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6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6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31 17: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试管,后固定加热
C.制备气体时,先向装置中加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CO还原CuO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CO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氢气验纯 B.量取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B.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直到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测定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氢气的验纯
C.量取5.5mL液体 D.向试管口滴加液体
5.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其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验甲烷的纯度
C.称量氯化钠 D.滴加液体
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见方法,下列推理和归纳合理的是(  )
A.H2、CO都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质子、中子和电子存在于原子中,则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8.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后将导管浸入水中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气体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氢气验纯 B.二氧化碳验满
C.称量氢氧化钠 D.倾倒液体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验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铁丝在O2中燃烧 D.玻璃管连接胶管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做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前要验纯,则做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前也要验纯
C.盐酸是一种酸,可用于除水垢,醋酸也是一种酸,也可用于除水垢
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1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相关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室制H2 收集H2 点燃酒精灯 H2的验纯
A.A B.B C.C D.D
1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先检验氢气纯度,再点燃
B.将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中,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氢气验纯
C.加入块状药品 D.量取10mL液体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氢气验纯
C.气体的验满 D.处理废弃药品
16.人的五官在化学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于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用耳听 B.用鼻闻
C.用眼看 D.用嘴吹
1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氢气验纯 D.加热固体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高锰酸钾属于氧化物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19.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CO、CO2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相似
三.实验题(共1小题)
20.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点燃氢气前必须先     。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试管,后固定加热
C.制备气体时,先向装置中加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CO还原CuO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CO
【答案】C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试管,后固定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还原CuO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CO,以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氢气验纯 B.量取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液体
【答案】A
【分析】A、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B.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直到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然后再测定
【答案】B
【分析】A、根据氢气检验时的声音的强弱进行判断,
B、根据两者溶于水的温度情况进行分析,
C、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进行分析,
D、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A、点燃气体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没有听到任何声响,也可能没有收集到氢气,故A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根据温度的不同可以区分,故B正确,
C、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滤液蒸干会造成氯化钠晶体的飞溅,故C错误,
D、pH试纸用水湿润后后,会稀释待测的溶液,使测得的pH值不准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可燃气体的验纯、pH值的测定、蒸发操作等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要加强识记。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氢气的验纯
C.量取5.5mL液体 D.向试管口滴加液体
【答案】B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B、根据氢气的验纯方法来分析;
C、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C、量取5.5mL液体试剂要选择1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其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
【答案】B
【分析】A、根据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碱的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选项推理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其纯度,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验甲烷的纯度
C.称量氯化钠 D.滴加液体
【答案】B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见方法,下列推理和归纳合理的是(  )
A.H2、CO都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质子、中子和电子存在于原子中,则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A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发光、放热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则H2、CO 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故选项说法正确。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质子、中子和电子存在于原子中,但所有原子中不是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8.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后将导管浸入水中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气体
【答案】A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加热试管中液体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氢气验纯 B.二氧化碳验满
C.称量氢氧化钠 D.倾倒液体
【答案】A
【分析】A、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从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去分析;
D、从取用液体药品时的注意事项去分析。
【解答】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由于氢氧化钠是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图中放反了,且没放到玻璃器皿中,说法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有对准手心,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验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铁丝在O2中燃烧 D.玻璃管连接胶管
【答案】C
【分析】A、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导管连接胶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
D、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做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前要验纯,则做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前也要验纯
C.盐酸是一种酸,可用于除水垢,醋酸也是一种酸,也可用于除水垢
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答案】C
【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中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解答】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B、做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前要验纯,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则做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前不需要验纯,故选项推理错误。
C、盐酸是一种酸,可用于除水垢,醋酸也是一种酸,也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也可用于除水垢,故选项推理正确。
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相关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室制H2 收集H2 点燃酒精灯 H2的验纯
A.A B.B C.C D.D
【答案】B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的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分析;
B、根据氢气的密度分析;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氢气的验纯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的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方法,说法错误;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法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用火柴引燃,说法错误;
D、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先检验氢气纯度,再点燃
B.将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中,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答案】C
【分析】A、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来分析;
B、根据连接仪器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点燃氢气,先检验氢气纯度,再点燃,以防氢气不纯,点燃时发生爆炸,故A正确;
B、将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中,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故B正确;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停止加热,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C错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氢气验纯
C.加入块状药品 D.量取10mL液体
【答案】B
【分析】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10mL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氢气验纯
C.气体的验满 D.处理废弃药品
【答案】B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验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处理废弃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氢气验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如果声音很小,说明气体较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气体的验满,应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处理废弃药品,应倒入指定容器中,不能倒入下水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6.人的五官在化学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于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用耳听 B.用鼻闻
C.用眼看 D.用嘴吹
【答案】A
【分析】A、根据检验气体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解:A、检验气体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气体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氢气验纯 D.加热固体
【答案】C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高锰酸钾属于氧化物
【答案】D
【分析】A、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体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大量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高锰酸钾由钾、锰、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氧化物的特征、元素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19.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CO、CO2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相似
【答案】AC
【分析】A.根据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判断;
D.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故选项推理正确;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但并不是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如金刚石,故选项推理错误;
C.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的化学性质、碳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共1小题)
20.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点燃氢气前必须先  检验气体的纯度  。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
【答案】(1)检验气体的纯度;
(2)三分之一。
【分析】(1)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故答案为:
(1)检验气体的纯度;
(2)三分之一。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