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1 06:2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许地山叙事散文,通过“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主线,借物喻人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朴素价值观。第二课时重点在“议花生”部分,引导学生从对话中领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如“人要做有用的人”),体会借物喻人的表达效果。
分角色朗读,感受对话中的人物态度差异。
2.思维发展:
通过对比“苹果/石榴”与“花生”,培养辩证思考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思辨“实用价值”与“外在表现”的关系。
3.价值体认:理解“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内涵,初步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析父亲话语的深层含义,体会借物喻人写法。
难点:辩证理解“实用主义”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避免说教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再现,聚焦矛盾(8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画面对比:
(1)展示花生埋土结果实 vs 石榴高挂枝头的动态图
(2) 提问:“你更欣赏哪种生长方式?为什么?” 观察图片,自由发表观点,初步形成价值判断 视觉化呈现核心矛盾,激活辩证思维
2. 角色代入:
分发“父亲”“姐姐”“哥哥”“我”姓名牌,邀请学生还原议花生场景 选择角色朗读对话(重点读父亲的话),注意语气差异 沉浸式体验文本,捕捉人物态度
环节二:深度思辨,破解哲理(20分钟)
任务一:拆解父亲的话
1.出示金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追问链:
(1)“体面=错误吗?”(辨析“讲体面”与“只讲体面”)
(2)“花生‘不好看’却有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事物?”(拓展:路灯、粉笔)
(3)“如果花生会说话,它会对石榴说什么?”(角色互换训练共情)
任务二:微型辩论赛
1.辩题:“现代社会需要石榴式的高调,还是花生式的低调?”
2.分组准备(3分钟):正反方各找2条理由
3.自由辩论(5分钟):教师引导关注“价值本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担任辩论主持人,提炼学生观点中的关键词(如“实用主义”“自我展示”) 分组搜集论据,用生活实例论证观点(如:科学家vs网红) 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对文本价值观的机械接受
环节三:联结生活,升华主题(10分钟)
1.“花生精神”招聘会:
创设情境:社区需要招募“花生式”志愿者
学生撰写“应聘宣言”(例:”我愿做图书管理员,默默整理书籍帮助他人“)
2.致敬平凡之光:
播放短片《看不见的英雄》(清洁工、电网检修员等)
完成句式:“就像花生一样,因为他们___。”
环节四:总结延伸(2分钟)
板书:朴实无华 → 内在价值 → 有用的人
师:美可以是绽放的鲜花,也可以是深埋的甜果。真正的价值在于你为世界创造了什么。
六、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给文中父亲写一封信,谈谈你对“有用的人”的新理解
实践:在家中寻找一样“花生属性”的物品,拍照并配说明文
挑战:改写石榴的自白(要求体现对花生价值的认同)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落花生
/ \
外表朴实 内在有用
| |
深埋土地←——→ 奉献价值
| |
不做只讲体面的人→ 做有用的人
八、教学反思
成功点:
辩论环节有效激发高阶思维,学生提出“内外兼修”的创新观点
招聘会情境使抽象价值观具象化
改进点:
对父亲“桃子石榴苹果”的比喻需更深入时代背景解读(当时社会崇洋风气)
为理解较慢的学生提供“观点脚手架”(例:对比表格)
教学建议:
避免价值观灌输:通过辩论、角色代入促进自主建构
强化生活关联:“招聘会”“物品寻找”打通文本与生活
落实语文要素:借物喻人写法分析融入思辨全过程
可依据学情调整辩论时长,对农村学生可增加“农作物价值比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