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以体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教学中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巩固动作学生的动作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体育健康》教材,教学内容为第三章足球中的脚背外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是足球比赛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脚背外侧运球是足球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在整个足球运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是整体技战术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对脚背外侧运球的学习,还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水平四,八年级学生,共40人,男女生各20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学习基础,对于足球脚背外侧运球动作大部分学生虽有了解,但是技术动作并不标准。另外八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学习动作比较快,学习热情也比较高。老师利用问答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们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并通过展开多种练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技能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足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脚背外侧运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及练习方法。
2.通过本次课学习能让75%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技术,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学游戏中运用。
3.通过学习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协调性、灵敏性;在乐动会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勇于展现自我,不断拼搏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运球时的脚型和脚触球部位的准确性
2.难点:运球力度的大小以及跑速的配合
3.解决措施:通过从无球动作练习、有球练习、合作练习以及游戏等手段来促进学生脚背外侧运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六、教学方法
1.教法:提问法、探究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
2.学法:模仿练习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分钟)
首先是课堂常规,由老师集合整队,学生报数,并安排见习生,其次是进行热身活动,热身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让学生围绕足球半场慢跑一圈,第二是进行有球的专项热身,充分活动学生的身体各个关机,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二)基本部分(32分钟)
1.教师以游戏热身的方式导入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来发现脚背外侧运球的动作特点,进而引出脚背外侧运球的技术动作。其次教师通讲解示范的方法,向学生讲解与示范脚背外侧运球的动作,并向学生详细说明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并向学生提出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2.讲解与示范完动作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无球状态下完整的动作练习。
(2)组织让学生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做固定球原地支撑踢球练习,教师巡视,沟通,指导,评价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3)教师组织学生在指定的区域进行行进间的运球自由练习,并观察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学生动作。
3个练习结束后,让技术掌握比较好的同学展示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动作技能,提高学生脚背外侧运球的技术,开展“脚背外侧运球射门”,将学生分成四组,运用脚背外侧运球技术运球过标志盘,运至最后一个标志盘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射门,该同学完成后,下一名同学开始进行运球,以此类推,射门进球个数多的一组获胜。游戏结束后,教师集合,准备进行放松活动。
(三)结束部分(5分钟)
配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体放松练习,使学生身心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放松结束后,老师进行集合,对今天的上课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并向学生们提醒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和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值生归还器材。
场地器材:足球场地,足球41个;标志盘若干,口哨1个
九、课后预计效果: 本次课预计平均心率在120-140次/分,最高心率在140次/分。练习密度预计50%。
《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教案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45分钟 地点 足球场
授课年级 水平四八年级 人数 40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足球脚背外侧运球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脚背外侧运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及练习方法。2.通过本次课学习能让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技术,60%的学生能够在教学游戏中运用。3.通过学习脚背外侧运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协调性、灵敏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勇于挑战的个性精神。
教学重点 支撑脚的位置,触球的部位 教学难点 推拨球力量适当,掌控球的节奏
课的结构 课的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组织与要求 设计目的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2.热身活动围绕足球半场慢跑一圈。(2)进行有球的专项热身 课堂常规(1)教师在足球场集合、整队、点名检查服装。(2)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学习内容,讲明目标和要求。(4)安排见习生。2.热身活动(1)组织学生围绕足球半场慢跑一圈。(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球的专项热身 1.足球场集合、报数。2.向老师问好。3.围绕足球半场慢跑一圈。4.听老师指令,做有球的专项热身。 组织队形: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要求:学生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目的: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良好的习惯,活动身体和各个关节,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1次 8分钟 小
基本部分 1.导入: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本次课的内容。2.教师讲解与示范脚背外侧的动作要领及特点。脚背外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时,支撑脚始终保持在球的侧后方。运球脚脚跟提起脚尖稍内转,用脚背外侧触球的后中部。运球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微前倾,两臂自然摆动,上下肢协调配合运球前进。易犯错误:(1)运球脚直腿前摆,难以控制推拨力量。(2)膝、踝关节僵硬影响控球效果。(3)身体重心偏高或后坐,影响重心跟进。3.游戏脚背外侧运球射门:学生分成四组,运用脚背外侧运球技术运球过标志盘,运至最后一个标志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射门,该同学完成后,下一名同学开始进行运球,以此类推,射门进球个数多的一组获胜。 老师通过游戏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之后教师示范足球脚背外侧运球,让学生观察脚背外侧运球动作,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讲解脚背外侧运球动作的技术要领并做分解示范动。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并进行指导与纠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无球状态下完整的动作练习。(2)组织让学生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做固定球原地支撑踢球练习,教师巡视,沟通,指导,评价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3)教师组织学生在指定区域内进行运球练习,并观察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学生动作。(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并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强调重难点。(5).请同学出来展示脚背外侧运球的技术动作。游戏组织安排并指导学生用脚背外侧运球做游戏,提出规则,强调安全。 努力回忆游戏过程,积极思考问题,回答教师的提问。2.认真听、仔细观看老师讲解与示范动作。3.在教师安排下认真积极的进行动作练习(1)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进行无球状态下完整的动作练习。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两人一组自由搭配做固定球触球练习。(3)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行进间脚背外侧运球的练习(4)学生展示动作,教师评价,其余同学认真观察并提出建议。4.学生认真听取游戏规则,按老师要求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讲解示范与练习队形: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1)学生跟随老师做无球模仿脚背外侧运球技术。(2)一个人固定球,另一个人进行固定点踢球,体会脚与球接触部位,两人交换练习。 xxxxxxxxxx oooooooooo xxxxxxxxxxxxxxxxxxxx ooooooooooxxxxxxxxxx(3)在规定区域进行行进间的脚背外侧运球练习。2.游戏组织 目的: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活学活用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练习目的:使学生通过无球模仿练习形成动作表象,再通过有球练习体会和学习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技术动作。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将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本节课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5次 32分钟 中
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跟着教师进行放松拉伸2.集合整队3.师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情况4.布置课后作业5.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拉伸。2.总结与点评本次课学习情况。3.布置课后学习任务。4.安排值日生学归还器材。5.宣布下课。 1.跟着老师的语音提示积极放松,拉伸。2.认真听老师总结。3.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4.归还器材。5.师生再见 教师组织并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的:缓解学生因运动而产生的疲劳,以达到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一个良好效果,使学生在下一节上文化课时恢复安静上课的状态 1次 5分钟 小
场地器材 足球场地,足球41个;标志盘若干,口哨1个 负荷设计 平均心率预计:120-140次最高心率预计:140次/分 练习密度:50%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