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导学案(无答案)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导学案(无答案)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1 08: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基础知识梳理】
一、从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实验1 实验2
(1)实验现象
①实验1:产生蓝色沉淀,天平平衡。符号表达式: NaOH+CuSO4→Na2SO4+Cu(OH)2
②实验2:石灰石表面产生气泡,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符号表达式:CaCO3+ HCl→CaCl2+
(2)解释
实验1发生了化学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气体参加反应,故实验后天平平衡;
实验2发生了化学反应,且反应在应,且反应中进行,故实验结束后天平平衡。
(3)实验结论
(1)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反应量总反应量和等于质反应量量反应量总和。
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一个_________反应,但不适用于__________变化。
(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包括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3)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________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
(4)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包括参加反应气体的质量和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实验设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考虑在密____闭容器中进行。
3.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故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的种类__________,但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重新组成不同的物质。
【核心考点精练】
1.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
A.实验室里发生的反应
B.自然界里发生的反应
C.工业生产中发生的反应
D.在自然界里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
2. 下列描述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B.将3g食盐放入3g水中完全溶解后得6g溶液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硫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到0g
3.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验证守恒定律的是( )
A.干冰升华 B.镁条燃烧
C.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物质的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的种类 ④原子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⑥反应物的质量 ⑦元素的化合价 ⑧原子的质量
A.①④⑤⑥ B.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⑧ D.③④⑦⑧
5.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C. D.
6.已知白醋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利用内有过滤网的带盖塑料杯,设计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为m1,倒立杯子充分反应后称量总质量为m2,打开杯盖后称量总质量为m3,三者的关系为m1=m2>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1=m2,说明该反应遵循质量守垣定律
B.m1>m3,是因为打开杯盖后气体逸出
C.白醋是否过量,不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结果
D.通过该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都必须使用密封容器
7.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8.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下图是工业上制取硅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还应补充的一种微粒是( )
A. B. C. D.
9. 现将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是( )
A.20:7 B.7:11 C.5:4 D.16:11
10.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下列关于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中待测数值是20
B.物质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5:2
11. 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做甲实验时,气球的作用是: (一条);
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2)乙实验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3)丙实验的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仍成功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4)进行丁实验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理论上生成物的质量 (填“>”“<”或“=”)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
1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弄清了水的组成。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为了使上述图示表达完整准确,应在乙中补充___________(填序号)。
A.1个 B.1个 C.2个
(2)甲图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 。
(3)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变化(填“有”或“没有”)。
(4)某原子与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质子数相同,请画出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