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中卫市海原四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宁夏中卫市海原四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1 12:1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宁夏中卫市海原四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分。
1.四大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哲理。下列描述的情节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 B. 《水浒传》——倒拔垂杨柳
C. 《西游记》——炼丹炉炼丹 D. 《红楼梦》——“万艳同杯”酒的酿造
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烧碱质量 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盐酸 D. 加热水
3.如图是被称为“生命吸管”的便携式户外净水器的内部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A. 超滤膜可以过滤大部分颗粒杂质 B. 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C. 抗菌球通过化学变化杀菌消毒 D. 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4.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表,某地区土壤呈弱碱性,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
农作物 茶树 水稻 小麦 葱
pH 4.5~6.0 6.0~7.0 6.3~7.5 7.0~7.4
A. 茶树 B. 水稻 C. 小麦 D. 葱
5.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  )
A. 水银、Hg、金属单质 B. 生石灰、CaO、氧化物
C. 烧碱、NaOH、碱 D. 小苏打、Na2CO3、盐
6.劳动实践,锤炼品格。请以化学的“眼光”解决实际问题,下列方法的应用不合理的一项是(  )
序号 实践项目 解释
A 用碳素墨水写档案 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 油锅着火赶紧盖上锅盖 隔绝氧气
C 用热水将变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 分子变大
D 烧水做饭时把柴火架空 增大空气与可燃物的接触面积
A. A B. B C. C D. D
7.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生成物有三种
B.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4
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OH与H2O的总质量
8.如图是粗盐提纯和配制溶液的部分装置,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1中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操作顺序为A→B→C
B. 按如图2进行称量和量取时,会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理论值
C. 如图1中的玻璃棒作用一样
D. 对食盐水进行蒸发操作时,待全部水分蒸干停止加热
9.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相等
C. 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0.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D. 验证中和反应放热
1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C是常见的一种碱。三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理石和物质C均可作建筑材料
B. 物质B转化为CaCl2可以加入稀盐酸
C. 物质C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D. 物质C转化到物质A只能通入CO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2.碳酸氢钠在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酸氢钠的一种用途 ______(写一条)。
(2)碳酸氢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价。
(3)碳酸氢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是由钠原子 ______电子形成的。(填“失去”或“得到”)。
13.端午节假期,某班学生们到郊外野炊。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途中,同学们看见农民给田里的庄稼施加硝酸铵,硝酸铵属于 ______(“氮”、“磷”或“钾”)肥,此化肥 ______(“能”或“不能”)与熟石灰混用。
(2)路过一片油菜地时,油菜花的香味扑鼻而来,从微观角度解释油菜花香飘四野的原因 ______。
(3)华华在喝雪碧时,打开瓶盖,有大量气体冲出,这是因为 ______。
(4)小军发现胳膊被蚊子叮咬痛痒难忍,他可以选用下列 ______物质止痒(用字母表示)。
A.花露水
B.肥皂水
C.烧碱溶液
14.我国正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
(1)“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布放了中国第一个由钛合金打造的深海沉船考古永久测绘基点。钛合金属于 ______材料。
(2)中国空间站利用再生技术,可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尿液等废弃物回收,转化成氧气、水和食物等生命必需品。其中将CO2转化为O2的过程属于 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深地一号 顺北油气基地”成功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获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写化学式)。
(4)5G基站的建立是深蓝网络空间领域数字基础的有力支撑,5G铁塔表面的冷喷锌涂层能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还有 ______(写出一条即可),一般铁制品生锈时可用稀盐酸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5.实验彰显化学魅力。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图甲中A仪器的名称 ______。
(2)请写出实验室用图甲装置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放置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 ______(写现象)。说明CO2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写一条)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6.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作用。某化学课堂以“探究中和反应”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课上老师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同学们发现并无明显现象。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真实发生了呢?
【任务一】宏微结合初识中和反应
按图一所示连接装置,小苏同学将注射器内的稀盐酸缓慢地全部注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pH传感器测得烧瓶内溶液的pH变化如图二所示。
(1)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______现象,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图二b点所示溶液中除酚酞以外的溶质成分有 ______(写化学符号)。
(3)厨房中的醋酸也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下列生活生产的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相符的是 ______。
A.使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B.利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土壤
C.使用生石灰速热食品
D.利用碳酸氢钠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任务二】转换思维再探中和反应
(4)小凡同学想从生成物存在角度验证反应的发生,他用玻璃棒蘸取(1)中小苏同学实验后的溶液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小苏同学认为加入硝酸银溶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理由是 ______。
【任务三】回探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
将图一装置中pH传感器换成温度传感器,得到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三所示。
(5)由实验可知,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是 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 ______mL。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甲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此实验 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原因是 ______。补做对比实验后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
(2)乙实验没有明显的现象,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试管中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三:硫酸钠和 ______。
【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三成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
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猜想三成立
(3)丙实验中试管中观察到现象为 ______。
【拓展延伸】
(4)小组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又联想到学过的氢氧化钙,发现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______(写离子符号)。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分。
18.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g黄铜(铜锌合金)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作为发酵粉;
+4;
失去
13.【答案】氮;不能;
分子在不断运动;
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
B
14.【答案】金属;
化学;
CH4;
刷漆;Fe2O3+6HCl=2FeCl3+3H2O
15.【答案】长颈漏斗;
2H2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燃着的蜡烛熄灭;密度比空气大或不支持燃烧
16.【答案】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Cl+NaOH=NaCl+H2O;
NaOH、NaCl;
B;
氯化钠、稀盐酸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放热;V
17.【答案】试管内液面上升;不能;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也会使试管内压强减小,从而导致液面上升;CO2+2NaOH=Na2CO3+H2O;
硫酸;取少量试管中的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产生蓝色沉淀;
OH-
18.【答案】0.2;
24.5%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