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墙”式二过一战术配合》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精神的指引下,以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要求下,强调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合作,并能在实战中正确运用所学战术,培养尊重比赛、遵守规则、相互协作、相互信任的体育品格和顽强进取的拼搏精神。在新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紧扣扣“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三个关键点展开教学,使学生掌握足球“墙式”传切配合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
对实战比赛兴趣浓厚。但在实战过程中,八年级学生2v1运用、2v2或是多打少的情况下,局部战术配合能力较弱,传球隐蔽性较差、接传球空间不明确,进攻成功率较低。因此针对学生特点,教学中多穿插游戏、比赛等形式的课堂环节,引导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足球实战中来,同时每堂课都适当的安排力量、速度、耐力等体能练习,增强学生的对抗能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因做到因材施教,通过正确地语言或肢体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避免学生出现自卑心理。
三、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
(一)学习目标分析
本节课紧紧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指标来设置:
1.能够阐述墙式配合战术的概念和进攻形式,分析该战术在比赛中运用的时机,并能积极参与比赛和展示,同时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核心力量等素质;
2.在比赛中体验攻守对抗中突破的成功、喜悦感,提升参与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安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
3.完成不同形式的技术技能练习和比赛,培养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集体荣誉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互相协助、超越自我的体育品德。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准备活动的具体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准备活动通过游戏《欢乐猜猜猜》,使身体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充分活动髋、膝、踝等关节,进行肌肉拉伸,防止运动损伤。通过专项球性的练习,为后续的课堂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
2.基本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
本节课课的基本部分分成二个小模块进行阶进性教学。
一是“墙式”传切球,强调传球的准确性和隐蔽性、一脚出球的准确性。增强脚外侧传球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二是体能训练,采用顺时针轮换打卡方式,依次为欢乐俯卧支撑平移、欢乐连连跳、欢乐仰卧抛球、欢乐俄罗斯转体。
3.放松的具体内容
结束部分通过动作放松,以缓解肌肉紧张、平静心率,减少赛后的紧张感,通过放松活动,全面恢复身心状态,为下一次的训练课程做好准备。
四、教学策略分析
1.本节课难度从易到难,做到精简多练,利用创设情景、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快速融入 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分组教学,每组10人,共4个小组,设立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提示,教师巡回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的效率。
3.采用探究、合作学习,从无防守到增加有防守的战术运用,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练习期间,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保持高度的学习动力,充分参与课堂练习。
4.体现结构化教学策略,摒弃单一技术动作学习弊病,从简单的内容练习逐步增加难度,由慢到快,由无进攻到有进攻,合理的选位、传球、跑动,并能灵活运用到比赛中,运动密度达到75%以上。
五、重难点分析
1.墙式战术配合中学生的积极参与、默契配合以及兴趣的激发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通过游戏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完整的墙式战术配合练习。
2.传球时机、方向,传球后的跑动到位,穿、插的时机是本次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技术练习中,正确掌握传球的时机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判断。在技能练习中,教师要准确的讲解示范传球线路与跑动路线,并观察学生在实战中小组长与小组优秀成员应对个别完成效果差的同学,进行指导,教师巡回进行纠错。
3.借助音乐、分层和比赛情境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墙式战术在比赛中运用的兴趣,这是教学方法的重难点。需多用语言鼓励和小组比赛的方式调动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姓名 单位 水平 四 学生人数 40人
年 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理解并掌握“墙式”传切球配合,并在实战中运用,增强对足球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发展灵活性、协调性、奔跑能力和控制球的能力。 2.健康行为:树立安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在愉悦中掌握技能,激发能量、释放激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体育品德:勇敢顽强、追求卓越,加强团结协作,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主要 教学 内容 1.自由运球、传接球、“墙式”传切球、模拟场景练习、放松活动。 2.欢乐支撑平移练习、欢乐连连跳、欢乐搬运工、欢乐俄罗斯转体。
重难点 1.重点:墙式战术配合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默契配合以及兴趣的激发。 2.难点:传球时机、方向,传球后的跑动到位,穿、插的时机。
安全 保障 1.合理安排场地,控制好练习距离。 2.明确练习目标与要求。 3.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4.做好突发情况的处理。 场地器材 桌子四张、足球40个、标志盘20个、标志桶20个、音响1个、口哨1个、障碍架8个、绳梯2个。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与学生学练 组织队形 时间 强度
开始 部分 1.整队集合,检查学生人数及服装。 2.师生问好。 3. 情感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 安排见习生。 5. 强调安全意识。 教师: 1了解学生情况。 2.向学生问好。 3.情感导入本课的内容、目标,安排见习生。 学生: 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汇报。 2.向老师问好。 3.认真听取内容安排。 1’ 80-100次/分
准备 部分 热身:欢乐猜猜猜+球性练习 方法:在老师的的带领下在场地内进行运球运球练习,在听到老师指令(指令1:原地用头触碰球、指令2:原地用膝盖压住球、指令3:原地用双脚夹住球)后迅速做出反应,反应最慢的队员做5次蹲起。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多种方式的球性练习(运球、脚内侧拨球、双脚交替踩球)加肌肉拉伸拉伸。 教师: 1.强调热身的重要用。 2.讲解游戏规则。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 1.理解热身技术动作的重要性。 2.按老师要求完成“欢乐猜猜猜”游戏。 3.遵守规则,积极参与。 6’ 120-140次/分
基本 部分 一、墙式传切球配合 方法一:一名队员带球到标志盘右侧向(教学器材)立即向另一侧跑位接球,如此循环。 方法二:一名队员带球到标志盘右侧向,接球队员传球,接球队员一脚回做球后,立即向另一侧跑位接球,如此循环。 有球队员要求: (1)运球观察队友出球。 (2)传地滚球,力量适当、方向准确。 (3)传球后立即快速斜插,接球。 接应队员要求: (1)跑位接应,与持球者成三角位置。 (2)一脚出球,力量适当、传球到位,传地滚球。 (3)出球后立即跑位,寻求再次进攻配合。 三、欢乐加油站-“体能练习” ①欢乐支撑平移练习: 欢学生成俯卧直臂支撑姿势从A点出发双手交替落入绳梯内,同时身体进行平移至B点,起立返回A点继续进行第二组,共三组。 ②.欢乐连连跳:学生分别用双脚、单脚(左右脚)连续跳过栏架,随后至标志盘做高抬腿横向移动练习。共三组。 ③欢乐搬用工:第一组学生从A点冲刺至B点将标志盘搬用至A点接力给第二组学生,第二组学生在将标志盘放回原处进行折返跑接力。折返5次为一组间歇10秒,共2组。 ④欢乐俄罗斯转体:双手抱球坐于地上,双腿曲膝抬起,脚离地,下背挺直,身体左右交替转动。30个一组间歇 10 秒,共四组。 教师: 1.组织学生在场区内练习,巡回指导。 2.不断鼓励,提示动作关键点,叫停、纠错,强化练习。 3.选出优秀小组进行展示,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 1.认真观看视频及动作示范,理解并模仿战术配合进行练习。 2.10人一组用1至2球,在场内积极练习。 3..带着位置感及比赛真实情景练习。 4.优秀小组展示相互评价。 教师: 1.组织学生在场区内练习,巡回指导完成练习后进行轮换提醒。 2.不断鼓励,提示动作关键点,叫停、纠错,强化练习。 3.选出优秀小组进行展示,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 1.小组长组织自主学习进行练习。 2.在场内积极练习。 3优秀小组展示相互评价。 18’ 10’ 130-150次/分 160-180次/分
结束 部分 1.听音乐放松。 2.学生积极进行静力牵拉(大腿、小腿为主、结合手臂),放松活动。 3.布置课下作业:用画图的形式总结墙式配合、核心力量练习。 4.下课,收还器材。 教师: 1.带领学生进行放松。 2.总结评价。 3.布置课下作业。 学生: 1.听口令,肌肉牵拉,身心防松。 2.在教师引导下,回顾本节课内容,找到努力方向。 3.记下作业并完成。 5’ 90-110次/分
预计 负荷 平均心率 140-160次/分
运动密度 78%以上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