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水的浮力(第1课时)(课件 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4水的浮力(第1课时)(课件 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10 23:1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节 水的浮力
第一课时
浮力
轮船、运动员、冰山都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但它们并没有因此沉入水中,为什么?
水产生了向上托的力,托住了它们
浮力
浮力
一艘轮船静止在海面上,思考一下,它受到了哪些力?
重力
G
浮力
F浮
F浮=G
施力物体:海水
受力物体:轮船
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浮力
1.如图所示,把一个气球按入水中,你的手会有什么感觉?
手被气球向上顶,感受到水对气球的浮力。气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越大,手感受到的压力也越大,说明气球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将手松开后,观察气球的运动情况?
气球即刻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浮力
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浮力
【探究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会受到浮力】
2.2N
G=2.2N
F拉=2.2N
1.9N
G=2.2N
F拉=1.9N
F浮=0.3N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c
浮力
液体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那么气体也会吗?
G
F浮
F浮=G
施力物体:空气
受力物体:热气球
气体也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浮力
总结:
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受力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方向:竖直向上
作用点:在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上
包括“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但不包括浸在液体中而下表面不在液体中(或与容器下表面紧密结合)的物体。
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G
F浮
G
F浮
浮力
浮力的大小应该怎样测量呢?
2.2N
G=2.2N
F拉=2.2N
1.9N
G=2.2N
F拉=1.9N
F浮=G-F拉=2.2N-1.9N=0.3N
称重法
F浮=G物-F拉
浮力
潜水员潜水时在水中上下游动,其所受的浮力是否有变化?
试想: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浮力
人从沙滩往水中走,感觉沙子越来越没那么硌脚。
试想: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浮力
人在水中会下沉,但是在死海中却能漂浮于水面。
试想: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提出猜想】
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步骤】
1.改变同一铝块浸没水中的深度,测算它所受的浮力
2.改变铝块浸在水中的体积,测算它所受的浮力
3.让同一铝块浸没在纯净水和不同浓度的盐水中,测算它所受的浮力
浮力
1.改变同一铝块浸没水中的深度,测算它所受的浮力
浮力
物体重力 (G1) 浸入深度 测力计示数(G2) 物体浮力(G1-G2)
1.85N 2cm 1.1N 0.75N
4cm 1.1N 0.75N
6cm 1.1N 0.75N
【数据记录】
结论: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后的深度无关。
浮力
2.改变铝块浸在水中的体积,测算它所受的浮力
浮力
物体重力 (G1) 浸入体积 测力计示数(G2) 物体浮力(G1-G2)
1.85N 1.6N 0.25N
1.35N 0.5N
1.1N 0.75N
【数据记录】
结论:同一液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浮力
3.让同一铝块浸没在纯净水和不同浓度的盐水中,测算它所受的浮力
浮力
物体重力 (G1) 液体种类 测力计示数(G2) 物体浮力(G1-G2)
1.85N 纯净水 1.1N 0.75N
淡盐水 1N 0.85N
浓盐水 0.9N 0.95N
【数据记录】
结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浮力
总结: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液体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的深度无关;
同一液体,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浮力
浮力
阿基米德把王冠与相同质量的纯金浸没水中,比较它们排开水的体积是否相同,由此判断王冠是否掺了假。
在此基础上,阿基米德进一步研究总结出著名的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
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目的】
用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用等效替换的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
溢水杯 烧杯 弹簧测力计 圆柱形物块 水
浮力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溢水杯的重力G1;
2.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水杯的出水口下;
浮力
【实验步骤】
3.将圆柱形物块用细线拴住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力G;
4.将物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浮力
【实验步骤】
5.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水杯和排开水的总重力G2;
6.换用不同质量的物块,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溢水杯的重力G1/N 物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溢水杯和排开水的总重力G2/N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N(F浮=G-F) 物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N(G排=G2-G1)
1
2
浮力
【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溢水杯的重力G1/N 物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溢水杯和排开水的总重力G2/N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N(F浮=G-F) 物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N(G排=G2-G1)
1 0.1N 1.9N 1.5N 0.5N 0.4N 0.4N
2 0.55N 0.5N 0.15N 0.05N 0.05N
=
=
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若把水换成别的液体,仍然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这个关系称为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液体的密度,而不是物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是液体的总体积,也不一定是物体的体积。当物体浸没时,V排液=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排液浮力
注意:
1.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浸没时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在液体中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的ρ液应改为ρ气,V排液应改为V排气,即F浮=ρ气gV排气。
浮力
那么浮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边长为L的正方体位于水面下h深处
此时,四个侧面所受压力关系:
F左=F右,F前=F后
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
∵p向上>p向下
∴F向上>F向下
因此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浮力
总结:
浮力的计算方法:
1.称重法:F浮=G-F
2.公式法: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液
3.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练习
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颗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C
练习
2.如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的阶段是( )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④ ⑤
A
练习
3.将一个黄色金属的实心龙雕像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雕像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请回答:
(1)雕像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1)根据称重法可得:F浮=G-F=1.8N-1.6N=0.2N
0.2
练习
(2)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雕像是不是纯金制成的?(ρ金=19.3×103kg/m3,g取10N/kg)
(2),
由得,,
因为雕像浸没在水中,所以,
,
,
所以这个雕像不是纯金制成的。
练习
4.图中A、B都浸没于液体中,A与容器侧壁紧密接触,B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则A 浮力,B 浮力。(均选填“受到”或“不受到”)
受到
不受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