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0.牛郎织女(一)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故事讲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是个心地善良、勤劳的人,织女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们通过老牛结识并相知相爱。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学情分析: 由于民间故事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有些情节不易为现在的青少年读者所理解。另外,有一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思考深度不够,很难理解作品的主题。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民间故事的生动与神奇。 ②语言运用: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③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 ,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④审美创造: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思政元素:以“星河为证叩问人间道义”为叙事核心,在“老牛牵缘”的奇幻与“男耕女织”的质朴中深植“以抗争冲破命运枷锁、以忠贞守护人性光辉”的精神火种,让“追求平等与自由”的文明基因在神话血脉中生生不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板书:牛郎织女)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3)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1、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齐读课题。 3、画出不认识的字词,自学。 4、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环节二:初步自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2.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 3.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 板书: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4.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5.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1、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2、学生概括,梳理提纲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进行小组交流。 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意识,提高参与度。
教学环节三:复述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师:同学们,我们熟悉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出示课件6) 复述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时尽量口语化;复述尽量简化描述,只把重要内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写部分可以省略或简化。 生练习复述,师随时点评。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复述做得很好,看来我们掌握了复述的要点。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练习。 1、小组内复述练习。 2、点名复述小组汇报 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七、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默写生字词。 巩固作业: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 提升作业: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八、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一) 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牛郎 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 织女 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
课题 10.牛郎织女(一)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2课时
一、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借助关键语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主题,体会民间故事的文化蕴含。 ②语言运用: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③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 ,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④审美创造: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出示课件 1.复习生字词。 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生字词。 2.学生复述课文。 进行复习巩固知识点。
教学环节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羡慕哇!怎么,为什么只有他能有这奇遇呢? (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 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 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 ①牛郎勤劳。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体现。 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 (板书: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 4.织女是个怎样的人? 师:我们可以先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行总结。 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 1.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2.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体会对牛郎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3.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问题提得较大,便于学生大胆思维、主动探究,要求教师的引导更灵活。
教学环节三: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请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这首词: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1.进行背诵 2.参加故事会 3.查找资料了解星空。 设计拓展活动这个环节,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 巩固作业:阅读古诗《迢迢牵牛星》 提升作业:阅读《中国民间故事》
六、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一) 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牛郎 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 织女 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由于这个故事学生大多有所了解,再加上课文浅显易懂,于是课上,在轻声的诵读中,在和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中,我们轻松地结束了对故事的学习。 不足之处:每一次当学生发言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评价不够及时,学生错过了在评价之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改进措施: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一定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