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轮复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测试卷(培优卷)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5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63.0(42.0%)
主观题(占比) 87.0(58.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2(63.2%)
主观题(占比) 7(36.8%)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8(42.1%) 40.0(26.7%)
填空题 3(15.8%) 15.0(10.0%)
解答题 5(26.3%) 77.0(51.3%)
多项选择题 3(15.8%) 18.0(12.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31.6%)
2 容易 (42.1%)
3 困难 (26.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43.0(28.7%) 3,9,17,19
2 导数的概念 5.0(3.3%) 1
3 简单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5.0(3.3%) 2
4 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37.0(24.7%) 14,17,18
5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0(3.3%) 6
6 函数的奇偶性 6.0(4.0%) 11
7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5.0(3.3%) 7
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77.0(51.3%) 4,6,8,9,11,14,15,16,18
9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性质 10.0(6.7%) 5,13
10 导数的几何意义 46.0(30.7%) 1,10,13,16,17
11 基本初等函数导函数公式 10.0(6.7%) 2,12
12 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 5.0(3.3%) 5
13 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 5.0(3.3%) 12
14 导数的四则运算 10.0(6.7%) 2,13
15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15.0(10.0%) 6,7,8
16 瞬时变化率 5.0(3.3%) 2
1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大(小)值 61.0(40.7%) 3,11,14,15,17,19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轮复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测试卷(培优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
得,
所以.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导数的概念和函数的极限的关系式以及导数的几何意义,从而得出的值.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求导可得,
设,则,,
函数的对称轴为,
在的最大值为,
即最大导数值为2,故该质点的最大瞬时速度是2.
故答案为:D.
【分析】求导,利用换元法,将导数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求其定义域内的最大值,即导数值,从而确定最大的瞬时速度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如图为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
对于A:因为极大值极小值,所以选项A错误;
对于B:根据最大值的概念可知,函数的最大值一定大于或等于它的最小值,故选项B正确;
如上图所示,因为函数在区间上的极大值,而不是最大大值,所以选项C错误;
同时,最大值不是极大值,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极值和最值的联系与区别即可判断.
4.【答案】C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令,得出,
由,得出;由,得出,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所以,3是极小值点,
又因为函数是奇函数,
所以的极大值点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导结合代入法,从而得出的值,再利用导数正负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出函数的极小值点,再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得出函数的极大值点.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令,可得或,
即函数有两个零点,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故,错误;
求导可得,
令,得或,
当时,,
函数在上递增;
当时,,
函数在上递减,
即函数图象先增后减再增,所以排除.
故答案为:.
【分析】再利用函数解析式可得函数有两个零点即可排除,再求导可得,利用导数的正负和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即可判断AD.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可得,
要使恰有一个零点,只需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相切,
设切点坐标为,由,可得,
则切线方程为,即,
故需使.
由可得,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函数的零点的定义,得出要使恰有一个零点,只需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相切,设切点坐标为,令,再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出切线的斜率,再由点斜式得出切线方程,则需使,再由得出的取值范围.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令,得到,
解得或,
当时,,,
由得到;由,得到,
则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又因为,,
当时,,其图象如图,
所以,当时,或均有2个根,
则有四个根,
则当时,有四个零点,
又因为函数有8个零点,
所以,当,有四个零点,
由,
得到或,
则或,
由,
得到或,
则或,
又因为,,
所以从右向左的个零点为,,,,
所以,
得到.
故答案为:D.
【分析】令,则得到或,当,,利用导数与函数单调性间的关系,从而得到的单调区间,再利用数形结合得到当时,有四个根,从而得出当,有四个零点,由和直接求出函数零点,再根据函数有8个零点,从而得出正数的取值范围.
9.【答案】B,D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
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即的极大值为,极小值为,.
故答案为:BD.
【分析】根据导函数图象可得导数的正负,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进而求函数的极值判断即可.
10.【答案】B,C,D
【解析】【解答】解:函数定义域为,,
A、由图可知:表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小于割线的斜率,
则,故A错误;
B、在点处的切线斜率小于割线的斜率,在点处的切线斜率大于割线的斜率,所以在曲线上必存在某点,使得该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割线的斜率,所以存在,使得, 故B正确;
C、 ,由图知割线的斜率,小于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所以,故C正确;
D、由图知梯形中位线的长为,的长为,
因为,所以,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比较切线和割线的斜率判断即可.
11.【答案】B,D
【解析】【解答】解:A、,故A错误;
B、当时,
故当,在上递减,
当在上递增,
的最小值为,故B正确;
C、当时,由B知,的最小值为,
且时,时,;
当时,
当在上递增,
当,故在上递减,
且时,时,,
画出图象如图所示:
知不可能有4个零点,故C错误;
D,,
令,
的定义域为,
则,
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关于点对称,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即可根据和的关系即可判断A;求导可得,利用导数可得函数在上递减即可判断B;利用单调性结合函数的图形即可判断C;利用利用对称性的定义即可判断D.
12.【答案】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
令,有,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
先根据导数的运算法则求导,将代入,解方程即可求解.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对 求导:
因 是偶函数,偶函数满足“奇次项系数为0”( 为二次函数,奇次项是 )。
故奇次项系数,解得:
代入,得:
原函数:
导函数:
,
已知切点,斜率,切线方程:
整理为一般式:
故答案为:.
【分析】通过“偶函数奇次项系数为0”,由导函数形式直接求,简化计算,然后代入 得函数,计算切点坐标与切线斜率(导数值 ),用点斜式写切线方程。
14.【答案】
【解析】【解答】解:函数定义域为,
求导可得,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所以至多有一个零点.
当时,由,解得:,由,解得:,
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
.
令,,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又,所以要使,即,则.
又因为,
所以在上有一个零点,
又
令,,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所以在上也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对导函数中的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在时,通过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其最小值,依题需使推得;接着分段说明函数在区间和上各有一个零点即得.
15.【答案】(1)解:的定义域为R,
求导可得,
当时,;时,;
故函数单调增区间为,;
(2)解:由(1)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因为,,,,所以,,
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则,即.
【解析】【分析】(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导,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单调递增区间即可;
(2)由(1)知,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结合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即可得实数m的范围.
16.【答案】(1)解:由,知.
所以当时,有,.
故曲线在处的切线经过,且斜率为,所以其方程为,即.
(2)解:当时,对有,对有,故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当时,对有,故在上递增;
当时,对有,对有,故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综上,当时,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当时,在上递增;
当时,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3)解:我们有.
当时,由于,,故根据(2)的结果知在上递增.
故对任意的,都有,满足条件;
当时,由于,故.
所以原结论对不成立,不满足条件.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分析】(1)直接计算导数,并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一点的导数是函数图象在这一点的切线斜率)即可;
(2)对分情况,判断的正负,根据导数正负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即可得到的单调区间;
(3)对和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的取值范围.
(1)由,知.
所以当时,有,.
故曲线在处的切线经过,且斜率为,所以其方程为,即.
(2)当时,对有,对有,故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当时,对有,故在上递增;
当时,对有,对有,故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综上,当时,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当时,在上递增;
当时,在和上递减,在上递增.
(3)我们有.
当时,由于,,故根据(2)的结果知在上递增.
故对任意的,都有,满足条件;
当时,由于,故.
所以原结论对不成立,不满足条件.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17.【答案】(1)解:由函数,可得,
则,即切线的斜率,切点坐标为,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解:由(1)知,
当时,;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当时,有极小值.
故极小值,无极大值.
(3)解:由(2)知,函数在递减,在递增,且有极小值,
又由时,;时,,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又由方程的解的个数,即为与的图象的交点个数,
由图象可得:当时,没有公共点,此时方程无解;
当或时,两函数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方程有一解;
当时,两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此时方程有两解.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函数展开,包含切线方程求解、极值计算及方程解的个数判断:
(1)先对函数求导,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为该点处切线的斜率 ),结合已知点坐标,利用点斜式求出切线方程.
(2)通过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导数大于时函数单调递增,导数小于时函数单调递减 ),进而确定极值点,求出极值.
(3)依据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分析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取值趋势,将方程解的个数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交点个数,结合图象进行判断.
(1)解:由函数,可得,
则,即切线的斜率,切点坐标为,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解:由(1)知,
当时,;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当时,有极小值.
(3)解:由(2)知,函数在递减,在递增,且有极小值,
又由时,;时,,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又由方程的解的个数,即为与的图象的交点个数,
由图象可得:当时,没有公共点,此时方程无解;
当或时,两函数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方程有一解;
当时,两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此时方程有两解.
18.【答案】(1)解:当时,,函数的定义域为,
,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2)(i)解:函数的定义域为,,①当时,,函数在单调递减,至多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
②当时,令,解得,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因为函数有两个零点,且时,,时,,所以.
设,易知函数在单调递增.
因为,所以的解集为.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ii)证明:因为,由,结合(i)知,
要证,即证,即,
当时,因为,,不等式恒成立;
当时,由得.
即证.
即证.
即证.
设,,由,
所以在单调递增.
所以,故原不等式成立.
所以.
【解析】【分析】(1)当时,求导函数,根据导函数的正负确定原函数的单调区间,核心是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
(2)(i)求的取值范围:先求导,对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单调性、极值与零点的关系确定的范围,关键是导数分析函数形态.
(ii)证明不等式:利用零点条件化简,构造新函数,通过研究新函数单调性证明,核心是函数构造与单调性应用.
(1)当时,,函数的定义域为,
,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2)(i)函数的定义域为,,
①当时,,函数在单调递减,至多有一个零点,不符合题意;
②当时,令,解得,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因为函数有两个零点,且时,,时,,所以.
设,易知函数在单调递增.
因为,所以的解集为.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ii)因为,由,结合(i)知,
要证,即证,即,
当时,因为,,不等式恒成立;
当时,由得.
即证.
即证.
即证.
设,,由,
所以在单调递增.
所以,故原不等式成立.
所以.
19.【答案】(1)解:由题意知:
,
①当时,,在单调递减,不存在最大值.
②当时,由得,
当,;,,
函数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
.
(2)证明:
“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等价于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故,解得.
要证,即证,
,不妨令,故
由得,令
在恒成立,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故.
成立.
(3)证明:由(1)知,,即,
当时,
.
【解析】【分析】(1)先求导可得,再分,两类讨论单调性可得最大值即可求解;
(2)先将条件等价于有两个不等的正根可得,再利用判别式非负,以及根与系数关系求出a的范围,要证,即证,
令求导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即可证明;
(3)利用(1)结论可得则当时,,进而利用裂项相消求和证明即可.
(1)由题意知:
,
①当时,,在单调递减,不存在最大值.
②当时,由得,
当,;,,
函数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
.
(2)
“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等价于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故,解得.
要证,即证,
,不妨令,故
由得,令
在恒成立,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故.
成立.
(3)由(1)知,,即,
当时,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轮复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测试卷(培优卷)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已知函数在上可导,且满足,则函数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 )
A. B.2 C. D.1
2.某运动质点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则该质点的最大瞬时速度是( )
A. B.1 C. D.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极大值不会小于它的极小值.
B.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大值不会小于它的最小值.
C.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极大值就是它在该区间上的最大值.
D.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大值就是它在该区间上的极大值.
4.已知函数,则( )
A. B.
C. D.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5.已知奇函数在上满足,其中的导函数为,则的极大值点为( )
A.3 B. C.1 D.
6.当时,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已知函数恰有一个零点,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8.已知函数,,若函数有8个零点,则正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共18分)
9.定义在上的函数,其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的极小值,是的极大值
B.是的极大值,是的极小值
C.在上单调递增
D.在上单调递减
10.设函数,且,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若,则;
B.存在,,使得;
C.若,,则;
D.对任意的,,都有.
11.设函数,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为奇函数
B.当时,的最小值为
C.若函数有四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D.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三、填空题(共3题;共15分)
12.若,则 .
13.若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则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14.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
四、解答题(共5题;共77分)
15.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增区间;
(2)方程在有解,求实数m的范围.
16.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若对于任意的,有,求的取值范围.
17.已知函数.
(1)求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求函数的极值;
(3)判断方程的解的个数.
18.已知函数.
(1)当时,讨论的单调性;
(2)若有两个零点,为的导函数.
(i)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ii)记较小的一个零点为,证明:.
19.定义运算:,已知函数,.
(1)若函数的最大值为0,求实数a的值;
(2)若函数存在两个极值点,,证明:;
(3)证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