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定理与证明
1.了解公理、定理和证明的概念,会正确区分定理、公理和命题.
2.了解证明的表达格式,会按规定格式证明简单命题.
3.通过证明步骤中由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的过程,继续培养学生由几何语句正确画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重点:正确认识公理、定理、命题和定义的区别,掌握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
难点:理解证明的步骤和格式,体会证明的严密性.
通过举反例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么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请看下面几位同学之间的讨论.
探究点一 公理与定理
【例1】下面关于公理和定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理是真命题,但定理不是
B.公理就是定理,定理也是公理
C.公理和定理都可以作为推理论证的依据
D.公理和定理都应经过证明后才能使用
【解析】根据对公理、定理的概念的理解直接解答即可.
【答案】C
探究点二 定理的证明
【例2】请你完成下列定理的证明: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解析】分析出已知条件,再结合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解】已知:∠1=∠2,∠3是∠1的补角,∠4是∠2的补角.
求证:∠3=∠4.
证明:∵∠3是∠1的补角,∠4是∠2的补角(已知),
∴∠3=180°-∠1,∠4=180°-∠2(补角的定义).
∵∠1=∠2(已知),
∴∠3=∠4(等量代换).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定理是真命题
B.公理一定不是假命题
C.公理与定理没有区别
D.定义、定理、公理、公式等都是进行推理的依据
2.如图所示,在△ABC和△ADC中,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BC=DC;②∠BAC=∠DAC;③AB=AD.
请将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第2课时 定理与证明
1.公理与定理;
2.定理的证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公理、定理的概念,明白经过确认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的真命题才有可能作为定理,成为以后证明的依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证明的必要性,初步掌握简单定理的证明过程,会有根据地对简单定理进行证明,使学生了解证明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进一步明确定理与公理的关系,加深对几何公理化的理解.
答案
课堂训练
1.C
2.解:示例:
条件:②∠BAC=∠DAC;③AB=AD.
结论:①BC=DC.
证明:
∵AB=AD,∠BAC=∠DAC,AC=AC(公共边),
∴△ABC≌△ADC(SAS).
∴BC=D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