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第2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教案 2025-2026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第2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教案 2025-2026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2 21:3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会证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了解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联系,初步感受互逆的思维过程.
3.进一步理解证明的步骤、格式和方法,培养演绎推理能力.
重点:理解和简单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以及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如图所示,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在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个弯是左拐30°,那么第二个弯应朝什么方向拐,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探究点一 平行线的性质
类型一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例1】如图①所示的是大众汽车的图标,图②反映其中直线间的关系,并且AC∥BD,AE∥BF.∠A与∠B相等吗?请证明.
【解析】首先判断两个角是否相等,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说明理由即可.
【解】∠A与∠B相等.
证明:∵AC∥BD,AE∥BF(已知),
∴∠A=∠DOE,∠DOE=∠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等量代换),
即∠A与∠B相等.
类型二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例2】如图,AB∥CD,∠B=∠D.求证:AD∥BC.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180°,求出∠D+∠C=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解】如图,连接BD(构造一组内错角).
∵AB∥CD(已知),
∴∠1=∠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D(已知),
∴∠B-∠1=∠D-∠4(等式的性质),
即∠2=∠3,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类型三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3】如图,直线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的度数为    .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E+∠AED=180°,∠BAC+∠C=180°.求出∠BA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115°
探究点二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
【例4】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F是BC上任意一点,EF⊥AB,垂足为E,且∠1=∠2.求证:∠B=∠ADG.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完成证明过程.
【解】∵CD⊥AB,EF⊥AB(已知),
∴∠CDE=∠FEB=90°(垂直的定义),
∴C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已知),
∴∠BCD=∠1(等量代换),
∴DG∥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DG(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如图所示,AB∥CD,∠CDE=140°,则∠A的度数为(  )
A.140° B.60°
C.50° D.40°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AB∥ED.若∠A=135°,∠ACD=80°,则∠CDE的度数为    .
第2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规范了证明题的语言表达和运用.知道几何证明题的三种语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规范证明题的语言表达和运用,知道几何证明题的三种语言,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让学生清楚将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相结合是学好证明的基本功,画图时按要求将符合题意的图形画出来,图形力求准确,便于观察,这样有利于解题.
答案
课堂训练
1.D 2.3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