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24)九年级下册化学 7.2 碱及其性质课件(共14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24)九年级下册化学 7.2 碱及其性质课件(共14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14:26:30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新课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被蚊虫叮咬后会感到瘙痒疼痛,这时涂抹肥皂水就能缓解症状。
这是因为肥皂水显碱性,而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酸性物质,碱性的肥皂水可以中和酸性物质。那除了肥皂水,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碱?碱又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和用途呢?
熟石灰
肥皂
火碱
碱的定义与组成

定义
组成
NaOH Na+ + OH-
金属阳离子
KOH K+ + OH-
Ca(OH)2 Ca2+ + 2 OH-
Ba(OH)2 Ba2+ + 2 OH-
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叫碱。
所有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碱有一些相同的性质。
OH-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氨水等等都是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
常见的碱及其特性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 头发在其中的变化
氢氧化钠
白色
固体
无味
易溶于水
放热
吸收水蒸气而逐渐潮解

腐蚀性
消失不见

干燥剂
(1)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2)易潮解(物理性质)
暴露在空气中的固体NaOH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作潮解。因此固体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O2、H2等。

干燥气体(除水)
(3)具有腐蚀性(化学性质)
如果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事故处理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 衣服在其中的变化
氢氧化钙
白色
固体
无味
微溶于水
放热
无明显现象

腐蚀性
消失不见
(1)俗名:熟石灰、消石灰,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2)制取:由生石灰(CaO)和水反应生成。
CaO + H2O Ca(OH)2
含钙物质的转化
钙三角
CaO
Ca(OH)2
CaCO3
CaO + H2O Ca(OH)2
Ca(OH)2 + CO2 CaCO3↓+ H2O
Ca(OH)2暴露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且微溶于水,故不能做干燥剂。而CaO可以和水反应生成Ca(OH)2,故一般用CaO做固体干燥剂。
通常NaOH和CaO在实验室中一起用作固体干燥剂,吸收装置内外的水和酸性气体,称为“碱石灰”。
例1 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白色固体 B. 前者易溶于水,后者微溶于水
C. 二者都有腐蚀性 D. 二者都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作干燥剂
D
碱的化学性质

(1)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探究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加入氢氧化钠后的现象
加入氢氧化钙后的现象
变为蓝色
变为蓝色
实验反思
碱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碱消耗试纸中的酸而变蓝

变为红色
变为红色
(2)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 盐+H2O
探究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向2个盛有CO2气体的矿泉水瓶里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加入CO2后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水瓶变瘪,且程度非常明显
水瓶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NaOH + CO2 Na2CO3 + H2O
Ca(OH)2 + CO2 CaCO3↓+ H2O
实验反思
1. 水瓶变瘪一定足以证明CO2和碱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吗?
仅凭水瓶变瘪的现象,无法直接区分是CO2溶于水还是与碱性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用HCl区分何种原因导致瓶子变瘪
(3)和酸反应:碱+酸 → 盐+H2O
(4)和某些盐反应:碱+某些盐 → 新碱+新盐
探究碱和某些盐的反应
向盛有碳酸钠溶液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碳酸钠溶液 反应方程式
加入NaOH后的现象
加入Ca(OH)2后的现象
实验1 探究NaOH、Ca(OH)2和Na2CO3的反应
无现象
溶液变浑浊
出现白色沉淀
Ca(OH)2 + Na2CO3 2 NaOH + CaCO3↓
实验结论
不同的碱和同一种盐反应的现象可以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碱溶于水时解离出的金属阳离子不同。
氯化铜溶液 反应方程式
加入NaOH后的现象
加入Ca(OH)2后的现象
实验2 探究NaOH、Ca(OH)2和CuCl2、FeCl3的反应
向盛有氯化铜、氯化铁溶液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出现蓝色沉淀
出现蓝色沉淀
Ca(OH)2 + CuCl2 CaCl2 + Cu(OH)2↓
2 NaOH + CuCl2 2 NaCl + Cu(OH)2↓
氯化铁溶液 反应方程式
加入NaOH后的现象
加入Ca(OH)2后的现象
出现红褐色沉淀
3 Ca(OH)2 + 2 FeCl3 3 CaCl2 + 2 Fe(OH)3↓
3 NaOH + FeCl3 3 NaCl + Fe(OH)3↓
出现红褐色沉淀
Cu2+溶液为蓝色,Cu(OH)2是蓝色沉淀;
Fe3+溶液为黄色,Fe(OH)3是红褐色沉淀。
注意
实验2 探究NaOH、Ca(OH)2和CuCl2、FeCl3的反应
为什么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因为它们在溶于水时,都电离出了共同的阴离子—OH-,正是由于OH-的存在,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碱的通性。但是,不同的碱金属阳离子不同,性质也存在差异。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NaOH Na+ + OH-
Ca(OH)2 Ca2+ + 2 OH-
Ba(OH)2 Ba2+ + 2 OH-
(2)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 盐+H2O
2 NaOH + CO2 Na2CO3 + H2O
(3)和酸反应:碱+酸 → 盐+H2O
(4)和某些盐反应:碱+某些盐 → 新碱+新盐
2 NaOH + H2SO4 Na2SO4 + 2 H2O
2 NaOH + CuCl2 2 NaCl + Cu(OH)2↓
3 Ca(OH)2 + 2 FeCl3 3 CaCl2 + 2 Fe(OH)3↓
例2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搭乘三名航天员升空。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必需装备。航天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 ,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能与氧化铁反应 D.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例3 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 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
C. 用NaOH溶液检验CO2 D. 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例4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
B. 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D.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OH溶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