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综合检测卷
时间:45 min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 安全重于一切。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B. C. D.
2.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 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 太阳能热水器使水温上升的热量
C. 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D.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3. 2024 年 5 月 12 日是第 16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
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厨房安全:察觉煤气泄漏,立即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泄漏处
B. 火灾安全:高层住户的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 饮食安全: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
D. 实验安全:不小心打翻了实验台上燃着的酒精灯立即撤离现场
4.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向粘有蜡烛的烧杯中加入水并点燃蜡烛,装置如图。蜡烛燃烧至水面
处时熄灭,其主要原因是( )
A. 蜡烛与氧气隔绝 B. 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C. 蜡烛没有可燃性 D. 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96/104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5. 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开创了辉煌的化学工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发生了分解反应
B. 煤的气化和液化不同于一般的状态改变,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C.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却相对不足
D. 石油化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塑料、油漆、合成纤维等
6. 课外小组以“探索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了解燃烧及燃烧安全。下列说法合
理的是( )
A. 燃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B. 紧闭厨房门窗,防止风吹灭灶具火焰
C. 燃气灶火焰呈黄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 储运液化石油气时应张贴“当心易燃物”标志
7. 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着火点:白磷 40℃,红磷 260℃ )。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
A.①②处对比可探究燃烧需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②③处对比可探究燃烧需要接触空气
C.加导管,往③处通入O2 ,白磷能燃烧
D.小气球可以防止生成的P2O5 污染空气
97/104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8.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A. 将煤块做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 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燃着的蜡烛罩上铁丝后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铁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 振荡时白磷燃烧,停止振荡后火焰熄灭,说明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9. 如图为粉尘爆炸实验:将蜡烛点燃放入塑料筒内,盖上硬纸板,吹入空气,面粉吹起的瞬
间发生爆炸,硬纸板被冲开,蜡烛熄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蜡烛的作用是使面粉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B. 吹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C. 面粉爆炸和轮胎爆炸的原理完全相同
D. 面粉厂的生产车间应张贴禁止烟火标志
10.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氢气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D.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98/104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1. 化学在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催化重整法制氢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1:CH 催化剂3OH CO ↑+ 2H2 ↑ ;反应 2:CO + H2O 催化剂 CO2 + H2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反应 1 中生成的 CO 和H2的质量比为 7: 1
B.上述反应中,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通过上述两步重整制氢,32 g 甲醇(CH3OH)理论上最终可制得 4 g 氢气
D.氢能的最大优点是环保
12.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科学家以太阳能为热源,利用纳米级Fe3O4,
可获得氢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O 太阳能4 6FeO+ O2 ↑
B.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 ↑+ O2 ↑
C.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D.Fe3O4、FeO 在整个过程中可循环利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3. 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天然气,它们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为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配成乙醇汽油。
①车用乙醇汽油是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104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4. 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先引燃艾绒,艾绒容易被点燃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吹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新研发的森林灭火电磁炮,可将装有超细干粉灭火剂炮弹打到森林大火中,覆盖在
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火灾发生,游客进入森林旅游时应
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1)图甲表示“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从获取能量和保护环境两个角度考虑,其重要意义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2)图乙表示击石取火,从燃烧条件分析敲打出火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丙 丁
(3)镁在氮气中燃烧,能够生成氮化镁固体,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图丙实验集气瓶
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你对燃烧条件的一个新
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如图丁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省略)验证“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用
长颈漏斗向烧杯中滴入 X 溶液,蜡烛燃烧得更剧烈,加入的 X 溶液是______________。
100/104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6.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促进制氢技术发展和氢能利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
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然途径。2023 年 3 月 25 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率
先在广州和昆明同时实现,这也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绿电”
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将光伏、风力发出的电用于电解水制氢,产生氢气的一端与电源的____极相连。电解水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宏观角度看,水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
(2)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
分子间的间隔变____(填“大”或“小”)。
(3)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氢气燃烧能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 2 小题,共 27 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红磷的着火点是 260℃;P2O5能溶于水,且有毒性。
101/104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交流讨论】
(1)图甲装置利用了铜片的________(填物理性质)。
(2)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靠近白磷,结果观察
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运用】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该反
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钾遇水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兴趣小组开展“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跨学科实践活动。
任务一:调查家用燃料变迁
调查发现泰兴地区家用燃料变迁历程为柴草→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查阅资料】
①煤直接燃烧时,产生氮、硫的氧化物(会形成酸雨)和粉尘。
②1kg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如表Ⅰ所示:
燃料 柴草 煤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热量(MJ/kg) 12 29 45~50 45~50
(1)天然气点燃之前要先______。
(2)液化石油气压缩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压缩”过程中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
(3)结合资料分析,家用燃料从煤变迁到天然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102/104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任务二:调查燃料合理使用
(4)西汉青铜雁鱼灯造型和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灯罩可自由开合,雁腹中盛放少量清水。
甲
①灯油含碳量高,灯油燃烧产生烟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闭灯罩灯火熄灭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雁腹中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5)某同学收集到以下几种调控燃烧的事例,完成表Ⅱ问题:
调控方式 用鼓风机给煤炉火送风 调节打火机出气阀 汽车气缸工作时柴油以雾状喷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控原理 增加氧气的量 调节燃料的量
(6)“化学链燃烧”技术是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 CuO Cu2O 载氧体的甲烷(CH4)“化
学链燃烧”技术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乙
①加热条件下,空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X 中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③“化学链燃烧”技术可避免空气直接与甲烷接触,与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相比,该技术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103/104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四、计算题(共 1 小题,共 7 分)
19.生产乙醇(C2H6O)的两个反应如下:
①C2H4 + H O 一定条件2 C2H6O; ②C H 催化剂6 12O6 2C2H6O+ 2CO2 ↑ 。
(1)若用反应①制取 23g 乙醇,理论上至少需要乙烯(C2H4)的质量是多少?
目标产物中所有原子的总质量
(2)原子经济性= × 100% ,它是绿色化学的重要指标。上述两个反应
反应物中所有原子的总质量
中,原子经济性更好的是反应____(填“①”或“②”)。
104/104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综合检测卷
时间:45min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安全重于一切。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B
答案:C
解析:A为禁止烟火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B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C为
国家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D为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故选C。
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使水温上升的热量
C.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D.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答案:C
解析:电熨斗通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太阳能热水器使水温上升过程中没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电能过程中只是能量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180/196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3.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
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厨房安全:察觉煤气泄漏,立即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泄漏处
B.火灾安全:高层住户的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饮食安全: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
D.实验安全:不小心打翻了实验台上燃着的酒精灯立即撤离现场
答案:C
解析:察觉煤气泄漏,立即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泄漏处,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A错误;高层
住户的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有更多的空气进入室内,使燃烧更剧烈,B错
误;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此过程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能食用,C正确;
不小心打翻了实验台上燃着的酒精灯,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不能立即撤离现场,D错误。
4.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向粘有蜡烛的烧杯中加入水并点燃蜡烛,装置如图。蜡烛燃烧至水面
处时熄灭,其主要原因是()
A.蜡烛与氧气隔绝
B.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C.蜡烛没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A
181/196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解析:向粘有蜡烛的烧杯中加入水并点燃蜡烛,蜡烛燃烧至水面处时熄灭,是因为水使蜡烛和
氧气隔绝,A正确。
5.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开创了辉煌的化学工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发生了分解反应
B.煤的气化和液化不同于一般的状态改变,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C.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却相对不足
D.石油化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塑料、油漆、合成纤维等
答案:A
解析: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分
解反应,A错误;煤的气化和液化不同于一般的状态改变,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
B正确;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却相对不足,C正确;石油化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塑料、
油漆、合成纤维等,D正确。
6.课外小组以探索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了解燃烧及燃烧安全。下列说法合
理的是()》
A.燃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B.紧闭厨房门窗,防止风吹灭灶具火焰
C.燃气灶火焰呈黄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储运液化石油气时应张贴当心易燃物标志
答案:D
解析:燃气具有可燃性,当其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时,遇到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燃气泄漏
时,不能立即开灯检查,A错误;厨房中应注意通风,提供充足的氧气,防止燃气不充分燃
18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