3表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单质  ,B点物质的名称是  二氧化氮  。
【答案】(1)烧杯;
(2)沸点;
(3)14.01;
(4)8;
(5)单质;二氧化氮。
【分析】(1)根据能够溶解固体、加热大量液体的仪器是烧杯进行分析;
(2)根据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
(3)根据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进行分析;
(4)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
(5)根据单质的化合价为0,则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1)能够溶解固体、加热大量液体的仪器是烧杯;
(2)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故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4)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最外层为5,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易得到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阴离子,故氮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中b的数值为8;
(5)单质的化合价为0,则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氧元素与氮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根据化学式命名原则可知,NO2的名称为二氧化氮。
故答案为:(1)烧杯;
(2)沸点;
(3)14.01;
(4)8;
(5)单质;二氧化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食盐④硝酸铵⑤氮气⑥氧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NaCl  。
(2)可制成“冰袋”用于降温的是  NH4NO3  。
(3)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酸是  HCl  。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  N2  。
【答案】(1)NaCl;
(2)NH4NO3;
(3)HCl;
(4)N2。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解答】解:(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食盐,化学式为:NaCl;
(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可制成“冰袋”用于降温,化学式为:NH4NO3;
(3)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酸是稀盐酸,化学式为:HCl;
(4)充入食品包装袋中有防腐作用的是氮气,化学式为:N2;
故答案为:(1)NaCl;
(2)NH4NO3;
(3)HCl;
(4)N2。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熟记常见物质是性质,能根据性质推断用途,或根据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
2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硫及其化合物所对应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请回答:
(1)A点对应物质的类别X是  单质  。
(2)请写出C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  SO3  。
(3)B点和C点对应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
【答案】(1)单质;
(2)SO3;
(3)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1)根据A点对应物质X的化合价为零进行分析。
(2)根据C点表示的物质为+6价硫的氧化物进行分析。
(3)根据B点代表的物质是+4价硫的氧化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1)A点对应物质X的化合价为零,所以X的类别是单质。
(2)C点表示的物质为+6价硫的氧化物,即三氧化硫,其化学式为:SO3。
(3)B点代表的物质是+4价硫的氧化物,即二氧化硫,C为三氧化硫,B点和C点对应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分子构成不同。
故答案为:(1)单质;
(2)SO3;
(3)分子构成不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价规律和原则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氧化物是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N2;Al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6.写出HCl的化学式含义。
(1) 表示氯化氢这种物质  ;
(2) 表示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
(3) 表示一个氯化氢分子  ;
(4) 表示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
【答案】(1)表示氯化氢这种物质;
(2)表示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3)表示一个氯化氢分子;
(4)表示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及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1)HCl宏观上表示氯化氢这种物质;
(2)HCl宏观上表示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3)HCl微观上表示一个氯化氢分子;
(4)HCl微观上表示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
(1)表示氯化氢这种物质;
(2)表示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3)表示一个氯化氢分子;
(4)表示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掌握已有知识即可。
27.碳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若物质a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CH4  。
(2)晋代葛洪在《抱朴子 内篇》中对图中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描述:“……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文中描述的物质是  金刚石  (填名称)。
(3)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c和d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  分子构成  不同。
(4)若物质f为碳酸钠,写出其阴离子符号  C  。
【答案】(1)CH4。
(2)金刚石。
(3)分子构成。
(4)C。
【分析】(1)根据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
(2)根据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是碳的单质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解:(1)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物质a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据图可知,物质a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CH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则碳元素化合价为﹣4,所以若a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H4。
(2)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是碳的单质,所以b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金刚石、石墨、C60等,由于“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所以文中描述的物质只能是金刚石。
(3)物质c和d是碳的氧化物,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d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4)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钠离子是阳离子,碳酸根离子是阴离子,1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符号为C。
故答案为:(1)CH4。
(2)金刚石。
(3)分子构成。
(4)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需要学生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28.请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1)能支持燃烧,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O2  ;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  ;
(3)武汉市推广使用“E10乙醇汽油”,乙醇是 C2H5OH  ;
(4)天气炎热,可用冰水降温.冰水是 H2O  ;
(5)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SO2、NO2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1)能支持燃烧,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具有助燃性和供给呼吸作用的氧气;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3)乙醇即是酒精,它的化学式的书写符合有机物的书写规则,“乙”即有2个碳原子,“醇”则是“﹣OH”;
(4)冰、水的化学式都为H2O,其实为纯净物; (5)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解答】解:(1)具有助燃性和供给呼吸作用的氧气的化学式为双原子的分子,为O2;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化学式书写“金左非右”,则为NaCl;
(3)乙醇的化学式的书写符合有机物的书写规则,“乙”即有2个碳原子,“醇”则是“﹣OH”,即C2H5OH;
(4)冰水其实为纯净物,因为其化学式都为H2O;
(5)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其化学式分别为SO2、NO2
故答案为:(1)O2;(2)NaCl;(3)C2H5OH;(4)H2O;(5)SO2、N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掌握氧气的用途和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了解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2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氦气、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请按下列要求填写相应的化学式。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O2  。
(2)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SO2  。
(3)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  He  。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CO2  。
【答案】(1)O2;
(2)SO2;
(3)He;
(4)CO2。
【分析】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够发出有颜色的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故表示为:O2;
(2)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故表示为:SO2;
(3)氦气属于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填充霓虹灯,故表示为:He;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表示为:CO2。
故答案为:(1)O2;
(2)SO2;
(3)He;
(4)CO2。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30.请用化学式填空: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可用于潜水的气体是  O2  ;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质是  C6H12O6  。
【答案】O2;C6H12O6。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式的书写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可用于潜水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式是O2;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质是葡萄糖,其化学式是C6H12O6。
故答案为:O2;C6H12O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1.请从H、N、O、C、Na五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一种具有挥发性的碱: NH3 H2O  ;一种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 CH4  ;一种能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盐: NaHCO3  。
【答案】NH3 H2O;CH4;NaHCO3。
【分析】根据氨水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且氨水具有挥发性,天然气属于气体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解:氨水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且氨水具有挥发性,化学式表示为:NH3 H2O;天然气属于气体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化学式为:NaHCO3。
故答案为:NH3 H2O;CH4;NaHC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化学知识。请用化学式填空:
(1)可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  NaHCO3  。
(2)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  NaCl  。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Ca(OH)2  。
(4)厨所洁厕灵中含有  HCl  。
【答案】(1)NaHCO3。
(2)NaCl。
(3)Ca(OH)2。
(4)HCl。
【分析】(1)根据可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碳酸氢钠进行分析;
(2)根据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氯化钠进行分析;
(3)根据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4)根据厕所洁厕灵中含有盐酸进行分析。
【解答】解:(1)可治疗胃酸过多的盐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2)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4)厕所洁厕灵中含有盐酸,化学式为HCl。
故答案为:(1)NaHCO3。
(2)NaCl。
(3)Ca(OH)2。
(4)H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3.化学用语表达:
(1)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  CO2  (填化学符号,下同);
(2)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H2O  ;
(3)小白鼠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够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O2  ;
(4)空气可分离出制硝酸和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N2  ;
(5)硫又称为硫磺,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化学符号为  S  。
【答案】(1)CO2;
(2)H2O;
(3)O2;
(4)N2;
(5)S。
【分析】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判断变化与空气组成成分的关系,由此确定空气的组成中所包含的物质。
【解答】解:(1)露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的白色薄膜为碳酸钙,是由于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的,因此可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放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由于饼干吸收水蒸气而变潮,因此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3)氧气能供给呼吸,小白鼠在某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定的时间,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4)以空气为原料可以生产硝酸和氮肥,这说明空气中有氮气;
(5)硫又称为硫磺,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化学符号为S。
故答案为:(1)CO2;
(2)H2O;
(3)O2;
(4)N2;
(5)S。
【点评】本题很简单,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属于基础性考查题。
三.解答题(共3小题)
3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H、C、O、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  H2  。
(2)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Ca(OH)2  。
(3)厨房中常用的食盐  NaCl  。
(4)有毒性的气体  CO(或Cl2)  。
【答案】(1)H2;
(2)Ca(OH)2;
(3)NaCl;
(4)CO(或Cl2)。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进行分析;
(2)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的化合物叫做碱进行分析;
(3)根据食盐是氯化钠进行分析;
(4)根据有毒性的气体有一氧化碳或氯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故答案为:H2;
(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的化合物叫做碱,熟石灰(氢氧化钙的俗称)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故答案为:Ca(OH)2;
(3)厨房中常用的食盐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NaCl;
(4)有毒性的气体有一氧化碳(CO)或氯气(Cl2),故答案为:CO(或Cl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等,注意理解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的化合物叫做碱。
35.某同学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2)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Mg(OH)2  。(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1)质子数;
(2)Mg(OH)2。
【分析】根据元素的区别以及化学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
(2)此刻钟面上的时针指向的是氧元素,分针指向的是镁元素,秒针指向的是氢元素,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镁,故填:Mg(OH)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元素的知识以及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6.利用各种图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手段。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单质  ;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为 78%  。
(2)D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N2O5  。
【答案】(1)单质;氮气。
(2)N2O5。
【分析】(1)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
(2)根据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解答】解:(1)A点对应的物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表示该物质是单质,其为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故答案为:单质;氮气。
(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D点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5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N2O5,故答案为:N2O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等,注意利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解题。
四.多选题(共4小题)
(多选)37.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u B.He C.H D.C60
【答案】AB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He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可表示氦元素,表示一个氦原子,还能表示氦气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D、该符号是碳60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多选)38.绿原酸(C16H18O9)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1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D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
B、绿原酸(C16H18O9)是由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C、绿原酸(C16H18O9)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8:9,说法错误;
D、1个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说法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选)39.L﹣脯氨酸(化学式为C6H9NO2)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高效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下列关于L﹣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脯氨酸中有二氧化氮分子
B.L﹣脯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一个L﹣脯氨酸分子中共有18个原子
D.L﹣脯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9:1:2
【答案】BC
【分析】A、根据L﹣脯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个L﹣脯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L﹣脯氨酸是由L﹣脯氨酸分子构成的,不含二氧化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L﹣脯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9):(14×1):(16×2)=72:9:14:32,则L﹣脯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个L﹣脯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L﹣脯氨酸分子中共有18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L﹣脯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9):(14×1):(16×2)=72:9:14:3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多选)40.如图1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图2是一种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失的物质类别Y为酸,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O7
B.反应Ⅰ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
C.常用的“84”消毒液会水解得到次氯酸(HClO),HClO在图1中对应的点是N
D.反应Ⅱ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2CuCl2+O22CuO+2Cl2
【答案】AD
【分析】A、根据 HCl属于Y,说明缺失的物质类别Y为酸,物质X属于氧化物,进行分析;
B、根据CuO+2HCl=CuCl2+H2O进行分析;
C、根据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进行分析;
D、根据2CuCl2+O22CuO+2Cl2进行分析。
【解答】解:A.HCl属于Y,说明缺失的物质类别Y为酸,物质X属于氧化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的化学式为Cl2O7,故A正确;
B.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反应前后铜元素均显+2价,氧元素均显﹣2价,氢元素均显+1价,氯元素均显﹣1价,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故B错误;
C.常用的“84”消毒液会水解得到次氯酸(HClO),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不是图1中对应的N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C错误;
D.反应Ⅱ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2CuCl2+O22CuO+2Cl2;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价规律和原则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五.实验题(共1小题)
41.铬元素符号Cr,铬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金属。铬的活动性在锌和铁之间;铬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rCl2,产生的CrCl2会进一步被氧化成Cr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rCl2+4HCl+O2=4CrCl3+2H2O。
根据铬元素的化合价与相应化合物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的价类二维图,如图:
(1)请在表格中写出A和C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 A C D E M N
化学式
 Cr 
 Cr2O3 
Cr(OH)2 Cr(OH)3 CrSO4 CrCl3
颜色 钢灰色 绿色固体 棕色 灰绿色 蓝色 绿色
溶解性 —— —— 难溶 难溶 溶 溶
(2)F物质为重铬酸钾(K2Cr2O7),其中Cr的化合价为  +6  ,溶于水呈橙色溶液,该物质可用于检测酒精含量,交警查酒驾吹气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当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则为酒驾,其反应的原理为:C2H5OH+2K2Cr2O7+8H2SO4═2CO2+2  Cr2(SO4)3  +11H2O+2K2SO4。请写出横线上的物质的化学式。
(3)请根据上表中物质的性质,选用实验室常见试剂,设计2种可以得到硫酸铬Cr2(SO4)3的方案:
方案 预期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的实验现象
1
 2Cr(OH)3+3H2SO4=Cr2(SO4)3+6H2O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2
 Cr2O3+3H2SO4=Cr2(SO4)3+3H2O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答案】(1)Cr;Cr2O3;
(2)+6;Cr2(SO4)3;
(3)1、2Cr(OH)3+3H2SO4=Cr2(SO4)3+6H2O;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2、Cr2O3+3H2SO4=Cr2(SO4)3+3H2O;.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分析】(1)根据物质的类别、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2)根据化合价原则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3)根据金属氧化物、碱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分析。
【解答】解:(1)如图所示,A是铬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铬单质化学式是Cr;C是+3价铬的氧化物,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所以化学式为:Cr2O3;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重铬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化合价为x,则(+1)×2+2x+(﹣2)×7=0,x=+6;
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钾原子、铬原子、硫原子的个数分别是2、22、47、4、2、8,反应后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钾原子、铬原子、硫原子的个数分别是2、22、23、4、0、2,故还差4个铬原子,6个硫原子,24个氧原子,除以化学计量数得出化学式是;Cr2(SO4)3;
(3)根据题意可知,若得到硫酸铬则需要三价的铬元素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铬或是氧化铬与稀硫酸反应,根据碱和酸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氯化铬是绿色的可判断硫酸铬的颜色也是绿色。所以,1、2Cr(OH)3+3H2SO4=Cr2(SO4)3+6H2O;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2、Cr2O3+3H2SO4=Cr2(SO4)3+3H2O;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故答案为:(1)Cr;Cr2O3;
(2)+6;Cr2(SO4)3;
(3)1、2Cr(OH)3+3H2SO4=Cr2(SO4)3+6H2O;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2、Cr2O3+3H2SO4=Cr2(SO4)3+3H2O;.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式、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应加强学习,提高书写的能力。
六.科普阅读题(共2小题)
4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含氯新型灭菌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主要成分为ClO2。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其熔点﹣59℃,沸点11℃。ClO2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碳酸钠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1)含氯新型灭菌消毒剂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ClO2读作  二氧化氯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Na2CO3  。从微观角度看,ClO2与氯气(Cl2)都由  分子  构成(填“原子”或“分子”或“离子”),ClO2右下角的“2”表示  一个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
(3)ClO2的物理性质是  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  (只写出一点)。
(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A  (填字母序号)。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
C.过氧乙酸(C2H4O3)
(5)ClO2的储存方法为  避光密封保存  。
【答案】(1)混合物;
(2)二氧化氯;Na2CO3;分子;一个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
(4)A;
(5)避光密封保存。
【分析】(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与意义进行分析。
(3)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
(4)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
(5)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1)含氯新型灭菌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主要成分为ClO2,还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或“某酸某”等,原子个数不能漏,ClO2 读作二氧化氯;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微观角度看,ClO2与氯气(Cl2)都由分子构成;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一个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ClO2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1 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 ClO2,其熔点﹣59℃,沸点11℃,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均属于ClO2的物理性质;
(4)A、84消毒液(含NaClO)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符合题意;
B、双氧水(H2O2)不含有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不符合题意;
C、过氧乙酸(C2H4O3)不含有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由题干可知,ClO2见光易分解,故储存ClO2应避光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1)混合物;
(2)二氧化氯;Na2CO3;分子;一个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
(4)A;
(5)避光密封保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分类知识、化学式的书写以及题中信息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3.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染水中包含大量放射性物质,其中有大量的氚原子,氚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从人体内部对人造成辐射损害,导致细胞死亡、DNA遗传损伤。
(1)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一  周期。
(2)下列关于氚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
A.一个氚原子只有1个电子
B.由2个氚原子可以构成1个超重氢分子,这种超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所量为2
C.氚的阳离子只有原子核,没有电子
D.由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计算出氚的中子数为2
(3)核污染水中还有一类危害较大的是碘﹣131(131为相对原子质量),碘的原子序数为53,则中子数  78  。
(4)核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镭(Ra)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该金属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RaO  。
【答案】(1);一;
(2)AC;
(3)78;
(4)RaO。
【分析】(1)根据氚原子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进行分析。
(2)根据氚原子属于氢元素,原子的相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以得出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
(3)根据在原子结构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氚原子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所以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都为1,所以氚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
(2)A、氚原子属于氢元素,所以氚原子和氢原子核外的结构相同,都只有一个电子,故A正确;
B、原子的相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所以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个氚原子可以构成1个超重氢分子,则超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故B错误;
C、氚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在形成阳离子时会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所以氚离子中只有原子核,没有电子,故C正确;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以得出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能得出中子数,故D错误;
(3)在原子结构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碘﹣131的原子序数为53,则质子数也等于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所以中子数为:131﹣53=78;
(4)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在化合物的化合价一般为﹣2,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知,该氧化物中镭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aO。
故答案为:(1);一;
(2)AC;
(3)78;
(4)R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