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年高三数学上学期专题训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一、单选题
1.(2025·贵州贵阳·模拟预测)若,则( )
A. B. C. D.
2.(2025·贵州贵阳·模拟预测)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角C的大小是( )
A. B. C. D.或
3.(2025·四川广安·模拟预测)已知函数为偶函数,则的值为( )
A. B. C. D.
4.(2025·四川广安·模拟预测)已知在中,角,边.点在线段上满足,则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2025·山西·模拟预测)若,,则( )
A. B. C. D.
6.(2025·江西·模拟预测)已知,则( )
A. B. C. D.
7.(2023·北京·三模)已知函数,则函数( )
A.值域为 B.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C.最小正周期为 D.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8.(2024·河北·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且和是两个对称中心,则( )
A. B. C. D.
二、多选题
9.(2025·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已知函数满足,且在上是单调函数,则的所有可能取值是( )
A.1 B.3 C.5 D.7
10.(24-25高二下·陕西西安·期末)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且的面积为,则( )
A. B.函数为奇函数
C.在上单调递增 D.直线为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11.(2024·河北·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函数图象关于对称
B.若是锐角,则方程的唯一解为
C.若面积为的的三边长分别为,则
D.在中,
三、填空题
12.(2025·四川绵阳·模拟预测)若函数为奇函数,则 .
13.(2025·北京大兴·三模)已知函数(),,,且的最小值为,则 , .
14.(2025·湖北武汉·三模)已知锐角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
四、解答题
15.(2025·江西新余·模拟预测)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16.(2025·河北秦皇岛·模拟预测)在平面四边形中,,,,.
(1)求的长.
(2)若为锐角三角形,求面积的取值范围.
17.(2025·广东·一模)已知函数,其中.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2)若时,的最小值为4,求的值.
18.(2024·河北·模拟预测)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角的大小;
(2)已知,求边上的中线的长.
19.(2025·山东泰安·模拟预测)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为该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
(1)求函数的解析式及单调递增区间;
(2)当时,设的最大值为,求的值域;
(3)把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再把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试问当时,,,能否作为三边长?若能,给出证明,并探究的外接圆的半径是否为定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6年高三数学上学期专题训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A D D D AC ABD
题号 11
答案 ABD
1.D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故选:D
2.B
【分析】根据正弦定理求得,然后根据角的范围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设及,则,
又,故C为锐角,且,所以.
故选:B.
3.B
【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利用偶函数性质,可得,或,结合即可求解.
【详解】函数为偶函数,需满足.
将函数化简:.
由偶函数性质得:
即
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
(舍去,因为不恒成立),
或
解得:,即
结合,得.
故选:B.
4.C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结合平面向量求长度得出线段的表达式,再由三角函数值域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故,
而,则,;
因为角, 设,,
代入正弦定理化简得:,
则
由, 两边平方得展开计算得:
,
;
由,则有,,则
,
则,
因为,,
,故,
所以,即
当且仅当,等号成立.
故选:C.
5.A
【分析】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得到,由及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得到,由二倍角公式求得.
【详解】由得,
由,
得,
,
所以,
故选:A.
6.D
【分析】根据余弦函数图象得到,即,利用余弦二倍角公式进行求解.
【详解】因为,所以,即,
所以.
故选:D.
7.D
【分析】先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平方关系和二倍角公式化简函数,再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计算判断各个选项;
【详解】函数,
则函数
对于A,因为,所以,A错误;
对于B,因为,此时有增有减,B错误;
对于C,根据周期公式,C错误;
对于D,由,得,
当时,函数对称中心为,D正确;
故选:D.
8.D
【分析】利用正弦型函数图像的单调性和对称性,先求得最小正周期即,,再结合和在区间单调递减可求得,得到函数的解析式,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即,则,所以,
且和是两个对称中心,且,
所以和在同一周期内,
又的一个周期内有个对称中心,
所以,即,,则,
又,解得,,
又当,时单调递减,
解得,,
所以区间为的一个子集,
所以,结合得,,可得,
所以,所以,故D正确.
故选:D.
9.AC
【分析】分析出关于中心对称,关于轴对称,根据单调性得到,设对称中心和对称轴的距离为,则,设的最小正周期为,分,,,和五种情况,结合函数的性质判断出答案.
【详解】,故关于中心对称,
,故关于轴对称,
,则,
在上是单调函数,所以,故,
设对称中心和对称轴的距离为,则,
设的最小正周期为,
若,则,故,此时,
,,,,
故,,,,
因为,故当,时,满足要求,此时,
此时,当时,,
此时在上单调递增,满足要求;
若,即,,此时,
,,,,
故,,,,
因为,故当,时,满足要求,此时,
此时,当时,,
故在上不单调,不合要求,
若,即,,此时,
,,,,
故,,,,
因为,故当,时,满足要求,此时,
此时,当时,,
此时在上单调递增,满足要求;
若,即,,此时,
,,,,
故,,,,
因为,故当,时,满足要求,此时,
此时,当时,,
故在上不单调,不合要求,
当时,,不合要求,
综上,所有可能取值为1或5.
故选:AC
10.ABD
【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可得,进而有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与判断A,从而求出的表达式,再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判断BCD.
【详解】设的最小正周期为,由图象可知,,
即,可得,又,所以,解得,故A正确;
所以.
对于选项B:,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又,所以函数为奇函数,故B正确;
对于选项C:令,,解得,,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又,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故C错误;
对于选项D:因为,为最小值,
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故D正确;
故选:ABD
11.ABD
【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及图像平移得出,再将代入求出函数值即可判断选项A;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及正切函数的单调性,验证可判断选项B;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余弦定理、辅助角公式记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可判断选项C;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正余弦定理可判断选项D.
【详解】对于选项A:
因为
,
所以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函数解析式为,
当时,,故选项A正确;
对于选项B:因为,
所以方程可为为,即.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方程有唯一解,即当是锐角,方程有唯一解,
而,故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由余弦定理可知:,
则
,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选项C错误;
对于选项D: 等价于
.
由正弦定理可得:原不等式等价于,
由余弦定理可得:右端,故选项D正确;
故选:ABD
12.
【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再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列式求解.
【详解】依题意,,其中锐角由确定,
由为奇函数,得,即,
所以.
故答案为:
13. /1.5
【分析】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求出,根据零点与极值点求出周期得出.
【详解】
,
所以,
因为,,且的最小值为,
所以,即,解得.
故答案为:;
14.
【分析】正弦定理边角转换,将原式转化为关于角的式子,根据已知信息求出角的取值范围,利用角的关系,将变量都转化为角,根据角的取值范围求出原式的取值范围.
【详解】在锐角中,由,有,
法一:有余弦定理知,,所以,
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又,所以,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法二:由正弦定理知,,
又,从而,故,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15.(1)
(2)
【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两角和差公式结合辅助角公式可得,结合正弦函数即可得结果;
(2)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两角和差公式可得,利用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即可得面积最大值.
【详解】(1)因为,,
则,
可得,
则,
又因为,则,可得,则,
且,则,
可得,所以.
(2)设,则,
因为,即,
可得,即.
由余弦定理可得,即,
又因为,则,解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可得,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
16.(1)
(2)
【分析】(1)在中求出,然后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出的长;
(2)先求出,然后由为锐角三角形,求出角的范围,再利用正弦定理表示出,从而可表示出面积,化简后结合角的范围可求得结果.
【详解】(1)在中,,,则
,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因为
,
所以;
(2)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为锐角三角形,所以,
即,解得,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则
,
所以
,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
即.
17.(1);单调递增区间为
(2)
【分析】(1)利用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和公式对函数解析式化简,进而根据周期公式求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利用整体法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由已知找到取最小值为4时的值,得到关于的方程.
【详解】(1),
.
由,,求得,,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由时,,,
,
解得.
18.(1)
(2)
【分析】(1)由正弦定理及进行化简,得到,从而得到;
(2)利用余弦定理得到的值,由中线向量求得的长.
【详解】(1)由正弦定理得,
又因为,所以,
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代入数值得,解得(舍去)或,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
所以,
所以,即边上的中线的长为.
19.(1),
(2)
(3)能,证明见解析,为定值
【分析】(1)根据周期及对称性求得,再利用整体法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可求增区间;
(2)就对称轴是否在区间中分类讨论后可求,从而求得其值域;
(3)图象变换得的解析式,再根据三角变换可证任意两数和大于第三个数,结合余弦定理可证外接圆的半径为定值.
【详解】(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则 ,
又,则,,
又,,所以,
令解得,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的值域即为在区间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取值范围.
①若的对称轴在区间内,不妨设对称轴在内,
则的最大值为1,当,即时,
的最小值为;
②若的对称轴不在区间内,则在区间内单调,在两端点处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
则
,
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取值范围为,即的值域为.
(3)把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再把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
当时,可以作为三边长,将问题转化为证明任意两数之和大于第三个数 .
证明如下:
先证明:
由题意可知,,,,
故,
同理,
又.
综上能作为三边长.
设当作边时所对的角为,
则
,
又因为,,
所以,,
由正弦定理可得,的外接圆的直径为,
即为定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