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氧化反应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2.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氧气与空气属于交叉关系
C.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4.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剧烈氧化的是( )
A.物质燃烧 B.金属生锈 C.急促呼吸 D.食物腐烂
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6.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化反应都会发光、放热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酿酒和酿醋都是氧化反应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
7.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碳酸→水+二氧化碳
9.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物质
A 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B 大气污染物 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D 氧化反应 食物变质、金属生锈、木炭燃烧
A.A B.B C.C D.D
10.下列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水→碳酸
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碳酸钙二氧化碳+氧化钙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11.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光合作用 B.酒精燃烧 C.金属锈蚀 D.呼吸作用
12.氧化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
A.农家肥料的腐熟
B.粮食酿酒和酿醋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做饭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4.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家肥的腐熟属于氧化反应
B.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发光放热的变化都是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不易察觉是因为不放热
15.已知:氧化还原反应为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大椭圆形代表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Fe+CuSO4=Cu+FeSO4所对应的反应类型应放入区域( )
A.a B.b C.c D.d
16.化学上规定,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O2
B.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O2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
D.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
17.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8.如图是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阶段Ⅰ】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Ⅱ】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Ⅲ】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价的原因是电子转移。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得反应叫还原反应。
(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H2O化学变化中,H2发生了 反应。
(2)电子转移是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本质原因。失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
(3)根据化合价升降说,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乙是 反应。
(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
B.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是有利的
C.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
D.电子转移说是从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9.物质类别与元素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视角,如图是氮元素及部分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
(1)N2O5可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写出A的化学式: ,则N2O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有元素化合价上升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有元素化合价下降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则置换反应 (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小艾预测N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理论依据是 (用文字作答)。
(3)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用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由NO2和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若生成的NaNO3与NaNO2个数比为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三.实验题(共1小题)
20.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的设计除考虑实验目的外,还要考虑实验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填“B”C”“D”)归为一类,依据是: 。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稀释浓硫酸
A B C D
(2)观察所给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
①Ne,HF、H2O、 、CH4;
②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按照此定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A
【分析】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因此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故选项正确;
B、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它们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反应的类型、物质的分类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氧气与空气属于交叉关系
C.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A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因此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包含关系,不属于交叉关系;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包含关系;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属于并列关系。
【解答】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因此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正确;
B、氧气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交叉关系;故选项错误;
C、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D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
B、根据爆炸的范围进行解答;
C、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分进行解答;
D、根据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进行解答.
【解答】解: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故A正确;
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气球爆炸,故B正确;
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分可知: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就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分,一般中有特殊,记住特殊物质及特殊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4.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剧烈氧化的是( )
A.物质燃烧 B.金属生锈 C.急促呼吸 D.食物腐烂
【答案】A
【分析】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解答】解:A、物质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金属生锈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C、急促呼吸是人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反应过程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的分类、缓慢氧化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答案】D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水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化反应都会发光、放热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酿酒和酿醋都是氧化反应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
【答案】A
【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都会发光,如人的呼吸作用,没有发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酿酒和酿醋,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属于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没有化合价的改变,错误;
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化合价的改变,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有化合价改变,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的特点是双交换价不变,化合价不发生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碳酸→水+二氧化碳
【答案】C
【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碳酸→水+二氧化碳,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物质
A 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B 大气污染物 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D 氧化反应 食物变质、金属生锈、木炭燃烧
A.A B.B C.C D.D
【答案】D
【分析】A、根据物质的颜色进行分析;
B、根据大气污染物的种类进行分析;
C、根据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的种类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高锰酸钾为暗紫色固体,故该选项错误;
B、粉尘、二氧化硫均属于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该选项错误;
C、蒸发皿、燃烧匙均是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不能直接进行加热,故该选项错误;
D、食物变质、金属生锈、木炭燃烧均为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学生需注意相关物质的类别并能够明确区分各物质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10.下列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水→碳酸
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碳酸钙二氧化碳+氧化钙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答案】B
【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蜡烛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光合作用 B.酒精燃烧 C.金属锈蚀 D.呼吸作用
【答案】A
【分析】根据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光合作用生成了氧气,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该反应是酒精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金属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氧化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
A.农家肥料的腐熟
B.粮食酿酒和酿醋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做饭
【答案】C
【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A.农家肥料的腐熟,是农家肥和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故错误;
B.粮食酿酒和酿醋,是粮食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故错误;
C.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变浑浊,反应中没有涉及到氧气参与,不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D.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做饭,是天然气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C
【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虽然含氧元素,但是氯酸钾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故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选项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是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选项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家肥的腐熟属于氧化反应
B.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发光放热的变化都是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不易察觉是因为不放热
【答案】A
【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解答】解:A、农家肥的腐熟,是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是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但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缓慢氧的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较慢,人们不易察觉,缓慢氧化也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特征、分类和化合反应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已知:氧化还原反应为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大椭圆形代表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Fe+CuSO4=Cu+FeSO4所对应的反应类型应放入区域( )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复分解反应中各种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升降,所以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一定有升降,所以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属于置换反应;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单质,而单质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不为零,故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由题意可知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氧化还原反应包含置换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其它反应类型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6.化学上规定,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O2
B.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O2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
D.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根据化合价的是否发生了变化判定哪些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6价、+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
D、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锌元素由0价变为+2价,氢元素由+1价变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的新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结合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如CO2+H2O═H2CO3,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如H2CO3═CO2↑+H2O,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C、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则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8.如图是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阶段Ⅰ】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Ⅱ】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阶段Ⅲ】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价的原因是电子转移。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得反应叫还原反应。
(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H2O化学变化中,H2发生了 氧化 反应。
(2)电子转移是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本质原因。失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会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
(3)根据化合价升降说,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乙是 置换 反应。
(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CD 。
A.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
B.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是有利的
C.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
D.电子转移说是从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答案】(1)氧化;
(2)升高;
(3)置换;
(4)ACD。
【分析】(1)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中的得失氧说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价升降说和电子转移说分析;
(3)根据四种基本类型的特点分析;
(4)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解答】解:(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H2O的化学变化中,H2与氧结合生成了水,发生了氧化反应;
(2)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可见,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后,其化合价会升高;
(3)因为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置换反应有单质参与和单质生成,所以一定有化合价变化,因此乙为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丁)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甲或丙\(丙或甲)中,有的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反应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A.由题干信息可知,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故正确;
B.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一定是有利的,例如金属的锈蚀等,故错误;
C.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可见,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故正确;
D.电子转移说是从电子得失(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故正确;
故选:ACD;
故答案为:
(1)氧化;
(2)升高;
(3)置换;
(4)ACD。
【点评】此题属于信息习题,学生应能利用信息结合化合价的判断来分析反应类型的判断,注意知识的灵活使用来解答。
19.物质类别与元素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视角,如图是氮元素及部分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
(1)N2O5可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写出A的化学式: HNO3 ,则N2O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N2O5=2NaNO3+H2O 。
(2)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有元素化合价上升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有元素化合价下降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则置换反应 一定 (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小艾预测N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理论依据是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可下降,也可上升 (用文字作答)。
(3)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用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由NO2和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若生成的NaNO3与NaNO2个数比为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3:2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HNO3;2NaOH+N2O5=2NaNO3+H2O;
(2)一定;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可下降,也可上升;
(3)3:2。
【分析】(1)根据N2O5的性质、A的类别分析;
(2)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A属于酸,且氮元素显+5价,故A为硝酸,化学式为:HNO3;五氧化二氮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N2O5=2NaNO3+H2O。
(2)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又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可下降为﹣3价,也可上升为+4价、+2价等,故氮气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所以氮气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既可下降,也可上升。
(3)生成NaNO3和NaNO2的个数比为1:9,假设生成NaNO3的个数为1,由化学方程式:2NO2+2NaOH=NaNO2+NaNO3+H2O可知,该反应中,生成NaNO2的个数为1,参加反应的NO2的分子个数为2,则NO2+NO+2NaOH=2NaNO2+H2O的反应中,生成NaNO2的个数为8,则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O的分子个数为4,参加反应的NO2的分子个数为4,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分子个数之比为:6:4=3:2。
故答案为:(1)HNO3;2NaOH+N2O5=2NaNO3+H2O。
(2)一定;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可下降,也可上升;
(3)3:2。
【点评】本题考查氮其化合物性质的综合应用、化学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提取图象信息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三.实验题(共1小题)
20.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的设计除考虑实验目的外,还要考虑实验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C (填“B”C”“D”)归为一类,依据是: 均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实验 。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稀释浓硫酸
A B C D
(2)观察所给粒子排列规律,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
①Ne,HF、H2O、 NH3 、CH4;
②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按照此定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 。
A.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答案】(1)C;均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实验;
(2)NH3;B。
【分析】(1)化学实验的设计除考虑实验目的外,还要考虑实验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据以上分析解答;
(2)①根据给定物质的分子中原子的总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1)化学实验的设计除考虑实验目的外,还要考虑实验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C归为一类,依据是:都有减少对空气污染的设计;
(2)①根据给定物质的分子构成可以看出,从Ne,HF、H2O、CH4,原子的总数在逐渐的增大,因此水分子中有3个原子,甲烷分子中有5个原子,因此所缺少的为含有4个原子的分子,可以为NH3;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即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其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故答案为:
(1)C;均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实验;
(2)NH3;B。
【点评】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及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