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子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原子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0 09: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新课引入
想一想:从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微生物,到杯子里的水,再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一直到遥远的恒星,宇宙中的一切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吗?
1.1化学真奇妙
(第三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5--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或模型描述出分子的构成,写出对应粒子的符号,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通过本节学习树立并感受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1
2
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10亿人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
3万多年

物质的构成---水的构成
水的构成:
水是由 构成。
水分子
水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它们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水分子的构成:
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
氢原子 氧原子
1个/每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
2个氢原子
1个氧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H
O
水分子化学符号
水化学符号
H2O
H2O
物质的构成---水的构成
H H
O O
大量的氧分子
聚集成氧气
大量的氢分子
聚集成氢气
氧气是由 构成的。
氢气是由 构成的。
氧气分子
氢气分子
一个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两个氧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氢原子
一个氢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两个氢原子
物质的构成---氢气、氧气的构成
写出相关化学符号
氢分子 ;氢气 ;
氧分子 ;氧气 。
H2
H2
O2
O2
O C O
O C O
O C O
O C O
O C O
O C O
O C O
O C O
二氧化碳
物质的构成---反馈练习
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二氧化碳分子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碳原子和氧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用模型表示出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请这样表述:
用 颜色小球代表氢原子
用 颜色小球代表氧原子
个 原子构成一个 分子
个 原子和 个 原子构成一个 分子
物质的构成---建构模型
物质
分子
原子
构成
构成

思考: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氢气可以燃烧、二氧化碳既不可以燃烧又不支持燃烧,它们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是什么原因?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物质的构成---知识拓展
镁 镁原子聚集
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铜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镁原子
铜原子
原子
物质
构 成
思考:
镁在空气中能燃烧,铜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它们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是什么原因?
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物质的构成---镁、铜的构成


分子
原子
构成
构成
构成
离子
构成
构成物质微粒不同
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微粒相同,性质就一定相同吗?
物质的构成
H2O、
H2
O2
镁、铜
氯化钠
金刚石及其结构模型
石墨及其结构模型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为什么性质差异巨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不同的化学结构决定的
物质的化学结构
物质内部原子、分子的连接方式、空间排布和顺序就是物质的化学结构。洞悉化学结构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基础。
由相同的微观粒子构成,
粒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
物质表现的性质也不同。
结构决定性质
物质的构成
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和创造分子。
拓展延伸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拓展延伸
我的收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构成
微粒
分子
原子
离子
H2O、
H2
O2
镁、铜
金刚石、石墨
氯化钠
构成微粒不同
性质
不同
构成微粒相同
化学结构不同
结构决定性质
请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到学案上。
1.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水由水分子构成
B. 水的化学符号为HO2
C. 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按特定角度排列
D.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B.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D. 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B
B
当堂检测
3.“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
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用
“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
子的是( C )
A B C D
当堂检测
C
4.“凤凰”号探测器发回的最新照片上显示,火星上确有液态水存在。如图所示微粒模型示意图可表示构成水的微粒是( )
B
5.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分子。假设用此技术欲得到蔗糖(C12H22O11),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
A.氢原子 B.氧原子 C.氮原子 D.碳原子
C
A B C D
当堂检测
6.用图示中的“关键词”填空
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 和 是按 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气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 自相结 合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由此可知,某些不同类的原子可以相互 结合构成分子,某些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当堂检测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氢分子
氢原子
氧分子
7.用化学符号填空
水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气 氧气 氢分子 氧分子
H2O
H2O
H
O
H2
O2
H2
O2
同学们,今天我们穿梭于微观世界,探寻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些微观粒子看似渺小,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编织出宏观世界的斑斓图景。
分子教会我们,协作与秩序能创造出超越个体的强大力量;
原子提醒我们,保持自身特质的同时,也要积极融入集体。
希望大家能带着这份微观世界的智慧,
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绽放独特的光芒,用微小的力量汇聚成改变世界的星河!
作业
1.完善学案
2.用生活中的物质(如花生、大豆等)
表示出某种物质的构成。
THANK YOU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