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5 16:30: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同步分层练习
【基础篇】
1.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习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立春“咬春”吃春饼,制作春饼时面粉发酵属于物理变化
B.谷雨“食椿”尝椿芽,炒制椿芽时水分蒸发属于化学变化
C.夏至“秤人”量体重,体重秤的示数变化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D.大暑“喝伏茶”饮凉茶,伏茶清香四溢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图示中涉及的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铁钉生锈
C.生成炭黑的实验
D.浓硫酸腐蚀纸张
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
到化学变化的是( )
竹作笔杆 B.燃松制墨 C.捞浆压纸 D.雕石成砚
4.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可能产生新物质
D.析出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能力篇】
一、单选题
1.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稀释酒精
C.碘溶于酒精 D.酒精消毒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A.有气体放出
B.有颜色改变
C.有其他物质生成
D.有沉淀产生
3.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
4.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丹桂飘香 B.煮豆燃萁
C.激浊扬清 D.草船借箭
5.下列诗句或俗语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吹尽黄沙始见金 B.爝火燃回春浩浩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铁杵磨成绣花针
二、填空题: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⑴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⑵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⑶纸张燃烧。
⑷瓷碗破碎。
⑸铁生锈。
⑹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拔高篇】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水沸腾,试管口出现白雾,玻璃片上有 。
(2)实验2中石蜡由固体变为 。
(3)实验3向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 色沉淀。
(4)实验4中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固体表面有 产生,澄清石灰水变 。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6)在化学变化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
【基础篇】
1.D 2.A 3.B 4.B 5.B
【能力篇】
一、单选题
1.D 2.C 3.A 4.B 5.B
二、填空题:
1..物理变化:⑴⑷⑹化学变化:⑵⑶⑸
2.有新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拔高篇】
(1)小液滴
(2)液体
(3)蓝
(4) 气泡 浑浊
(5)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6)一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

01
素养目标—明确要求
02
激趣导入—提高兴趣
03
要点精讲—典例精析
04
知识总结—加强记忆
05
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素养目标
01
01
02
03
04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知道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初步学习观察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及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激趣导入
02
水结冰
苹果在空气中变色
说说你身边的物质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典例精析
要点精讲
要点精讲
03
保护眼睛
切断电源
避免直接触碰
注意防火
清洗双手
排风处理有害气体
防止扎伤
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及说明
要点精讲
03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 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要点精讲
03
【实验1-1 】
注意观察
①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②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③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1) 水的沸腾
一、物理变化
要点精讲
03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经过沸腾变为水蒸气,冷却后又变成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实验1-1 】
(1) 水的沸腾
一、物理变化
要点精讲
03
【实验1-1 】
注意观察
①变化前石蜡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②熔化后的石蜡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2) 石蜡的熔化
一、物理变化
一、物理变化
实验编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2) 固态的石蜡 液态的石蜡
石蜡熔化成液态

【实验1-1 】
(2) 石蜡的熔化
要点精讲
03
要点精讲
03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①常见的特征——形状的改变
茶杯破碎
铁钉弯曲
纸张折叠
橙子榨汁
一、物理变化
要点精讲
03
②常见的特征——状态的改变(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水的沸腾
水结成冰
雪糕融化
干冰升华
一、物理变化
要点精讲
03
【实验1-1 】
(3)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和衣服具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小心!
二、化学变化
要点精讲
03
序号 发生的变化 现象 变化种类 判断依据
3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二、化学变化
【实验1-1 】
(3)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要点精讲
03
【实验1-1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二、化学变化
要点精讲
03
序号 发生的变化 现象 变化种类 判断依据
3
4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向装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产生大量气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变浑浊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二、化学变化
【实验1-1 】
(3)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要点精讲
03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①常见的特征——常表现为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见的特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放热、吸热、发光等。
要点精讲
03
发光
放热
变色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化学变化常常伴有的现象:
现象不是判断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
要点精讲
03
发光
放热
变色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物理变化也可能会伴有的现象
思考讨论
03
火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火柴燃烧发光放热,属于什么变化?
2.水烧开冒气泡是什么变化?
灯管通电发光放热是什么变化?
都是物理变化,有放出气体、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要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思考讨论
03
3.点燃一支蜡烛,观察石蜡发生了什么变化?
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要点精讲
03
01
02
03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火药爆炸 燃气爆炸
气球爆炸 锅炉爆炸
04
加强记忆
知识总结
知识总结
04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说明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形状、体积或状态等发生变化
放热、吸热、发光、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巩固提升
练习与应用
练习应用
05
1.下列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冬瓜腐烂
B.火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冰吸热熔化
E.灯发光
F.酒精挥发
G.海水晒盐
H.摩擦产生热量
I.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体氧气
AB
练习应用
05
2.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成功。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D
3.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可能产生新物质
D.析出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1第吗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课标分析 本单元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其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主要作用在于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的学科特点,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引导学生步入神秘的化学殿堂。 本课题由“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个课时构成。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培养“宏观辨识”“变化观念”等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
素养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知道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学习观察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及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4.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1.通过教师对“变化”的解析及学生对实验的直观感受,使学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 2.通过自主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水结冰、蜡烛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苹果在空气中变色、水沸腾等。 思考,这些变化有何不同。 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补充。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物质的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 教师演示实验1-1: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 (3)在试管口放一块洁净的玻璃片。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1-2: (1)将一小块块状石蜡放入试管中。 (2)将试管放入沸水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 水的沸腾:液态水—气态水—液态水 石蜡融化:固体—液体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酒精挥发;铁铸成铁锅;蜡烛受热熔化;水沸腾;树枝、木条折断;纸张、玻璃、陶瓷破碎等。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表格,通过现象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变化的种类。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1实验1-2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
化学变化 教师演示实验1-3: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发生的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1-4: (1)向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2)用配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导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分析】从变化前后的物质有无改变的角度分析,实验1、2、3、4分别有什么共同特征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可燃物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等。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常见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吸热和放热。 【提出问题】只要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表格,通过现象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变化的种类。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3实验1-4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共同特征?和实验1、2有何本质的区别? 使学生能将概念活学活用,深刻理解概念。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判断 【合作探究】: 1.有以上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举例说明。 2.化学变化一定能观察到现象吗 举例说明。 3.能否通过现象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例如: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其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思考与讨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学生完成练习: A.水结冰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鞭炮爆炸 D.车胎爆炸 E.玻璃破碎 F.纸张燃烧 G.食物腐烂 H.铁生锈 I.植物光合作用 J.氧气经过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气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两种变化。
课堂小结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区别和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板书设计 课题1(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