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答题模板
例题: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计算步骤 标准答案 注意事项
(1)设:设未知量 (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比例关系,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① 2KMnO4K2MnO4+MnO2+O2↑② 316③ 32 7.9 g④ x = x=0.8 g④ 答: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8 g氧气。⑤ ①设未知量不能带单位 ②写对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③不要漏掉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④必须用纯净物的质量计算,计算结果要带单位 ⑤不能漏写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Mg—24 P—31 S—32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1.(2024新疆中考)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原理是Fe+CuSO4FeSO4+Cu。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40 g硫酸铜的溶液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
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2.(2024贵州中考)我国重载铁路加氢站今年投入了商业运营。机车加注80 kg氢气作燃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理论上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3.(2024青海中考)在“神舟”飞船内,用盛有LiOH的过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O2+2LiOHLi2CO3+H2O。计算吸收88 g CO2,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4.若通电分解水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g,则同时可得到多少升的氢气 (已知氢气的密度0.089 g/L,结果精确到0.1)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之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之比
2.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
A.23∶9 B.16∶9
C.32∶9 D.46∶9
3.在化学反应A+3B2C+3D中,已知8 g A跟0.3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 g D。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18 B.112
C.40 D.56
4.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 g A和10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
A.12 g B.18 g C.16 g D.26 g
5.(1)质量相等的三种物质:①H2O2、②KMnO4、③H2O,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2)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6.工业上煅烧25 t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共制得11.2 t CaO(杂质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求:
(1)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
(2)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7.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加热一段时间固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 g。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克
(2)根据(1)计算结果,判断剩余固体混合物含有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8.(化学观念)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50 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提示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 )
A.15 g B.8 g C.6 g D.12 g
【详解答案】
基础达标
1.解:设理论上得到铜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160 64
40 x
= x=16 g
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为16 g。
2.解:设理论上需要水的质量是x。
2H2O2H2↑+O2↑
36 4
x 80 kg
= x=720 kg
答:理论上需要水的质量是720 kg。
3.解:设需要LiOH的质量为x。
2LiOH+CO2Li2CO3+H2O
48 44
x 88 g
= x=96 g
答:需要LiOH的质量是96 g。
4.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
2H2O2H2↑+O2↑
4 32
x 16 g
=
x=2 g
氢气的体积是≈22.5 L
答:同时可得到22.5 L的氢气。
能力提升
1.C 解析: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故选C。
2.B 解析:R跟M的质量比为11∶9,生成4.4 g R同时生成M的质量为3.6 g。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此反应中Y∶M=6.4 g∶3.6 g=16∶9。故选B。
3.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C的质量为8 g+0.3 g-2.7 g=5.6 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
A+3B2C+3D
12 2x
0.3 g 5.6 g
=,x=112。故选B。
4.C 解析:根据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与B2的质量为m g∶m g=1∶1,现将8 g A和10 g B2充分反应,B2有剩余,8 g A能与8 g B2完全反应生成16 g AB。故选C。
5.(1)③①② (2)磷
解析:(1)根据所给物质写出这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O2的化学计量数为1进行配平;计算每种物质与O2的质量比,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2H2O22H2O+O2↑
68 32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2H2O2H2↑+O2↑
36 32
生成32 g的O2所需3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68 g、316 g、36 g,所以完全分解后所制得氧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①②。
(2)4P+5O22P2O5
124 160
24.8 32
3Fe+2O2Fe3O4
168 64
84 32
2Mg+O22MgO
48 32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相同质量的氧气,所需三种物质的质量大小为铁>镁>磷,所以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磷>镁>铁。
6.解:(1)设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x 11.2 t
=
x=20 t
(2)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1)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20 t。
(2)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7.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O2的质量为29.6 g-28 g=1.6 g。
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是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1.6 g
= x=15.8 g
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是15.8 g。
(2)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或KMnO4、K2MnO4和MnO2)
8.A 解析: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钙元素质量为50 g×50%=25 g,最终生成氧化钙质量为25 g÷=35 g,将50 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 g-35 g=1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