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昆明十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88分。
1.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炭黑制墨 B. 粮食酿酒 C. 胆矾炼铜 D. 燃放烟火
2.2025年春晚,歌曲《我的家》展现我国20年来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铺展开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中国新画卷。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美丽家园创建的是( )
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 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3.在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不应该出现的提示图标是( )
A. 护目镜 B. 用电
C. 明火 D. 锐器
4.空气成分中,可充入灯泡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臭氧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吸取少量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6.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
C. 钾缺乏会引起心律失常 D. 蚊虫叮咬后痛痒,可用消石灰的溶液处理
7.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地下冒出的黑色“洧水”指的是石油
B.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为盐酸
C. 《五金 倭铅》记载“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煅”指的是高温加热
D. 《天工开物》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提到的是火药
8.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B.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C. 不能用于水中的杂质去除 D. 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一定是CO2
9.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HCl→Cl2→HClO
B. 相对分子质量由低到高:N2→O2→CO2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Al→Si→O
D. 净水的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蒸馏→吸附→过滤
10.下列物质可以作为氮肥且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硝酸:HNO3 B. 尿素:CO(NH2)2
C. 硝酸铵:NH4NO3 D. 硝酸钾:KNO3
11.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各主题知识的有关归纳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主题 归纳
A 化学与健康 ①甘薯和马铃薯中含有淀粉,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②谷物和肉类不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
B 化学与环境 ①对污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②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化学与能源、资源 ①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②氢气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D 化学与材料 ①“复兴号”高铁车轮用到的“高速钢”属于金属材料
②华为手机屏用到“聚酰亚胺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 A B. B C. C D. D
12.下列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B. ②的化学性质与He相似
C. 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④的离子符号为Mg2
13.下列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有误的是( )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分离Fe和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B 鉴别氧化铜和炭粉 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固体质量是否减少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D 鉴别铁粉和碳粉 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4.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古人记载炼丹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都由分子构成 B. 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1:1
C.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 图中有一种氧化物
15.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C19H19N7O6),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 叶酸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叶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叶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比氧元素质量分数大
16.兴趣小组同学利用U管进行以下实验探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分子运动
C. 探究溶解能量变化
D.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7.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固体物质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该固体是碳酸盐
B 向NaHCO3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NaHCO3溶液显碱性
C 向盛有NaOH固体试管加入稀盐酸,试管壁发烫 酸与碱中和反应放热
D 将银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无法判断铜和银的活动性
A. A B. B C. C D. D
18.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 10℃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 40℃时,将70gKCl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
C. 将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KNO3的质量大
D. 若绘制溶解度曲线,两物质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为20~30℃
19.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丁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乙、丁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转化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B. 若乙、丁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物质丙不一定是酸
C. 若所含同一种元素为金属元素,则乙物质不一定是碳酸钙
D. 若甲、乙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则物质丙不一定是碳酸盐
20.向少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采用pH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且CO2气体全部逸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点时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 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C. a→b过程,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 a→b→c→d过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选项 A B C
事实或做法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微观解释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钒电池产业是一种新兴科技产业。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①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②五氧化二钒是一种多功能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在接触法制硫酸中作为催化剂,请标出五氧化二钒中钒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3)我国科研人员以水滑石为载体,通过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在阳光的作用下使甲烷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A,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一个水分子质子数相等的分子是一个 ______(填“E”或“F”或“G”)分子。
(2)写出宏观实验A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其对应的微观过程是 ______(填“C”或“D”)。
(3)宏观过程B对应的微观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 ______发生变化。
(4)宏观实验A发生的反应是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是:该反应是一种分子反应生成 ______。
23.回答下列问题。
(1)①“斑铜”是指在熔化的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铁、银等形成合金,经高温浇铸成型、打磨、着色而成的工艺品。“斑铜”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铜 ______(填“强”或“弱”)。
②下列可用于炼铜的矿石是 ______(填字母)。
A.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B.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C.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
(2)钛能与稀盐酸反应,若将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则 ______(填“有”或“没有”)银析出。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填化学式,水除外)。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4.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如图为部分生产流程。
(1)坯料调和前需要先“过筛”,其过程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______。在练泥机中,研磨胚料的目的是 ______(多选,填字母)。
A.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加快反应速率
C.使反应更充分
(2)在烧制陶瓷的过程中,陶瓷中的Al(OH)3会受热生成Al2O3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5.电子工业中生产印刷电路板时,是用氯化铁溶液腐蚀敷铜板上的铜箔。把预先设计好的电路用耐腐油墨印刷在敷铜板上,然后将敷铜板浸入氯化铁溶液中,未被油墨覆盖的铜被腐蚀掉,再将油墨清洗后就得到了电路板。生产印刷电路板产生的废液如果排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工厂对废液的处理经常采取如下流程中的两种途径变废为宝,如图所示:
请回答:
(1)途径①向废液加入过量铁粉的原因是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与敷铜板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从节能角度看,______(选填“途径①”或“途径②”)更优越。
(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一种物质)。
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6.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显示: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过量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表层海水平均pH从8.1下降到7.9。人类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pH越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样的循环会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变化。
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海洋酸化;同时垃圾焚烧需要购买辅助燃料,成本较高。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人类大量使用煤、_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
(2)下列有关垃圾焚烧发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
B.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
C.垃圾焚烧需要购买辅助燃料,成本较高
D.垃圾焚烧不会加剧海洋酸化
(3)通过流程分析P2G技术的优点有 ______(答一点即可)。
(4)下列物品中,可回收利用的是 ______(多选,填序号)。
①废电线
②汽水瓶
③旧塑料袋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7.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重要原料,Li2CO3粗制品中主要杂质是NaCl。
(1)含有NaCl的Li2CO3是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查阅资料】Li2CO3与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已知:LiOH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Li2CO3和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Li2CO3的溶解度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②Li2CO3溶液的pH______(选填“>”“=”或“<”)7。
③长期放置的LiOH也会因为空气中存在的CO2发生变质,请写出LiOH变质的方程式:______。
(3)实验室对碳酸锂提纯进行如下实验:
室温下,滤液X是Li2CO3的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8.某同学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设计了简易供氧器。
(1)甲装置可用来证实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入适量CO2后进行光照,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
(2)乙装置是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吸管等用品自制而成,右边塑料瓶内水的作用是 ______。
(3)写出丙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安装的流量调节器的作用是 ______。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9.维生素C(C6H8O6),又称为抗坏血酸,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放置会被氧化成微黄色。
Ⅰ.探究维生素C的性质
【进行实验】实验1:向少量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观察到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生成的无色气体是 ______。
Ⅱ.探究影响维生素C稳定性的因素
【进行实验】实验2:取相同体积和浓度维生素C溶液,加入等量淀粉和不同pH的缓冲溶液,用相同浓度的碘溶液对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实验结束时维生素C含量与初始值之比。
实验序号 温度/℃ 放置时间/h 缓冲溶液的pH 实验结束时维生素C含量与初始值之比
① 30 5 3.5 95.1%
② 50 5 3.5 59.4%
③ 70 5 3.5 37.7%
④ 30 5 5 93.2%
⑤ 30 5 6.5 90.0%
⑥ 30 5 8 70.4%
【解释与结论】
(2)实验结束时,维生素C含量与初始值之比越高说明稳定性越 ______(选填“强”或“弱”)。
(3)对比实验①、④、⑤、⑥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4)探究温度对维生素C稳定性影响的实验是 ______(填实验序号)。
【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发现,若维生素C存放时间过长,其稳定性也会降低。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3进行验证,并与实验2中①对照。
(5)实验3的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选项 温度/℃ 放置时间/h 缓冲溶液的pH
A 30 10 5
B 30 10 3.5
C 50 5 3.5
D 70 20 3.5
【反思与评价】
(6)根据实验的数据,请你为保存、烹饪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0.《天工开物》在《作咸》中记载盐卤含大量钙、镁杂质,加入草木灰(含碳酸钾,K2CO3)后发生复分解反应可提高食盐纯度,现有100g盐卤溶液含氯化钙,向其加入草木灰以提高食盐纯度,产生5g沉淀,请计算:求盐卤溶液中氯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涉及的化学方程式:CaCl2+K2CO3=CaCO3↓+2KCl】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B
21.【答案】A;
①50.94;②2O5;
22.【答案】E;
2H2O2H2↑+O2↑;C;
分子间隔;
两种分子
23.【答案】①强;
②A;
有;
FeSO4
24.【答案】过滤;ABC;
2Al(OH)3Al2O3+3H2O
25.【答案】把氯化铁转化为氯化亚铁,把氯化铜中的Cu全部置换出来;
2FeCl3+Cu=2FeCl2+CuCl2;
途径①;
FeCl3
26.【答案】石油;
D;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垃圾焚烧的成本(答案不唯一);
①②③
27.【答案】混合物;
①减小;
②>;
③2LiOH+CO2=Li2CO3+H2O;
饱和
28.【答案】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观察到气泡的速度确定反应的速率或者湿润氧气(答案不唯一);
2H2O22H2O+O2↑;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
29.【答案】CO2;
强;
在温度和放置时间相同时,缓冲溶液pH越小,维生素C稳定性越强;
①②③;
B;
低温保存(答案不唯一)
30.【答案】5.55%。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