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1 13: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K-39 Mn-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025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片段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采摘莲藕 B. 莲藕捣碎成糊
C. 三昧真火塑肉身 D. 刻刀雕琢人形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A. 称量固体 B. 取用固体
C. 检验氢气纯度 D. 稀释浓硫酸
3. 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 合理开采矿产资源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 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4. 人体剧烈运动会产生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产生酸痛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 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 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 一个乳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5. 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厨余垃圾自制化肥——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氧气易溶于水
D. 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提供充足的氧气
6. 《本草纲目》记载:“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以艾承之,则得火”。“火镜”在点燃艾绒时所起的作用是
A. 增多可燃物 B. 提高空气中氧气浓度
C. 聚光升温至艾绒的着火点 D. 增大空气与艾绒接触面积
7.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观粒子,所以带电荷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8.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
A. 复合肥 B. 磷肥 C. 钾肥 D. 氮肥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镁、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分别将镁片、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B 除去O2中的少量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C 鉴别羊毛和涤纶 灼烧,闻气味
D 除去MnO2中的KCl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0. 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B. 0-50s时段有中和反应发生
C. 100s时溶液的pH>7 D. 200s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 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亚运会各场馆的电力供应均为“绿电”,“绿电”的主要来源为新能源,下列可作为“绿电”来源的是________。
A. 太阳能 B. 风能 C. 煤炭
(2)亚运会火炬“薪火”金属部分采用了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铝合金属于________ (选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3)亚运会棒(垒)球体育中心“云之翼”罩棚表面覆盖了带二氧化钛涂层的PTFE膜,让罩棚拥有自净能力。二氧化钛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图乙是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_。
(4)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为新能源汽车,为服务亚运会,杭州启用首座氢能利用站,氢能源汽车实现“零排放”原因是________。
12. 如图A所示是河北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西汉长信宫灯,西汉时期常采用动物油脂作燃料,易产生大量烟尘,而长信宫灯以宫女形象做造型,内部中空,形成排烟通道,将燃烧产生的废物通过烟管引入水中,减少了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图B所示为灯罩转动示意图。
(1)动物油脂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身体内灌入清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去除产生的一氧化碳。
(3)西汉长信宫灯的材质主要是青铜,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选填“大”或“小”)。
(4)转动灯罩至开口闭合(如图B所示)可使灯火熄灭,其原因是_____。
13. 如图甲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分别将甲、乙两物质各2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
(2)将t1℃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3)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_结晶的方法。
(4)为使如图中试管中的丙固体溶解,可向烧杯中加_________(填字母)。
A. CaO固体 B. NH4NO3固体 C. NaCl固体
14.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_________(选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2)该反应生成的乙醇可以作燃料,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该反应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_,请写出一种践行“低碳行动”的具体做法:_________。
15. 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某兴趣小组成员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
(3)向固体混合物C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该脱氧剂中一定含有成分是_________ (填字母)。
A. Fe、Na2CO3、Fe2O3
B. Fe、C、Na2CO3、Fe2O3
C. Fe、Fe2O3、NaCl
16.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色火焰,放出热量。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_________不同。
(2)图乙是探究酸、碱性质的装置。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
17. 馒头是中国传统面食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如何蒸出蓬松、口感好的馒头开展了项目式学习。他们把发酵的面团按下列配方处理后,蒸出的馒头效果记录如下:
序号 ① ② ③
发酵的面团 300 300 300
添加剂 —— 纯碱3g 小苏打3g
馒头效果 较蓬松,有气孔,有酸味 蓬松,气孔比①多,有碱味 最蓬松,气孔比②多,没有酸、碱味
【查阅资料】
①面团发酵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加入添加剂可以消除面团的酸味,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小苏打受热容易分解,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含三种元素)和两种氧化物。
【提出问题】加纯碱蒸出的馒头为什么有碱味﹖加小苏打蒸出的馒头为什么比加纯碱的蓬松且可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纯碱、小苏打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等质量纯碱和小苏打消耗酸的能力
【实验1】如图1所示,小组同学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g纯碱和1g小苏打,用注射器向其中逐滴加入5%稀盐酸,均滴加到不产生气泡为止。用传感器记录了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1)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图2的甲、乙两条曲线中,属于纯碱的是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3)图1的两个锥形瓶中气压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
【探究Ⅱ】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的物质
【实验2】
(4)某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3所示,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通过试管b中的现象可以确定小苏打分解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则试管b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5)待不再有气体产生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取试管中的白色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后,滴加足量的_________以判断出生成的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分析交流】依据上述实验,②蒸制的馒头有碱味是因为碱放多了,③比②更蓬松是因为小苏打产生的气体多,同时也可能与其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有关。实际制作馒头用纯碱还是小苏打还与面团的发酵程度有关。
【思维拓展】
(6)家庭厨房若发酵面团中加碱过量了,为防止蒸出的馒头有碱味,可向面团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填调味品名称),再充分揉面即可。
18. 实验室有一瓶含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药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其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设计图1装置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称量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
(1)产生O2的质量为_________g;
(2)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
(3)计算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K-39 Mn-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题答案】
【答案】(1)AB (2)金属材料
(3) ①. +4 ②. 10
(4)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12题答案】
【答案】(1)有机物 (2)不能
(3)大 (4)隔绝氧气
【13题答案】
【答案】(1)乙 (2)乙>甲>丙 (3)降温 (4)B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遵守 ②. 1∶3
(2)
(3)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随手关灯(或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双面使用纸张等,合理即可)
【15题答案】
【答案】(1)Fe (2)过滤
(3) (4)B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集气瓶 ②. 蓝紫 ③. 氧气浓度不同
(2) ①. 不能 ②. 该现象仅能说明容器内气体压强发生变化,可能氢氧化钠放热而使空气膨胀,并不能直接表明生成了新物质
【17题答案】
【答案】(1)
(2)乙 (3)二者与稀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
(4) ①.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 ②.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合理答案) (6)食醋
【18题答案】
【答案】(1)1.6 (2)锰酸钾、二氧化锰## K2MnO4、MnO2
(3)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x=15.8g
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83.2%。
同课章节目录