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初步常考易错检测卷(含解析)-2026届高三数学上学期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立体几何初步常考易错检测卷(含解析)-2026届高三数学上学期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4 20: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立体几何初步常考易错检测卷-2026届高三数学上学期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5春 保山期中)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梯形的直观图可能不是梯形
②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③不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一定不相等
④线段的中点仍是线段的中点
A.①③ B.④ C.③④ D.②③
2.(2025春 廊坊期末)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直径长分别为2、8,侧面积为25π,则该圆台的体积为(  )
A.84π B.68π C.28π D.
3.(2025春 敦煌市校级期末)已知a,b,c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下面四个命题错误的有(  )
A.若α∥β,a α,则a∥β
B.若α∩β=a,b α,c β,b∥c,则a∥b
C.若a∥β,b β,则a∥b
D.a⊥β,b β,则a⊥b
4.(2025春 保山期中)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得的小圆锥的高是圆台的一半,若小圆锥的母线长为3,则圆台的母线长为(  )
A.3 B.6 C.9 D.12
5.(2025春 连城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cm,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面积是(  )
A.1cm2 B. C. D.
6.(2025 西宁模拟)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体积为1,若将其截去三棱锥A﹣A1B1D1,则剩余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7.(2025 桂林模拟)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BAD=∠BAA1=∠DAA1=60°,则直线DC1,B1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8.(2025春 广东月考)如图,升是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其形状可看作正四棱台,若该升的上口为15cm,下口为12.5cm,高为8cm,则该升的容积约是(上口指上底边长,下口指下底边长)(  )
A.1516.7cm3 B.1517.6cm3 C.1518.7cm3 D.1519.6cm3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9.(2025 东莞市校级模拟)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四边形A1B1C1D1的中心,平面AOB∩平面COD=l,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直线AO与BC1异面 B.AO⊥BD
C.平面AOB⊥平面COD D.l∥平面ABC1D1
(多选)10.(2025 涪城区校级二模)如图,P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表面上一个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当P在平面BCC1B1内运动时,四棱锥P﹣AA1D1D的体积不变
B.当P在线段AC上运动时,D1P与A1C1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C.使得直线AP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的点P的轨迹长度为π+4
D.若F是棱A1B1的中点,当P在底面ABCD上运动,且满足PF∥平面B1CD1时,PF的最小值是
(多选)11.(2025 阜阳校级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B⊥BC,P,Q分别为棱BC,A1C1上的动点,且,,λ∈(0,1),则(  )
A.存在λ使得PQ⊥A1B
B.存在λ使得PQ∥平面ABB1A1
C.若BB1,B1C1长度为定值,则时三棱锥B﹣A1PQ体积最大
D.当时,直线PQ与A1B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最小值为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2.(2025春 甘肃月考)已知正三棱锥P﹣ABC的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若该正三棱锥的体积为36,则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     .
13.(2025春 湖北月考)四面体ABCD中,AB⊥BC,CD⊥BC,,且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为60°,若四面体外接球半径为,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
14.(2025春 德州月考)多面体也称柏拉图立体,被誉为最有规律的立体结构,其所有面都只由一种正多边形构成的多面体(各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且每一个顶点所接的面数都一样,各相邻面所成二面角都相等).数学家已经证明世界上只存在五种柏拉图立体,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如图所示为正八面体,则该正八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体积的比为     .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5.(2025春 南充月考)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BC=CD,M为BD的中点.
(1)求证:CM⊥AD;
(2)若N为BC的中点,过MN的平面α交平面ACD于PQ,求证:PQ∥平面BCD.
16.(2025春 德州月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D,E分别为BC,A1B1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A1ACC1;
(2)求证:AB⊥DE.
(3)若AA1=6,AB=AC=4,求三棱锥A﹣BCE的体积.
17.(2025春 河北月考)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侧面BCC1B1为正方形,D为棱BB1的中点,点E为棱AC上一点,且AD∥平面BC1E.
(1)证明:平面ABB1A1⊥平面BCC1B1;
(2)求的值;
(3)若∠ABB1=60°,求直线C1E与平面ABB1A1所成角的正弦值.
18.(2025春 丰南区期中)如图,正四棱台ABCD﹣A1B1C1D1中,上底面边长为,下底面边长为,E为CC1的中点,侧棱长为3.
(1)证明:AC1∥平面BDE;
(2)求该正四棱台的表面积.
19.(2025春 广东月考)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为BC中点,平面PAD⊥平面ABC,PB=PC,BC=2PD=2,,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Q,R分别是直线AB,AC上一点,且BC∥平面PQR,记平面PBC∩平面PQR=l.
(1)证明:平面PBC⊥平面PAD;
(2)求二面角P﹣BC﹣A的正弦值;
(3)若l与CQ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的值.
立体几何初步常考易错检测卷-2026届高三数学上学期一轮复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B B D A A
二.多选题(共3小题)
题号 9 10 11
答案 ABD AC BCD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5春 保山期中)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梯形的直观图可能不是梯形
②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③不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一定不相等
④线段的中点仍是线段的中点
A.①③ B.④ C.③④ D.②③
【解答】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4个命题:
对于①,由斜二测法画图可知原图中的平行关系在直观图中仍然平行,故梯形的直观图仍然是梯形,①错误;
对于②,对于线段长度,x轴方向线段长度不变,y轴方向线段长度减半,所以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不一定相等,②错误;
对于③,由斜二测画法,不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可能相等,③错误;
对于④,线段的中点仍是线段的中点,④正确.
故选:B.
2.(2025春 廊坊期末)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直径长分别为2、8,侧面积为25π,则该圆台的体积为(  )
A.84π B.68π C.28π D.
【解答】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因为圆台的上、下底面直径长分别为2、8,侧面积为25π,
所以该圆台的侧面积为πl×(1+4)=5πl=25π,
故l=5,
取圆台的轴截面ABCD,则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分别过点C、D在平面ABCD内作CE⊥AB、DF⊥AB,垂足分别为点E、F,如下图所示:
因为CD∥AB,CE⊥AB,DF⊥AB,
则四边形CDFE为矩形,故EF=CD=2,
且CE=DF,
因为AD=BC,DF=CE,∠DAF=∠CBE,
故△ADF≌△BCE,
所以,AD=5,
故,
故圆台的高为4,
因此该圆台的体积为.
故选:C.
3.(2025春 敦煌市校级期末)已知a,b,c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下面四个命题错误的有(  )
A.若α∥β,a α,则a∥β
B.若α∩β=a,b α,c β,b∥c,则a∥b
C.若a∥β,b β,则a∥b
D.a⊥β,b β,则a⊥b
【解答】解:若α∥β,a α,则a∥β,所以A选项正确;
若α∩β=a,b α,c β,b∥c,则a∥b,所以B选项正确;
若a∥β,b β,则a,b可能平行或异面,所以C选项错误;
若a⊥β,b β,则a⊥b,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C.
4.(2025春 保山期中)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得的小圆锥的高是圆台的一半,若小圆锥的母线长为3,则圆台的母线长为(  )
A.3 B.6 C.9 D.12
【解答】解:因为截得的小圆锥的高是圆台的一半,所以小圆锥的母线长也为圆台母线长的一半,
故圆台的母线长为6.
故选:B.
5.(2025春 连城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cm,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原图形的面积是(  )
A.1cm2 B. C. D.
【解答】解:由题可得:原来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其在横轴上的边长为1,高为,
所以它的面积是.
故选:B.
6.(2025 西宁模拟)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体积为1,若将其截去三棱锥A﹣A1B1D1,则剩余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解答】解:将平行六面体截去三棱锥后,剩余部分几何体的体积等于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减去三棱锥的体积,
记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体积为V=1,
则三棱锥A﹣A1B1D1的体积V1 h hV,
所以剩余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为V﹣V1=1.
故选:D.
7.(2025 桂林模拟)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BAD=∠BAA1=∠DAA1=60°,则直线DC1,B1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解答】解:以{,,}为基底,则,
则||,
||,
() ()
=1×1×cos60°﹣1×2×cos60°+1×2×cos60°﹣22,
所以,
则直线DC1,B1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A.
8.(2025春 广东月考)如图,升是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其形状可看作正四棱台,若该升的上口为15cm,下口为12.5cm,高为8cm,则该升的容积约是(上口指上底边长,下口指下底边长)(  )
A.1516.7cm3 B.1517.6cm3 C.1518.7cm3 D.1519.6cm3
【解答】解:因为正四棱台器具升的上口为15cm,下口为12.5cm,高为8cm,
所以该升的容积约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9.(2025 东莞市校级模拟)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四边形A1B1C1D1的中心,平面AOB∩平面COD=l,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直线AO与BC1异面 B.AO⊥BD
C.平面AOB⊥平面COD D.l∥平面ABC1D1
【解答】解:选项A,设平面ABB1A1的中心为G,则G是A1B的中点,
因为O是A1C1的中点,所以OG∥BC1,
所以O,G,B,C1四点共面,
假设直线AO与BC1共面,
由于平面OABC1与平面OGBC1有3个交点O,B,C1,且O,B,C1三点不共线,
所以平面OABC1与平面OGBC1重合,显然点A 平面OGBC1,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直线AO与BC1异面,故选项A正确;
选项B,由正方体的性质知,BD⊥AC,AA1⊥平面ABCD,
因为BD 平面ABCD,所以AA1⊥BD,
又AC∩AA1=A,AC、AA1 平面ACC1A1,所以BD⊥平面ACC1A1,
因为AO 平面ACC1A1,所以AO⊥BD,故选项B正确;
选项C,分别取AB,CD的中点E,F,连接OE,OF,EF,显然OE⊥AB,OF⊥CD,
因为AB∥CD,AB 平面COD,CD 平面COD,所以AB∥平面COD,
又AB 平面AOB,平面AOB∩平面COD=l,所以AB∥l,即AB∥CD∥l,
所以OE⊥l,OF⊥l,
所以∠EOF即为平面AOB与平面COD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EF=2,OE=OF,
在△OEF中,由余弦定理知,cos∠EOF,
所以∠EOF≠90°,即平面AOB⊥平面COD不成立,故选项C错误;
选项D,由选项B知,AB∥l,
因为AB 平面ABC1D1,l 平面ABC1D1,所以l∥平面ABC1D1,故选项D正确.
故选:ABD.
(多选)10.(2025 涪城区校级二模)如图,P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表面上一个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当P在平面BCC1B1内运动时,四棱锥P﹣AA1D1D的体积不变
B.当P在线段AC上运动时,D1P与A1C1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C.使得直线AP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的点P的轨迹长度为π+4
D.若F是棱A1B1的中点,当P在底面ABCD上运动,且满足PF∥平面B1CD1时,PF的最小值是
【解答】解:因为底面正方形AA1D1D的面积不变,又P到平面AA1D1D的距离为正方体棱长,
故四棱锥P﹣AA1D1D的体积不变,故A正确;
D1P与A1C1所成的角即为D1P与AC所成的角,
当P在端点A,C时,所成的角最小,最小为,
当P在AC的中点时,所成的角最大,最大为,故B错误;
由于P在正方体表面上,P的轨迹为对角线AB1,AD1,
以及在平面A1B1C1D1内以A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弧,
由于AA1=2,A1P=2,所以在Rt△AA1P中,,
即直线AP与平面A1B1C1D1所成的角为45°,
又由于平面A1B1C1D1∥平面ABCD,所以直线AP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
如图①,故P的轨迹长度为,故C正确;
分别取A1D1、DD1、BC、B1B、CD的中点M、N、S、E、P,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M、N、S、E、P、F六点共面,且为正六边形MNPSEF,
由中位线定理,MF∥B1D1,B1D1 平面B1CD1,所以MF∥平面B1CD1,
同理MN∥平面B1CD1,且MF∩MN=M,MF,MN 平面MNPSEF,
所以平面MNPSEF∥平面B1CD1,
所以FP所在的平面为如图②所示的正六边形,
当P为BC的中点时,FP的长最小,最小为,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11.(2025 阜阳校级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2,AB⊥BC,P,Q分别为棱BC,A1C1上的动点,且,,λ∈(0,1),则(  )
A.存在λ使得PQ⊥A1B
B.存在λ使得PQ∥平面ABB1A1
C.若BB1,B1C1长度为定值,则时三棱锥B﹣A1PQ体积最大
D.当时,直线PQ与A1B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最小值为
【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1﹣xyz,
设BC=a,BB1=b,
则由题:B1(0,0,0),A1(0,2,0),C1(a,0,0),A(0,2,b),B(0,0,b),
所以(0,﹣2,b),,,(0,0,b),
又,,λ∈(0,1),
所以(λa,0,b),
即P(λa,0,b),

即Q(a﹣λa,2λ,0),
所以,
对A,由上(a﹣2λa,2λ,﹣b) (0,﹣2,b)=﹣4λ﹣b2<0,故A错误;
对B,由题意(a,0,0)是平面ABB1A1的一个法向量,
(a﹣2λa,2λ,﹣b) (a,0,0)=a2﹣2λa2,
故当时,,
此时PQ∥平面ABB1A1,故B正确;
对C,由上(λa,﹣2,b),(a﹣2λa,2λ,﹣b),,﹣2,b),
设平面A1BP的一个法向量为(x,y,z),
则,
取z=2,则(0,b,2),
设点Q到平面A1BP的距离为d,则由λ∈(0,1)得:
d,
又由题意可知:,

因为BB1,B1C1长度为定值,所以ab为定值,
故当时,三棱锥B﹣A1PQ体积最大,故C正确;
对D,设直线PQ与AB所成角为θ,由上当λ时,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D对.
故选:BCD.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2.(2025春 甘肃月考)已知正三棱锥P﹣ABC的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若该正三棱锥的体积为36,则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    .
【解答】解:因为正三棱锥P﹣ABC的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又该正三棱锥的体积为36,
所以设该正三棱锥的各侧棱长均为a,其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所以该正三棱锥的体积,解得a=6,
所以三角形ABC的边长为.
故答案为:.
13.(2025春 湖北月考)四面体ABCD中,AB⊥BC,CD⊥BC,,且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为60°,若四面体外接球半径为,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
【解答】解:根据题意构建直三棱柱ABE﹣FCD,其中,
设G,H分别为△ABE,△CDF的外心,连结GH,取其中点O,
则O既是直三棱柱ABE﹣FCD的外接球的球心,也是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球心,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为60°,∴∠ABE=60°或120°,
设△ABE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r2,
由正弦定理知,,
①当∠ABE=60°时,由余弦定理得,AE2=AB2+BE2﹣2AB BE cos60°,
即AB2+BE2﹣AB BE=12,
所以12=AB2+BE2﹣AB BE≥2AB BE﹣AB BE=AB BE,当且仅当AB=BE时等号成立,
所以四面体ABCD的体积;
②当∠ABE=120°时,由余弦定理得,AE2=AB2+BE2﹣2AB BE cos120°,
所以AB2+BE2+AB BE=12,
所以12=AB2+BE2+AB BE≥2AB BE+AB BE=3AB BE,
即AB BE≤4,当且仅当AB=BE时等号成立,
所以四面体ABCD的体积,
综上,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14.(2025春 德州月考)多面体也称柏拉图立体,被誉为最有规律的立体结构,其所有面都只由一种正多边形构成的多面体(各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且每一个顶点所接的面数都一样,各相邻面所成二面角都相等).数学家已经证明世界上只存在五种柏拉图立体,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如图所示为正八面体,则该正八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体积的比为    .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正八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球心重合,且为体对角线的交点,
设正八面体的棱长为2,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分别为R,r,
则,且各侧面积,又两个正四棱锥的高为,
所以正八面体的体积,解得,
所以正八面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体积比为.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5.(2025春 南充月考)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BC=CD,M为BD的中点.
(1)求证:CM⊥AD;
(2)若N为BC的中点,过MN的平面α交平面ACD于PQ,求证:PQ∥平面BCD.
【解答】证明:(1)由BC=CD,M为BD的中点,则CM⊥BD,
由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
所以CM⊥平面ABD,AD 平面ABD,故CM⊥AD.
(2)由M为BD的中点,N为BC的中点,则MN∥CD,
由MN α,CD α,则CD∥α,又CD 平面ACD,平面ACD∩平面α=PQ,
所以PQ∥CD,PQ 平面BCD,CD 平面BCD,
所以PQ∥平面BCD.
16.(2025春 德州月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D,E分别为BC,A1B1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A1ACC1;
(2)求证:AB⊥DE.
(3)若AA1=6,AB=AC=4,求三棱锥A﹣BCE的体积.
【解答】解:(1)证明:取A1C1的中点F,又D,E分别为BC,A1B1的中点,
所以EF∥DC,且EF=DC,所以四边形EFC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DE∥CF,又DE 平面A1ACC1,CF 平面A1ACC1,
所以DE∥平面A1ACC1;
(2)证明:取AB中点H,易知AB⊥EH,AB⊥HD,且EH∩HD=H,
所以AB⊥平面EHD,又DE 平面EHD,
所以AB⊥DE;
(3)由AA1=6,AB=AC=4,AB⊥AC,
所以则.
17.(2025春 河北月考)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侧面BCC1B1为正方形,D为棱BB1的中点,点E为棱AC上一点,且AD∥平面BC1E.
(1)证明:平面ABB1A1⊥平面BCC1B1;
(2)求的值;
(3)若∠ABB1=60°,求直线C1E与平面ABB1A1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解:(1)证明:由AB=BC,,
得AC2=AB2+BC2,所以AB⊥BC,
又因为侧面BCC1B1为正方形,
所以BC⊥BB1,
因为AB∩BB1=B,AB,BB1 平面ABB1A1,
所以BC⊥平面ABB1A1,
又BC 平面BCC1B1,
故平面ABB1A1⊥平面BCC1B1.
(2)如图,连接CD与BC1交于点F,连接EF,
因为AD∥平面BC1E,平面ADC∩平面BC1E=EF,AD 平面ADC,
所以AD∥EF,则,
在正方形BCC1B1中,
△BDF∽△C1CF,D为棱BB1的中点,
所以,
所以.
(3)设AB=BC=2,
由(1)可知,BC⊥平面ABB1A1,又BC∥B1C1,
所以B1C1⊥平面ABB1A1,
由(2)知,,延长C1E交A1A的延长线于H,
因为侧面BCC1B1为正方形,且AB=BC=2,则,
连接B1H,所以直线C1E与平面ABB1A1所成的角为∠B1HC1,
所以AA1=BB1=2,A1B1=AB=2,则A1H=3,
由∠ABB1=60°得∠AA1B1=60°,
在△A1B1H中,根据余弦定理,

则,
在Rt△B1C1H中,,
所以.
故直线C1E与平面ABB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8.(2025春 丰南区期中)如图,正四棱台ABCD﹣A1B1C1D1中,上底面边长为,下底面边长为,E为CC1的中点,侧棱长为3.
(1)证明:AC1∥平面BDE;
(2)求该正四棱台的表面积.
【解答】解:(1)证明:在正四棱台ABCD﹣A1B1C1D1中,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OE,
在正四棱台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O为AC中点,
又∵E为CC1的中点,
∴OE∥AC1,
又OE 平面BDE,AC1 平面BDE,
∴AC1∥平面BDE.
(2)由已知,梯形ABB1A1中,,,AA1=3,
过A1作A1M⊥AB,交AB于点M,
∴,∴,
∴梯形ABB1A1的面积为:,
∴正四棱台ABCD﹣A1B1C1D1的表面积为:

19.(2025春 广东月考)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为BC中点,平面PAD⊥平面ABC,PB=PC,BC=2PD=2,,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Q,R分别是直线AB,AC上一点,且BC∥平面PQR,记平面PBC∩平面PQR=l.
(1)证明:平面PBC⊥平面PAD;
(2)求二面角P﹣BC﹣A的正弦值;
(3)若l与CQ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的值.
【解答】解:(1)证明:如图,过P作PE⊥AD,垂足为E,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平面PAD∩平面ABC=AD,PE 平面PAD,
所以PE⊥平面ABC,
因为BC 平面ABC,
所以PE⊥BC,
因为PB=PC,D为BC中点,
所以PD⊥BC,
因为PD∩PE=P,PD 平面PAD,PE 平面PAD,
所以BC⊥平面PAD,
又BC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平面PAD.
(2)因为BC⊥平面PAD,AD 平面PAD,
所以AD⊥BC,
因为PD⊥BC,
所以∠PDA为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
因为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
所以,
解得,
所以二面角P﹣BC﹣A的正弦值为.
(3)因为BC∥平面PQR,BC 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QR=l,
所以BC∥l,
所以l与CQ所成角等于BC与CQ所成角,
由(2)知AD⊥BC,
所以,
由题意得,,
①如图,当Q在线段AB上时,
因为,,
所以sin∠BQC=sin(π﹣∠ABC﹣∠BCQ)=sin(∠ABC+∠BCQ)

在△BCQ中,由正弦定理得,,即,
解得,
所以,故.
②如图,当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因为,,
所以,
在△BCQ中,由正弦定理得,,即,
解得,
所以,,
综上所述,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