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空气的组成 课件(共21张PPT 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1 空气的组成 课件(共21张PPT 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9:0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人教版九上
2.1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课时 空气的组成)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
2.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观察和记录,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分析实验现象。
塑料袋里有没有物质呢?如果有,可能是什么?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我们可以怎么证明它的存在呢?
空气成分的探究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汞 + 氧气 氧化汞
加热
Hg
O2
HgO
实验步骤:
将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
实验现象:
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气体的体积减小,汞槽液面上升。
实验结论:
剩余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这些气体全部是氮气。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氧化汞 汞+氧气
加热
Hg
O2
HgO
实验步骤:
把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实验现象:
得到了汞和氧气,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小的体积。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
密闭装置内压强减小,与外界形成压强差。
拉瓦锡的实验原理
氧气被消耗后,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钟罩内压强。
外界大气压将汞槽内的液态汞往钟罩内挤
消耗氧气体积 = 汞液面上升体积
1.为什么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会上升?
2.汞液面上升的体积与消耗氧气体积有什么关联?
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我们在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P O2 P2O5
实验步骤: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瓶内装少量水,剩余体积分为5等份。
3.夹紧乳胶管,点燃红磷。
4.立即伸入瓶内,并塞紧塞子。
5.熄灭至冷却,打开弹簧夹。
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我们在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讨论并解释本实验的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且生成的是固体,造成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打开弹簧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思考与讨论
1.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少于1/5的原因
红磷量不足
装置漏气
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思考与讨论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多于1/5的原因
弹簧夹未夹紧
燃烧匙伸入过慢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数字化实验
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
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成分1%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等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氧气21%
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空气和氧气有什么不同?
空 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稀有气体
水蒸气
氧气
氧气
氧气
氧气
氧气
氧 气
物质的分类
氧气21%
单击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添加项标题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例如:洁净的空气、稀有气体、自来水、生理盐水等
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例如:氧气、氮气、铁水、液氮等
纯净物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课时)
空气成分的探究
空气的组成
物质的分类
拉瓦锡的实验
混合物
纯净物
模拟实验
1.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共存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澄清的石灰水
⑤矿泉水 ⑥五氧化二磷 ⑦二氧化碳
A.①③⑥⑦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④ D.③④
A
例2.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此实验不是制取气体,所以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C.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也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