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案(4课时,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学案(4课时,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8 22:07:37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1课时 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________________,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____________(或除以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字母表示:(1)若a=b,则a+m=b+m,a-m=b-m;
(2)若a=b,则am=bm,=(m≠0)。
2.解方程的概念
定  义: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__________。
注  意: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类型之一 等式的性质
 用适当的代数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如果2x+3=4,那么2x=4+____________;
根据( )
(2)如果2x=5-3x,那么2x+________=5;
根据( )
(3)如果0.2x=10,那么x=________。
根据( )
 (1)由=,能否得到a=b?为什么?
(2)由a=b,能否得到=?为什么?
类型之二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解下列方程:
(1)x-8=24; (2)x=3;
(3)3x-4=x; (4)3+2x=6+x。
1.[2024·沈阳三模]已知a=b,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5a=5b B.a+4=b+4
C.b-2=a-2 D.=
2.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如果-=,那么x=__________;
根据(   )
(2)如果-2x=2y,那么x=________;
根据(   )
(3)如果x=3x+2,那么x-________=2。
根据(   )
1.[2023·海南]若代数式x+2的值为7,则x等于(   )
A.9 B.-9
C.5 D.-5
2.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由-1=2,得x-1=10
B.由8x+4=8,得2x+1=2
C.由=0,得x=3
D.由3x+9=24,得3x=24+9
3.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前面两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要使第三架也平衡,那么“?”处可以放的物体为(   )
A. B.
C. D.
4.解方程:
(1)x+7=26;   (2)-5x=20;
(3)-x-5=4; (4)x-3=4x。
5.在公式s=v0t+at2中,已知s=64,v0=24,t=2,求a的值。
6.[2023·嘉兴期末]小周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后,对等式5m-2=3m-2进行变形,得出“5=3”的错误结论,但他找不到错误原因,聪明的你能帮助他找到原因吗?小周同学的具体解答过程如下:
将等式5m-2=3m-2变形,
得5m=3m,(第一步)
∴5=3。(第二步)
(1)哪一步等式变形产生错误?
(2)请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7.(模型观念)幻方,最早源于我国,古人称之为纵横图。如图所示的幻方中,各行、各列及各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均相等,则图中a的值为________。
-1 -6 1
0 a -4
-5 2 -3
参考答案
【预习导航】
1.同一个代数式 同一个数 同一个不为0的数 
2.解方程 
【归类探究】
【例1】(1)(-3) 等式的基本性质1,两边都减3 (2)3x 等式的基本性质1,两边都加3x (3)50 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除以0.2
【例2】(1)能。理由如下:∵根据已知等式=得出c≠0,∴等式两边都乘c即可得出a=b。
(2)不能。理由如下:当c=0时,就不能得出=,只有当c≠0时,才能得出=。
【例3】(1)x=32 (2)x=6 (3)x=2 (4)x=3
【当堂测评】
1.D
2.(1)-2y 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10
(2)-y 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除以-2
(3)3x 等式的基本性质1,两边都减3x
【分层训练】
1.C 2.B 3.C 4.(1)x=19 (2)x=-4 (3)x=-27 (4)x= 5.a=8
6.(1)第二步等式变形产生错误。
(2)第二步产生错误的原因是:等式两边都除以一个可能等于零的m,等式不一定成立。
7.-2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移项的概念
定  义:把方程中的某一项__________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注  意:(1)移项是解方程中常用的一种变形,它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项时不要忘记移动的项要________。
类型之一 利用移项进行方程变形
 下列移项变形正确的是(   )
A.由5+3x-2y=0,得3x-2y=5
B.由-10x-5=-2x,得10x-2x=5
C.由7x+9=4x-1,得7x-4x=-1-9
D.由5x+4=9,得5x=9+4
类型之二 利用移项解方程
 解方程:
(1)-x+3=0;
(2)5x-2=8;
(3)3x-7+6x=4x-8。
【点悟】 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类型之三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将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颗,那么还多8颗;如果每人分3颗,那么还差12颗,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1.下列选项中,移项正确的是(   )
A.方程8-x=6变形为-x=6+8
B.方程5x=4x+8变形为5x-4x=8
C.方程3x=2x+5变形为3x-2x=-5
D.方程3-2x=x+7变形为x-2x=7+3
2.方程3x-5=2x+2变形为3x-2x=2+5。这步变形叫作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下列解方程的过程:
(1)5x-8=-3x-2;
解:移项,得5x+________=-2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x=______。
(2)3x+7=32-2x。
解:移项,得3x__________=32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x=______。
1.将方程3x+6=2x-8移项后,四位同学的结果分别是①3x+2x=6-8;②3x-2x=-8+6;③3x-2x=8-6;④3x-2x=-6-8,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方程3x=2x+7的解是(   )
A.x=4 B.x=-4
C.x=7 D.x=-7
3.解方程:
(1)x-2=3-x;
(2)-x=1-2x;
(3)x-2x=1-x;
(4)x-3x-1.2=4.8-5x。
4.在公式s=s0+vt中,s=100,s0=25,v=10,求t的值。
5.我们知道,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例如,将0. 转化为分数时,可设0.=x,则x=0.3+x,解得x=,即0.=。仿此方法,将0.化成分数是______。
6.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材,若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160 t;若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8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3,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
7.(模型观念)(1)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3,-9,27,-81,…,若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567,则这三个数中第一个数是__________;
(2)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4,-8,-12,-16,-20,-24,…,若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672,则这三个相邻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_;
(3)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2,4,-8,16,-32,…,若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384,则这三个数中,中间的一个数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预习导航】
改变符号 等式的基本性质1 变号 
【归类探究】
【例1】C
【例2】(1)x=3 (2)x=2 (3)x=-0.2
【例3】这个班共有20名小朋友。
【当堂测评】
1.B 2.移项 等式的基本性质1 3.(1)3x +8 8x 6  (2)+2x -7 5x 25 5 
【分层训练】
1.D 2.C
3.(1)x= (2)x=1 (3)x=-3 (4)x=2
4.t=7.5 5.
6.用新工艺的废水排量为480 t,用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为720 t。
7.(1)-81 (2)-228 (3)256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去括号时应注意的问题
注  意:去括号时应按去括号法则进行,系数乘括号里的每一项,要特别注意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要________。
类型之一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
(1)4-3(8-x)=5(x-2);
(2)3(2y+1)=2(1+y)+3(y+3);
(3)1-8=3(1-2x)。
类型之二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数字问题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的2倍多1,将两个数字对调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小36,求原两位数。
类型之三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公式变形问题
 在梯形面积公式S=(a+b)h中,
(1)已知S=30,a=6,h=4,求b的值;
(2)已知S=60,b=4,h=12,求a的值;
(3)已知S=50,a=6,b=a,求h的值。
【点悟】 把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再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解答。
1.对于方程4x+3(x-2)=5-(2+x),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
A.4x+3x-2=5-2+x
B.4x+3x-6=5-2-x
C.4x-3x+6=5-2-x
D.4x+3x-6=5-2+x
2.如果-2(x-1)与4-3(x-1)互为相反数,那么x的值为(   )
A. B.-
C.- D.
3.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9,把这个两位数加上27后,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
1.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
A.由4x+3(2x-3)=12-(x+4),得4x+6x-9=12-x+4
B.由6+2x=7-,得3x-4+2x=7-x+1
C.由2(10-0.5y)=-(1.5y+2),得20-y=-1.5y+2
D.由40-5(3x-7)=-4(x+17),得40-15x+35=-4x-68
2.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一个杯子的价格是(   )
A.51元 B.35元
C.8元 D.7.5元
3.利用去括号解方程:
(1)4x+3(2x-3)=12-(x+4);
(2)6+2x=7-;
(3)2-3(x+1)=1-2(1+0.5x)。
4.解方程:
(1)4(x-2)-[5(1-2x)-4(5x-1)]=0;
(2)2{3[4(5x-1)-8]-20}-7=1。
5.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4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5 h。已知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27 km/h。求:
(1)水流速度;
(2)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
6.(模型观念)计算:(-6)×-23。圆圆在做作业时,发现题中有一个数字被墨水污染了。
(1)如果被污染的数字是,请计算(-6)×-23;
(2)如果计算结果等于6,求被污染的数字。
参考答案
【预习导航】
变号 
【归类探究】
【例1】(1)x=-5 (2)y=8 (3)x=2
【例2】原两位数是73。
【例3】(1)b=9 (2)a=6 (3)h=
【当堂测评】
1.B 2.D 3.36 
【分层训练】
1.D 2.C
3.(1)x= (2)x=6 (3)x=0
4.(1)x= (2)x=1
5.(1)水流速度为3 km/h。
(2)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是120 km。
6.(1)-9 (2)被污染的数字是3。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分母:在方程的左、右两边都乘各个分母的______________,从而去掉分母。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不要漏乘,特别是不含分母的项。
去括号:去括号时应注意括号前的系数,系数乘括号里的每一项,同时应注意括号前的符号。如果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时,括号里的各项均要____________。
移  项: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移项必须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方程的左、右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x=。
注  意:解方程时,五个基本步骤并不一定完全用上,要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法。
类型之一 解分母为整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2024·沈阳期末]解方程:
(1)=;
(2)-=1。
类型之二 解分母为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
(1)-=1;
(2)-=1.2。
1.方程-1=在去分母时,方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   )
A.10 B.12
C.4 D.6
2.解方程:3x+=-。
解:两边都乘________,去分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x=_______。
3.当x=_______时,代数式与互为相反数。
1.将方程-=1去分母得到新方程6x-3-2x-2=6,其错误是因为(   )
A.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找错
B.去分母时,分子部分的代数式未添括号,造成符号错误
C.去分母时,漏乘了分母为1的数
D.去分母时,分子未乘相应的数
2.解方程:
(1)=;
(2)=-1;
(3)-=1;
(4)-2=-。
3.解方程:
(1)-1=;
(2)=。
4.某同学在解关于y的方程-=1时,去分母忘记将方程右边的1乘12,从而求得方程的解为y=10。求:
(1)a的值;
(2)方程正确的解。
5.(模型观念)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井深几何?这段话的意思是:用绳子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四尺,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绳一尺,井深几尺?那么该问题的井深是多少尺?
参考答案
【预习导航】
最小公倍数 改变符号 改变符号 
【归类探究】
【例1】(1)x=-1 (2)x=-3
【例2】(1)x= (2)x=5.5
【当堂测评】
1.B 2.12 12×3x+6(x-1)=3(x+1)-4(2x-1) 36x+6x-6=3x+3-8x+4 36x+6x-3x+8x=3+4+6 47x=13   3. 
【分层训练】
1.B
2.(1)x=2 (2)x=0 (3)x=-9 (4)x=
3.(1)x=97 (2)y=3
4.(1)a=1
(2)方程正确的解为y=-1。
5.井深是8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