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田径《耐久跑》教学设计 人教版 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田径《耐久跑》教学设计 人教版 八年级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8-20 21:3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耐久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氛围和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一种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它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且技术简单,它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最容易掌握和开展、终生都可参与的群众性健身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单调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视的项目。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四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大脑易兴奋,好学,好动,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而本课教学又是耐久跑,耐久跑需要学生在跑时既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又要跑的持久,动作单调重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我对枯燥的教学内容实行了包装设计,变换练习环境,使用游戏和比赛等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与练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明白耐久跑重点考验的是人的毅力。
2、使80%以上的学生能在耐久跑的过程中做到呼吸节奏均匀,步幅固定。
3、培养学生不断钻研,懂得坚持,不轻言放弃的优秀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的呼吸节奏(两步一呼,两步-吸或三步一呼, 三步一吸)。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速度均匀。
六、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好动,模拟能力强等特点,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练习。
2、讲解示范法,精讲动作方法与要领,做好示范,激励学生学习。  
3、采用正误对比法,小组合作,进行集体纠错与个别辅导。  
4、分解练习法和重复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5、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七、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问题。
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部分
热身慢跑操场一圈和徒手操:
原地徒手操: 扩胸运动; 振臂运动; 体转运动; 手腕、踝关节运动
拉伸柔韧:弓步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正踢腿
目的:针对上下肢的一部分准备活动在于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工作状态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基本部分
本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有二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导人课游戏
主要是引导学生感悟出节奏一致、步子大小一致能使绳子笔直。
练习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同学成四列横队,左右两名同学之间间隔1米,并手握长绳,保持绳子笔直,向前跑30米,哪组同学绳子直,哪组同学同学获胜。
学生总结如何能保证游戏中绳子笔直?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用启发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提出安全要求。
第二个内容:耐久跑动作要求
本阶段是本课的主要内容,给学生讲解耐久跑要步幅步频一致,呼吸节奏一致(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步幅,就是步的距离,两脚中心的距离就是步幅。步频,单位时间内两脚交替的次数。
练习方法:共安排了5各练习方法。第一个,在跑步过程中设定不同的特定区域,分别是单足跳、跨步跳、收腹跳、倒退跳,共进行3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引人极点概念,在耐久跑过程中,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人体的需要,因此会出现的胸闷、气短、呼吸节奏被破坏,四肢无力难以再跑下去的现象。第二个,变速跑(超越跑)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成纵队排列,匀速慢跑,每组队尾同学从外侧加速跑到排头,降速至整体速度后,新队尾同学重复同样的动作,以此类推,共绕田径场两周。第三个,1分钟跳绳两组。第四个,5分钟匀速跑。第五个,定距离跑1500米。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在舒缓音乐的伴奏下,调整呼吸与身心,跟老师做拉伸练习。最后相互抖动手臂敲打按拍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
2、教师总结:教师对练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与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且提醒学生在课后要及时洗手。让学生理解体育与卫生健康之间的关系,将体育活动带入生活当中。
3、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八、安全隐患防范
耐久跑是一项耐力速度项目,首先,在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各关节、韧带的环绕和拉伸要充分,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其次,在课前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有学生身体不适,立刻停止练习,并报告老师,老师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变好,在跳绳时学生的站位应安排恰当,拉开距离练习;练习过程中严格禁止学生在活动区走动,练习需严格按照教师的口令进行。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跳绳 长绳
十、效果预计
平均心率:140次/分
运动密度:40%
耐久跑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年级:水平四 八年级
班级: 班级人数: 课的类型:新授课
课 目 教学 内容 耐久跑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明白耐久跑重点考验的是人的毅力。 2、使80%以上的学生能在耐久跑的过程中做到呼吸节奏均匀,步幅固定。 3、培养学生不断钻研,懂得坚持,不轻言放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正确的呼吸节奏(两步一呼,两步-吸或三步一呼, 三步一吸)。 难点:动作协调,速度均匀。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学练法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与要求。 3、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4、安全教育 二、热身活动 1、围绕操场慢跑1圈 2、原地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手腕、踝关节运动 3、拉伸柔韧; (5)弓步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正踢腿 一、要求: 1、体委报告出席情况 2、师生问好。 3、听取本次课任务 4、见习生出列 5、动作快速、整齐,精气神十足,声音洪亮。 二、要求: 1、学生活各关节,动作舒展,张弛有度,协调大方。 2、学生充分拉伸韧带,每一次拉伸比上一次幅大,直到自己能完成的最大限度,充分起到拉伸效果。 一、1、组织形式: 2、要求: 学生做到快静齐,报告声音洪亮准确。 二、1、组织队形: 2、要求: 学生做到全神贯注,充分体会拉伸的限度。 1 8分钟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学练法 次数 时间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基 本 部 分 一、导人课游戏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同学成四列横队,左右两名同学之间间隔1米,并手握长绳,保持绳子笔直,向前跑30米,哪组同学绳子直,哪组同学同学获胜。 学生总结如何能保证游戏中绳子笔直? 二、耐久跑动作要求 耐久跑要步幅步频一致,呼吸节奏一致(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步幅:就是步的距离,两脚中心的距离就是步幅。步频:单位时间内两脚交替的次数。 练习方法:
1、在跑步过程中设定不同的特定区域,分别是单足跳、跨步跳、收腹跳、倒退跳,共进行3组练习。 2、引人极点概念
在耐久跑过程中,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人体的需要,因此会出现的胸闷、气短、呼吸节奏被破坏,四肢无力难以再跑下去的现象。
3、变速跑(超越跑)
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成纵队排列,匀速慢跑,每组队尾同学从外侧加速跑到排头,降速至整体速度后,新队尾同学重复同样的动作,以此类推,共绕田径场两周。 4、跳绳(1分钟)共2组 5、匀速跑(5分钟) 6、定距离跑1500米 一、1.学法: 听口令同时做出动作,保持绳子笔直,完成30米的距离。 2.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出节奏一致、步子大小一致能使绳子笔直。 二、1、要求: 明确耐久跑的基本要求是步幅步步频一致,呼吸节奏一致。其中呼吸节奏可以选择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2、学法: (1)在两个特定区域之间调整呼吸节奏及步幅步频。
(2)明确克服极点的唯一办法 就是凭借意志力坚持跑下去,并加大呼吸,调整速度。
(3) 积极从外侧超越,加速至自身速度的百分之八十进行超越。 一、1.组织队形: 成四列横队 30米 2、要求: 前后左右间隔1米,手握长绳 二、1.学法 (1) 学生进行单足跳、跨步跳、收腹跳、倒退跳。 (2)其中每两个特定点之间距离20米,共完成3组。
单足跳 跨步跳 收腹跳 倒退跳 (3)变速跑: (4)学生成四列横队原地跳绳 (5)学生成两路纵队围绕操场慢跑5分钟 (6)学生成散点围绕操场10分钟内完成1500米。 1 3 1 2 1 1 4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5分钟 10分钟
结 束 部 分 集合整队放松 教师带领学生在舒缓音乐的伴奏下,调整呼吸与身心,跟老师做拉伸练习。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情况,提出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 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讲评本课的完成情况,以鼓励为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组织队形: 要求: 队列队形整齐 1 3分钟
器 材 跳绳 长绳 场 地 田径场
预计练习密度 40% 预计平均心率 140次/分
耐久跑教学反思
本课是八年级耐久跑的教学。耐久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会积极的主动的去从事这项锻炼。因为耐久跑是较长距离的、动作单一的周期运动,既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又要具有持久力,既要具备一定身体素质,又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要求我们体育老师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有效的策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成了上好耐久跑教材的关键问题。在课堂中,运用简单常见手段展示出课堂教学中的“跟(学)、看(趣)、想(做)”,让学生有目标、有兴趣重复着跑动。
1、教学内容丰满
课堂教学中有多种形式跑:在跑步过程中设定不同的特定区域,分别是单足跳、跨步跳、收腹跳、倒退跳;变速跑;跳绳;匀速跑;定距离跑。其目的达到发展学生保持匀速跑的能力,掌握耐久节奏和方法。利用了创设情境,刺激了学生的神经,使学生在“累”中找到支撑点和乐趣。整堂课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跑动,学生们都很认真积极,兴趣高涨,乐此不疲。锻炼效果显著,消除了学生对指定的时间、距离练习的恐惧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利用脉搏的监测,提醒着学生途中跑的呼吸方法、体力分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掌握耐久跑技术。
2、课堂组织有条不紊
整堂课组织以“跟(学)、看(趣)、想(做)”贯穿始终,学生受到积极意识的鼓舞,形成良性循环,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达到教学的效果。此外, 我还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因为几个人成为一组,几个组成为班,营造一种相互鼓励、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它能有效地排除彼此间消极情绪的干扰,转消极为积极,并付诸练习之中。
3、课堂设计“想(做)”
变速跑,匀速跑,定距离跑,是在教师提示后,学生总结、协作,共同完成。每一个内容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团队协作完成,恰到好处把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小组竞赛教学引入课堂,一次次点燃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在游戏中巩固了耐久跑,教学效果达到了多元的目标。
4、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多构建学生心理优势,培养学生的信心,采用无意注意来分散学生的逆反心理。从激励性语言,身体姿态,肢体语言来增强学习练习的信心。使学生从主观上感知耐久跑练习的重要性,使之能坚持不懈,从而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5、根据本课的感受,提出改进建议。
利用跑动动作的变化,改变学生运动的强度,让学生对脉搏的监测有更深的认识,对运动强度的层次,让身体来体会不同的运动强度。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改变单一跑,学生可以自编图形跑,变换路线跑自编图形,既增加了练习的新颖活泼,又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教学中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营造了愉快、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