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2.4 走近科学探究
1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 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硫酸铜化学
硫酸铜化学
硫酸铜化学
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著名化学家傅鹰
科学探究的步骤
2
猜想
与假设
5
分析
与论证
1
提出问题
3
制定计划
与设计实验
4
进行实验
与收集数据
7
表达
与交流
6
反思
与评价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探究
对于蜡烛的燃烧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 闻一闻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探究1(点燃前):蜡烛的物理性质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 白色、半透明、固体、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 蜡烛的硬度较小,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易切、石蜡浮于水面、没有溶解 探究1(点燃前):蜡烛的物理性质
探究2(燃着时):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描述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烛芯的变化、火焰的分层情况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燃着的部分及其火焰 发光,放热,石蜡熔化,烛芯变黑;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 石蜡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分为外 焰、内焰、焰心三层
思考:蜡烛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探究2(燃着时):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探究3(燃着时):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质
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并描述烧杯中的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探究3(燃着时):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质
探究4(熄灭后):探究白烟成分
熄灭蜡烛,观察并描述蜡烛熄灭时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蜡烛熄灭后,其颜色、长度等与点燃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熄灭蜡烛,观察现象 有白烟产生;蜡烛颜色不变,长度变短 石蜡是先熔化再汽化后燃烧;熄灭后石蜡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蜡烛重新燃烧 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
探究4(熄灭后):探究白烟成分
烟和雾的区别?
烟:固体小颗粒
雾:小液滴
【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产生的现象,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
实验(探究)报告
实验步骤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结论
点燃前 白色圆柱形固体,硬度小,略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量。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最高
燃烧时 石蜡熔化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生成无色的液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熄灭后 烛芯飘出白烟,用火点燃白烟,蜡烛被重新点燃 思考: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
蜡烛受热熔化变成液态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是化学变化。蜡烛为乳白色固态,难溶于水为物理性质,蜡烛具有可燃性为化学性质。
化学
学习特点
关注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关注
物质的变化
关注物质的变化
过程及其现象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前
变化时
变化后
是否有颜色的改变、气体或沉淀的生成以及发光、放热等现象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思考
1.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水 B.白酒 C.食盐水 D.澄清石灰水
2.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有( )
A.只有水 B.只有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大量灰烬
3. 把一根火柴梗插在酒精灯的灯焰内,待约1s 后取出,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碳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
A. 外焰 B. 内焰 C. 焰心 D. 没有区别,同时碳化
D
C
A
4.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推理
A
【解析】
就“拿磁铁拿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实验的操作,即是进行实验。
所以选A答案。
5. 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C
【解析】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我们要做到完整有序,不错过每个细节,这样,我们才可能有更多的发现,得到的结论才会更准确、更可靠。
所以选C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