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空气的组成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1 空气的组成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8 11:1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1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时1 空气的组成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并能准确说出空气中主要成分所占的大致比例。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够解释实验现象。
3.知道物质的组成;明确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你能捕捉你身边的空气吗?
人吹气球——鼓起来
扇子朝脸扇——有风
那么,空气由什么组成的呢?
为了弄清楚空气的成分,有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拉瓦锡(1743~1794),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近代化学之父。
一、空气组成的探究
实验1:将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部分银白色的液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减小了。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汞 + 氧气 氧化汞
加热
Hg O2 HgO
液态 气态 固态
银白色 红色
1.拉瓦锡空气成分的测定量
实验2:将红色粉末收集,再加强热
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得到的气体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减少的体积。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加热氧化汞
氧化汞 汞 + 氧气
加热
HgO Hg O2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气体成分 氮气(N2) 氧气 (O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CO2) 其他
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比 78% 21% 0.94% 0.03% 0.03%
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
空气成分示意图
2.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
3.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反应物角度:
生成物角度:
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物不能是气体,最好是固体,能产生压强差。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
红磷
原理:利用红磷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态五氧化二磷,使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暗红色固体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集气瓶
燃烧匙
止水夹
导管
烧杯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②集气瓶内装少量水,剩余容积分成五等份
④点燃红磷,迅速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⑤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③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实验现象及结论
操作 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 之前
打开弹簧夹 之后
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注意事项
(1)装置不能漏气
(2)集气瓶中只加少量水
(3)红磷应过量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5)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误差分析
操作 原因 结果
若红磷不足,氧气不能耗尽,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此时装置内的气体温度偏高,压强偏大,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红磷量少
装置漏气
集气瓶未冷却到室温后,就打开止水夹
伸入过慢会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
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
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塞紧塞子
橡皮管的弹簧夹未夹紧
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大于空气总体积的1/5
思考讨论
1. 实验前为什么要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①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防止空气污染
②吸收热量,缩短装置冷却至室温的时间
③防止燃烧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2. 烧杯中水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观察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4. 能否用木炭或镁条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不能,木炭燃烧生成气体,影响实验的测定。
不能,镁条除与氧气反应外,也和氮气反应。
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以换成极细铁粉)
5. 能否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6. 能否铜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可以,铜 + 氧气 氧化铜
加热
拓展延伸—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其他方法
一、测量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或容器内水的体积变化
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
拓展延伸—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其他方法
利用氧气或压强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情况,可生成右图图像。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数字化实验
二、物质的分类
氮气
(78%)
氧气(21%)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二氧化碳(0.03%)
稀有气体(0.94%)
空气中的成分有很多种,像这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冰水混合物
“新鲜、洁净、清洁、混合”不是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依据
红磷
纯净物 混合物
特性
表示方法
举例
联系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可用化学符号表示
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氧气(O2)、硫(S)、一氧化碳(CO)、冰水混合物(H2O)等
纯净的空气、稀有气体(特指某种稀有气体时就是纯净物)、海水、糖水等
混合物 纯净物
分离、提纯
混合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和联系
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有很多,小梅用如下图所示的简易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D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钟罩的水占钟罩容器的4/5
C.红磷停止燃烧后,立即观察记录水进入钟罩的刻度
D.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钟罩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如图,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现象: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推论: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
C.分析:红磷的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反思:燃烧匙可以伸入到液面与刻度1之间的位置
B
3.新风系统是指能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后送到室内的系统。送入室内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4.下列含“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共存物 B.汽水 C.雨水 D.矿泉水
A
A
空气的组成
空气成分的探究
空气各成分的含量
拉瓦锡的实验:加热液态汞
改进实验:红磷燃烧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空气、河水等
纯净物:磷、五氧化二磷、氮气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