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习作:缩写故事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把已知的故事进行缩写。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就是说我们要把篇幅较长的课文缩成几百字的短文,并且还不能丢掉主要的内容。缩写的本质其实就是让内容更精炼,但文意文体不能改变。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缩写”,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可能会完成得不错。但会有一部分学生缩写时可能抓不到文章的主要内容,该保留的过于简略,应该简略的却写得特别详细。也有少数学生,会直接缩减使用原文语句,导致保留内容不完整,语句不通顺。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通过缩写练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 ②语言运用:学习缩写,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适当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做到内容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 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④审美创造: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
思政元素:以“取舍淬炼责任担当”为内核,在“删繁就简守本心”的语言实践中深植“以理性提炼文化精粹、以忠实传承文明薪火”的使命意识,让“精准表达”的笔锋成为守护价值观的利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用简练的、衔接性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复习课文内容,预习缩写的要求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创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师:同学们,以往我们写作文往往要求细致、具体,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你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这样做吗? 2.师:的确,叙述具体是一种表达能力,长话短说也是一种必需的交际能力,这节习作课,我们就通过“缩写”来学习长话短说的方法,锻炼我们交际表达的能力。 1.学生交流什么情况下要长话短说 生:向上级或向有关单位汇报时;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把故事简要介绍给别人时…… 2.了解缩写 向学生提问,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长话短说、言简意赅是生活中必需的事情,也是我们生活交际的一种必需的能力,从而引发学生对这次习作积极的心理体验。
教学环节二:了解缩写,缩句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师:什么是缩写呢? 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就是说我们要把篇幅较长的课文缩成几百字的短文,并且还不能丢掉主要的内容,这就是缩写。 2.师:在学习“缩文”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缩句”的练习,句子会缩写了,段和篇的缩写也就不难了。 3.课件出示第一组缩句练习。 4.课件出示第二组缩句练习。 1.了解什么是缩写。 2.进行缩句练习。 段、篇的缩写,其实就是段、篇中句子的缩写,这一环节,将缩写的几种类型以句子的形式进行训练,为缩段、缩文奠定了基础,降低了缩文的难度。这样学生明确了缩写的本质其实就是让内容更精炼,但文意文体不能改变。
教学环节三:明确要求,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学生自学习作要求,请打开课本第44页,仔细地读习作提示,想想缩写有什么方法和要求。可以拿起笔做做记号。 2.师:用心读一读《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例文,将例文与原文对比,你发现什么地方没变,什么地方变了,怎么变的? 3.读“习作提示”,整理缩写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原文与课本第44页例文地对比,发现了一些缩写的方法,现在,再读一读习作提示,你能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缩写方法吗? 1.打开课本第44页,仔细地读习作提示,想想缩写有什么方法和要求。可以拿起笔做做记。 2.发现缩写特点。 先读例文,自主发现缩写方法,后读“习作提示”整理缩写方法,给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突破了“提示”带给学生的思维局限。
七、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作文 巩固作业:作文读给家长听 提升作业:民间故事阅读30分钟
八、板书设计:
课题 习作:缩写故事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2课时
一、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通过缩写练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 ②语言运用:学习缩写,对原有故事内容进行适当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做到内容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 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④审美创造: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用简练的、衔接性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取舍,运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复习课文内容,预习缩写的要求
四、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缩写的特点和基本方法,谁来说一说缩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缩写前要完整阅读原文,抓住故事重点,缩写时要合理取舍,简述大意,连缀成文。 3.精心修改,并阅读缩写文,看缩后故事是否完整,语言是否简洁通顺,是否与原文大意相同。 1.自主回答,教师总结了解什么是缩写。 2.小组合作尝试进行民间故事片段缩写。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什么是缩写,缩写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进行缩写,为本节课进行修改交流做好参照,打好基础。
教学环节二:运用方法,尝试缩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一)共同缩写《牛郎织女》。 1.读《牛郎织女》,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可以删去?口头交流。 2.对保留的内容进行缩写。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3.课件出示缩写后的《牛郎织女》。 (二)选择其他的民间故事进行缩写。(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缩写) 1.小组合作,进行评比。 2.对保留的内容进行缩写。 3.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缩写。 共同缩写有利于方法的集中指导,选择缩写则激发了学生的动笔兴趣,同时,将整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缩写,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缩写实践。这样,化整为零、扶放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关注,课堂教学自然是高效的。
教学环节三: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学生自读自改。出示评改要求: 故事是否完整(主要人物、事件、时间) 情节是否连贯(主要情节、提炼) 语句是否通顺(过渡自然、简洁) 2.师: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肯删改自己的文章,必有出息。”可见自我修改多么重要。请同学们写好后自由朗读、自主修改,想想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故事是否记述完整,不合适的自己试着修改。 2.读给同学听,小组交流,合作互改。 四人一组或两人一组,(根据时间而定)自己朗读习作,其他同学评议。看看习作是否将故事的经过记述完整了,是否连贯通顺。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评议,有争议的地方可以举手请求老师的帮助。 3.读给同学听,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谁想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 其他同学按照课件提示思考、点评。请一名同学读习作,可以是小组推荐的佳作或优秀片段,也可以是教师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作。 1.学生自读自改。 2.读给同学听,小组交流,合作互改。 3.读给同学听,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评改赏析作文不但是增强语感,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还是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对话的循序渐进,要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再自我修改,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习作水平得到共同的提高。而回家后读给父母听,则把这一习作活动继续下去了,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即是生活,生活与作文构成了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良性循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习作的快乐,令作文评改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五、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评改作文 巩固作业:把评改后的作文读给家长听 提升作业:民间故事阅读30分钟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了“摘录”“删减”“概括”“改写”的内涵,学会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 不足之处:在故事情节的连贯性上,个别学生做得不够好,不能将情节自然地进行过渡,衔接不自然,语句不通顺。 改进措施:在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书面表达时能做到思路明确,表达通顺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