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3 Sound Body, Sound Mind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6课时 Oral communication 课型 口语交际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本单元围绕 “健康饮食习惯” 展开,通过对话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如 “healthy diet、junk food、be bad for、need to eat” 等,以及如何用英语讨论食物是否健康并给出建议。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饮食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健康饮食话题。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首先通过听力活动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然后通过填空练习巩固听力内容,加深对健康饮食词汇和句型的理解;最后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讨论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掌握 “apple” “banana” “meat” 等基础食物类词汇,能进行简单的食物名称表达。在语法层面,对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结构与用法有初步认知,可描述日常饮食行为。同时,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交流经验,能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课堂互动活动。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对健康饮食有朴素认知,知晓部分常见食物对身体的影响,这些都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未知】学生可能对一些健康饮食的专业词汇和表达不太熟悉,如 “junk food、balanced diet” 等,同时在运用英语进行较为复杂的讨论和给出建议时可能存在困难。 【能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健康饮食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能够听懂和参与关于健康饮食的对话,并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讨论食物是否健康并给出合理建议。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拼写并运用 “healthy diet、junk food、be bad for、need to eat” 等词汇和短语。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 “What should we eat every day ” “Is that okay ” 等句型进行交流。能听懂关于健康饮食的对话和指令,并做出正确反应。 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不同的饮食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 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如教材、网络、词典等)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与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健康饮食相关内容,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健康观念,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与健康饮食相关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 “healthy diet、junk food、be bad for、need to eat” 等。 熟练运用 “What should we eat every day ” “Is that okay ” 等句型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准确表达自己对健康饮食的看法和建议。 正确区分和运用不同的健康饮食词汇,避免混淆。 易错点: 对 “junk food” “healthy food” 等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出现偏差,可能会将一些并非垃圾食品的食物错误归类。 在使用 “be bad for” “be good for” 等短语时,容易混淆介词的用法。 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如含有宾语从句的句子,学生在理解和表达时可能会出现困难。 易忘点: 一些健康饮食相关的专业词汇,如 “balanced diet、nutrient” 等,学生容易遗忘。 一些句型的正确用法,如 “What should we do... ”“We need to... ” 等,学生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忘记。 健康饮食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建议,如 “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等,学生可能会忽视。 拓展点: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特色健康饮食,如日本的寿司、法国的葡萄酒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介绍一些健康饮食的新趋势,如素食主义、有机食品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的调查和研究,如调查学校周边的小吃摊是否健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农场常见食物的英文单词,如 carrot、cabbage、strawberry 等。能够将单词复习范围扩展到 “原始食材 + 深加工食品”,提升联想和表达能力。学生能够熟悉 “农场食材加工坊” 相关词汇,如 raw materials、processed products 等。能够用 “Maybe they will ask...” 句式猜测学生可能向营养师提出的问题,提升口语表达和预测能力。 任务一: Lead in 1.创设情境:校园农场的收获节 播放校园农场实拍视频:学生们采摘新鲜蔬菜(胡萝卜、卷心菜)、水果(草莓)的场景,穿插食堂阿姨用农场食材制作餐点的画面,最后出现学生们用餐镜头。
2.Sharp Eyes:复习食物单词 呈现视频中出现的食物实物图或卡片(如胡萝卜 carrot、卷心菜 cabbage、草莓 strawberry,快速闪现图片。学生看到图片后立即说出对应的英文单词,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强化单词记忆.
3.Free talk.
教师引导提问“The food in the farm grows directly from the soil, like carrots and strawberries. But the food we usually eat isn't just these. What other things related to "eating" can you think of ,学生思考回忆,将单词复习范围扩展到 “原始食材 + 深加工食品”。” 任务二: Pre-listening 1.Play a game. PPT 展示 “农场食材加工坊” 界面:左侧为 “新鲜食材区”(仅呈现农场收获的原始食材图:土豆、牛奶、小麦等),右侧为 “加工成果区”(学生补充)。
2.Activity 1 A Look and predict. 出示 "农场营养师咨询会" 海报(含李老师、李博士及学生剪影),小组讨论:"What questions will students ask the nutritionist about farm food " 用 "Maybe they will ask..." 句式猜测,教师记录合理猜测。 任务一:
观察学生在 Sharp Eyes 环节的反应速度和单词发音准确性,评估单词掌握程度。关注 Free talk 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拓展情况,判断是否达到知识和能力目标。 任务二: 观察学生在游戏环节对 “农场食材加工坊” 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评估小组讨论中使用目标句式的准确性和问题猜测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校园农场收获节的情境,播放实拍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农场食材从采摘到餐桌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Sharp Eyes 游戏快速复习食物单词,强化记忆。Free talk 环节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将单词学习与实际生活中的饮食相关内容联系起来。通过 PPT 展示 “农场食材加工坊” 界面,让学生了解食材的加工过程,为听力内容做铺垫。小组讨论猜测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引入听力话题。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内容,掌握关于健康饮食的重点句型,如 “What food is healthy ” “You should eat less of them.” 等。能够完成听力练习,如勾选听到的问题、填空等,提升听力理解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三:While-listening 1.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tick the questions you hear. 2.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3. Listen, read and take note. 4. Role play.
"广播台播报"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仿校园广播台,用清晰的语音朗读对话。
4. Activity 2 Group work,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5. Discuss if Kaibo's meals are healthy. If not, give your advice.
出示 "Kaibo 的午餐饭盒" 图片(三明治、炸鸡、糖果),小组讨论:"How to make Kaibo's lunch with farm ingredients " 用 "We can replace... with..." 句式提出替换建议(如用草莓替换糖果)。 任务三: 检查学生听力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听力理解能力。观察角色扮演中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利度。
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听力训练,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对话内容,掌握重点句型。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设计 “健康饮食小贴士” 海报。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海报制作,提升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能够用所学句型给出饮食建议,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句型等。能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知识运用和总结能力。 任务四:Post-listening 1.Group work- Make a "Healthy Eating Tips" poster.
制作 “健康饮食小贴士” 海报 每组学生用彩笔和纸张制作一张海报,内容包括: 列出一些健康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和不健康的食物(如垃圾食品、高糖饮料等)。 用课本中的句型给出饮食建议,例如: “Fruit and vegetables are healthy. We need to eat them every day.” “Chocolate and candies are bad for your teeth. You should eat less of them.” “We need to have a glass of milk, some eggs and bread for breakfast.”
2.情感教育。 任务五:Summary 师生共同通过练习题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词汇、句型、阅读技巧等。
任务四: 评估海报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创意性,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评估团队协作能力。 任务五: 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知识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回顾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制作海报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海报,强化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同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通过师生共同回顾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提升知识总结和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学习成果,增强学习自信心。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题: 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一天的饮食情况,并判断是否健康。 通过短文写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健康饮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题: 制作一张健康饮食的海报,用英语标注出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建议。 通过海报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拓展题: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其他国家的健康饮食文化,并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进行介绍。 通过资料查阅和短文写作,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以 “校园农场收获节” 为核心情境,从导入环节的实拍视频,到 Pre-listening 的 “食材加工坊”“营养师咨询会”,再到 Post-listening 的 “健康饮食海报”,情境线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真实、贴近生活的场景中自然融入学习,有效降低了语言学习的陌生感,提升了参与热情。活动从 “复习单词”(Sharp Eyes)到 “预测问题”(小组讨论),再到 “听力理解”(勾选、填空)、“语言运用”(角色扮演、替换建议),最后到 “综合输出”(制作海报),难度梯度清晰,符合 “输入 — 内化 — 输出” 的语言学习规律,既巩固了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听力、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 不足:小组活动(如讨论猜测问题、制作海报)中,部分性格活跃的学生主导发言,内向学生参与机会较少,可能导致个体练习时间不足,未能充分掌握目标句型。 改进:小组活动中采用 “轮流发言制”(如每人必须用 “Maybe they will ask...” 说一个问题),或设置 “小助手” 角色,让内向学生负责记录、展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输出机会;教师巡视时重点关注沉默学生,及时引导和鼓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